【疫起送暖】 “疫”起加油
柔3900户家庭获援助

由星洲日报和富贵集团发起的“疫起送暖”计划,获柔佛6个地区的热心及无私慈善团体、组织、社团及志工们连日奔波忙碌义务操办下,终于完成了为3900户需救援家庭及时送上了生活物资,让大家都能在无情疫情中,“疫”起加油。
在“疫起送暖”计划下,柔佛州有3900户家庭受惠,包括新山区520户、古来区900户、居銮区600户、峇株巴辖区740户、昔加末区410户和麻坡区730户。
新山站25户求助
其中在新山站,于8月5日派发生命粮物资给新山25户发出“求助讯号”的家庭,助他们渡过难关,也不让他们觉得孤立无援。
物资派送工作在星洲日报新山办事处进行,由本报新山办事处职员张赛芬和韩雅盈派发。每份生命粮物资包括:口罩、巧克力冲剂、食油、白米、米粉、饼干、面粉等。

昔加末一名受惠者虽在口罩遮挡下,也难掩感恩欢愉之色,并在领取生命粮后连声道谢。

志工们鉴定受惠者身份后派发一张领粮劵,让受惠者前往分粮处领取“生命粮”。

生命粮物资准备运往本报各地办事处,以派给需要援助的家庭。
分开时段领物资
由于冠病疫情仍严峻,馆方避免群聚,因此事先联络受惠家庭,安排他们根据时段前来领取物资。
虽然派发物资的时间是从早上10时30分开始,第一名受惠者江玉源(47岁)在早上10时15分已来到本报新山办事处,工作人员也提前派送物资给他,不让他久等。
除了在新山办事处派发物资外,本报亦获得本地非政府组织幸代慈善机构志工的帮忙,到一些据点派物生命粮物资,提供便利给受惠家庭领取。
参与派发工作者包括:星洲日报柔佛州业务开发及促进主任杨顺发、柔佛州学生阅报计划策划主任李瑞华;幸代慈善机构的创办人拿督斯里刘汉源等。
本报新山办事处本月12日也将派发物资给新山区另外30户家庭,工作人员会事先联络受惠家庭以安排领取物资的时间。
所有受惠家庭事先已向本报登记,才获派有关物资。

志工们分工合作,把一箱箱生命粮搬到车斗里,准备送到受惠者的手上。

韩雅盈(右)派发生命粮物资给首位到来领取物资的江玉源。

吴泰艺(右)从张赛芬手中领过生命粮物资。
【疫起送暖 – 古来区】
有钱出钱 有力出力
900份物资移交弱势群
在古来区,900份物资也已送达区内弱势群体手中。
富贵集团 (南马区) 总经理王家文日前代表该集团,将古来区的900份物资移交给协助派送物资给弱势群体的单位,这些单位包括古来县发展华小工委会、柔佛州爱心青年团、沙令(五显宫)华光大帝及义工、马华古来区会义工团等。
他指出,该集团希望借助一己小小的力量,协助受冠病疫情影响下急需生活援助的民众,并寄望大家能尽早恢复日常的生活。
出席活动者,还包括古来富贵山庄高级经理张铮敏、星洲日报古来首席记者蔡雪花、马华古来区会署理主席曾繁翀、士年纳华小家协主席温俊豪、沙令华小家协主席林政源、沙令(五显宫)华光大帝及义工代表戴南香、古来市议员陈庆楻等。
另一方面,由古来县发展华小工委会所领取的物资,将交给古来县15所华小的弱势学生。

部份协助派发物资的单位代表合照留念;前排左起为曾繁翀、王家文、温俊豪、蔡雪花、戴南香、陈庆楻等。

林政源(左三起)代表该校移交表扬锦旗给富贵集团代表。
【疫起送暖 – 居銮区】
派发600份物资
半数移交銮县21华小
在居銮区,本报居銮办事处共派发600份救济物资,其中约半数移交至全县21所华小,合计共有295个有需要的学生家庭受惠。
295份物资通过协办单位居銮县华小校长联谊会进行,星洲日报柔佛州受众成长与管理副主任李润强、居銮办事处主任叶梅真联合移交救济物资,由居銮华小校长联谊会主席黄荣辉、副主席颜振源、居銮县华校教师公会主席汤贵荣代表各校接领救济物资。
黄荣辉表示,疫情之下越来越多家庭生计面对困难,各校校方也不间断给予弱势学生家庭关怀并跟进情况,所获得的物资已悉数派发往各所华小。
他感谢富贵集团赞助的援助物资和食品,通过星洲日报居銮办事处捐赠,帮助学生家庭度过艰难时期。
上述计划也经由居銮德教会紫銮阁、居銮佛教会、柔佛嘉应会馆、善心组织居銮分会、居銮圣约翰救伤队、居銮扶轮社洗肾中心、居銮益人社会服务中心等社团的推动,让逾200名关怀户领取。

星洲日报代表将295份物资移交给协办单位居銮县华小校长联谊会进行分发;左起为汤贵荣、叶梅真、黄荣辉、颜振源及李润强。

李润强(左起)、叶梅真移交物资给居銮德教会紫銮阁阁长拿督斯里彭志强及慈爱主任巫英香,以分发给该会申领救济物资的关怀户。
此外,叶陶沙新村前村长刘桄僖、居銮海南会馆总务廖雅琼及国际狮子会308B1区第9专区第20分区主席韦德苠等多位社工,也投身参与“疫起送暖”活动,协助陷困者或家庭申领救济物资,也有许多在疫情期间生活陷困的民众,亲自到办事处申领救济物资,并对本报与富贵集团的“疫起送暖”活动表达谢意。

实里拉龙新村村民领取物资,李润强(右起)、叶梅真和本报实里拉龙分代理谢永儒分发物资。
【疫起送暖 – 峇株巴辖区】
及时送上740箱“生命粮”
苏立顺:盼能抛砖引玉
在峇株巴辖区,本报峇株巴辖办事处共送出740箱“生命粮”,援助在疫情中生活陷困的人士和家庭。
疫情当下,许多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的状态,在民不聊生的情况下,生命粮就是“即时粮”,每一份生命粮都是暖心的表现,能够为有需要的人暂解燃眉之急。
“生命粮”是一份日常食粮,施赠不分种族,但求能为处于困境者提供一点助力。峇株巴辖的生命粮受惠者,分别由慈善团体及学校校长代为申请并协助运送。
峇县华小正副校长联谊会主席苏立顺受访时表示,疫情使人民生活陷困,弱势群体首当其冲。
他说,学校除了注重学生的居家学习之外,也需要尽力协助生活受影响的孩子。校方可连同学校三机构,并借助社区上一些社团的力量,协手共渡这个煎熬的时期。
他非常感谢星洲日报和富贵集团提供了一些物资,让各校分配给需要协助的学生家庭。
他希望这项善举能发挥抛砖引玉的作用,让社区内的更多团体,也能一起为受影响的家庭提供援助。

峇株巴辖生命粮受惠者大部分是由各华小校长代为申请;前排左起萧爱妮、林美兰、本报峇株巴辖办事处主任林惜莲、苏立顺、许金爱及林镁凤。

第一批和第二批为数110份的生命粮,获得义工团、华小校长、副校长及热心读者的支持,义务帮忙卸货、分类及装箱。

峇株巴辖美女义工团队成员,在清晨5时就协助进行物资卸货工作。
【疫起送暖 – 昔加末区】
410份生命粮分批送抵
受惠者声声谢
“疫起送暖”计划开抵昔加末区,已把410份生命粮分成两批送陆续分派给需要救济的人民。
分发到昔加末区的第一批300份箱生命粮,经由报车罗里分两天从新山送抵昔加末,并在欢乐园、昔加末如来佛法研修会和拉美士传递爱心与温暖组织一行志工的协助下,将300份生命粮搬运到焜明园的欢乐园中心里。
约150位拥有交通工具的受惠者,根据指定时间分批前往欢乐园领取生命粮。志工们先鉴定受惠者身份后派发一张领粮券,让受惠者前往分粮处领取生命粮。
出席派发活动有星洲日报驻昔加末首席记者黄胜龙、富贵集团昔加末分行业务发展主管陈传武、欢乐园主任黄婉媇、昔加末如来佛法研修会主席彭天顾、拉美士传递爱心与温暖组织主席林志壕等。

黄胜龙(左起)和林志壕在拉美士派发生命粮予一位受惠者。

黄胜龙(左二起)、黄婉媇和陈传武(右二)派发食物粮予昔加末区首名受惠者。
受惠者领取生命粮后连声向星洲日报和富贵集团道谢,虽然在口罩遮挡下无法让人看清他们的表情,他们的眼神已绽放了感恩的笑容。
较后时,上述3个组织的志工们协助把剩余的百多份食物粮送到受惠者手上。
第二批110份生命粮送抵昔加末后,由本报昔加末办事处同事将粮货包装,陆续分发到需要救济的受惠者手上。
昔加末两批总数410位受惠者来自金马士峇鲁、峇都安南、巫罗加什、丽峰镇、北根也美、登雅、亚罗拉、巴也布来、焜明园、武吉仕砵、丁能、拉美士、双溪加叻、三合港、彼咯、利民达等。
受惠者都是病黎、单亲妈妈、身障者、独居老人等,他们过去长期以来都需要热心人士援助,如今在冠病疫情挑战下更需社会施予援手。

陈浩瑞(右)与巴莪通讯员陈大忠(左)移交“生命粮”给巴莪烛家之家及利丰港德教会紫光阁,并由署理阁长高光耀(右二起)、烛光之家秘书谭德光及理事颜志信代表接领。

《星洲日报》麻坡办事处受众部助理主任郭慧青(右起)与办事处主任陈浩瑞移交物资给麻坡狮子会会长许喜德及狮子会洗肾中心财政蔡伟明。
【疫起送暖 – 麻坡区】
志工接力派送
730份物资助解燃眉急
麻坡区“疫起送暖”生命粮行动,麻坡办事处共送出730份物资,给受到疫情影响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让这些家庭得已暂解燃眉之急。
这项派送“生命粮”行动是分别由学校、慈善团体、善心人士及各别需要家庭提出申请与推荐。
“生命粮”物资共分成3批运抵《星洲日报》麻坡办事处,由本报全体同事合作重新包装,获得麻坡及东甲区内的50所华小教职员及董家协成员,以及20个慈善团体志工合力协助下,把上述物资载送到各自的地区,再派送给当地清寒家庭。
东甲县华小校长理事会主席王景顺感谢《星洲日报》和富贵集团携手,为来自东甲县20间华小的147个学生提供“生命粮”。
他说,目前疫情严峻,许多学生家长失去生计而面对断粮的窘境,这些物资大大地减轻了家长们的负担,也使他们不至于挨饿。
巴莪烛光之家秘书谭德光赞扬《星洲日报》和富贵集团的这项义举,除了城市地区外,也没有忽略到乡区清寒家庭在疫情中同样面对生活上的困扰。

各校教职员及董家协成员,负责把物资派送给清寒学生的家庭。
文摘 星洲日报 / 大柔佛 社区报 / 2021年8月12日


Launching of the KAIGO Professional Elderly Caregiving Training
The first class of the “KAIGO Professional Elderly Caregiving Training”, The course focuses on the Japanese approach at elderly care, with the hope that the elderly can be treated with dignity in their golden years.
Nirvana Asia Group & New Era University College
Nirvana Asia Group & New Era University College
Launching of elderly care courses
Course to commence in May
Co-organiser: Nirvana Asia Group, Sin Chew Daily, New Era University College
Honour the elderly as we do our own aged parents
Honour the elderly as we do our own aged parents
Practising the new definition of filial piety
Co-organisers: Nirvana Asia Group, Sin Chew Daily, New Era University College
MDS患者陈莉珍 : 照片是最珍贵的遗物
文摘 : 星洲日报 SIN CHEW DAILY 2 0 2 1年9月16日|星期四 ThursdayMDS患者陈莉珍 : 照片是最珍贵的遗物 可随时跨越时空去见“你”.........
鼻咽癌患者楊吉祥留爱不留债
文摘 : 星洲日报 SIN CHEW DAILY 2 0 2 1年9月23日|星期四 Thursday鼻咽癌患者楊吉祥 留爱不留债 留给孩子最珍贵的遗物 楊吉祥(Sam...
脑麻儿妈妈许愿珊
文摘 : 星洲日报 SIN CHEW DAILY 2 0 2 1年7月22日|星期四 Thursday脑麻儿妈妈许愿珊: 最想孩子记得,妈妈在面对逆境时 那股积极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