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起送暖】生命粮 助渡困
受惠家庭:及时雨


星洲日报怡保办事处人员,分工合作,将生命粮一一送出。
星洲日报与富贵集团响应民间自救运动,合作推出“疫起送暖”计划,霹雳州各地区急需协助的家庭陆续获得“生命粮”,受惠家庭形容这犹如及时雨,协助他们得以暂渡难关。
【疫起送暖到 – 怡保】

女儿受疫情影响停工,严培秋感谢星洲日报和富贵集团推出的“生命粮”及时的援助。
严培秋:女儿停工只好到处领物资
星洲日报怡保办事处日前陆续将粮食箱送出,为避免群聚,受惠者被安排在不同的时段前来领取。
79岁的严培秋,从去年杪迄今,因在吉隆坡车衣的女儿停工,他每天只好到处去领食物拿物资,维持他和妻子的生活。
住在怡保巴占组屋的他,日前上午到怡保冬菇亭美食中心领了食物,还没来及吃,又骑着老爷摩托车转来星洲日报怡保办事处,领取“疫起送暖”生命粮,他到达时已是下午近2时。
他卷起短袖T恤下的手套,向记者展示他被太阳炙得深褐色的手:“你瞧,我天天这里去那里去拿东西,给太阳晒成这个样子!”
严培秋说,他和妻子有为邻居看顾小孩,赚取一些微薄入息,他感谢星洲日报和富贵集团合作推出的这项送暖活动,让他得以受惠。

叶明佑珍而惜之,小心翼翼的将粮食箱绑在摩托车上。
叶明佑:疫期没工作靠积蓄过活
叶明佑是在工厂任文职,3个月前工厂因疫情暂时关闭,这些日子以来都是靠积蓄过活,而星洲日报和富贵集团的“疫起送暖”计划,为生活陷困者伸出援手,功德无量。
叶明佑单身,与母亲相依为命,他每天只预算十多令吉吃饭钱,其他的不大敢消费,能省则省,因为积蓄只能支撑多几个月而已,却不知道几时可以复工。

粮食箱里有白米干粮等,而送出的不只是粮食,也包含对处在困境者的关怀之心。
叶佩如:生意受挫养家很吃力
与丈夫在餐室经营西餐档的叶佩如说, 虽然他们在行管令和国家复苏计划期间仍有营业,但生意少了超过一半,主要是很多公司没开,人们也减少出门。
在斗母宫后面店铺营业的她说,他们家虽暂时没有吃饭问题,但维生仍吃力,最近也向银行申请暂停还贷,生活上能省则省。
“我们还有家公家婆及一名孩子, 生命粮能够减轻我们的负担,而且我们外出工作时,家里人可靠它解决吃的问题。”

叶佩如的档口生意大受冲击,收入锐减生活吃力,非常感恩“疫起送暖”的援助。

“疫起送暖”计划,不分种族和宗教背景的援助有需要者。
【疫起送暖到 – 下霹雳及峇眼拿督】
郑美丽:盼助5家长解困
郑美丽校长说,她共推荐了5名生活面对困难的学生家长,并都获得发给物资,希望能暂解这些家庭的生活困境。

马振杰的妻女接领物资。
马振杰:生活捉襟见肘
体弱多病的马振杰原本在环保厂工作,赚取微薄收入。由于冠病疫情恶化,环保厂的工作没办法做,他因而失业。
在这种情况下,马振杰的印尼籍妻子到半港鱼行切鱼头以赚取收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他们的女儿也在仁拿打养成小学求学,平日生活已是捉襟见肘,疫情到来,日子更是难过,幸好在校长郑美丽推荐下,协助他们申请到这份物资。

郑美丽(左)将物资送上门,交给行动不便的陈耀健。
陈耀健:助减生活开支
中风的陈耀健行动不方便,暂时无法工作,而他的印尼籍妻子为了照顾丈夫及3名儿女也无法出外工作。一家人依仅靠援助金维持生活,疫情中的生活过得不易。
陈耀健表示,一名孩子在念中学,另2名儿女在养成小学求学,过去生活可勉强过,如今冠病疫情严重化,他的家庭经济更陷入困境。
他表示,“疫起送暖”的物资对他一家帮助很大,能减少生活上的开支。

比比花蒂玛与其中2名女儿接收物资,并且感谢获得援助。右是郑美丽。
比比花蒂玛:带来支持力量
比比花蒂玛是印裔穆斯林,单亲妈妈,有3名女儿,都送到仁拿打养成小学念书。
比比说,她在半港鱼行切鱼头,赚取一家四口的生活费,日子是紧绷地挨过。这份物资减轻她一家人的经济压力,也带给母女们一份支持力量来面对艰难的日子。
【疫起送暖到 – 江沙】
硝山侨民华小为友族贫困生申请
爱,是跨越种族藩篱的最强催化剂!硝山侨民华小疫情下为学生上网课之际,也惦念着家境贫困的巫、印裔学生,在得知星洲日报与富贵集团推出“疫起送暖”计划后,校方立即为5名巫、印裔贫困生家庭报名申请生命粮,以减轻他们的家庭负担。

努鲁艾娜朵很喜欢去学校读书,疫情之下无法回校上课让她非常伤心。
郭美莲:三兄妹共用旧手机上网课
侨民华小副校长郭美莲说,校方锁定校内5名最需要获得“生命粮”的学生家庭,为他们申请“疫起送暖”计划,
她说,其中两名学生由于欠缺手机,无法跟其他学生一样上网课,失去宝贵的求学机会。一年级的巫裔女学生努鲁艾娜朵处境最让人揪心,她与两名在国小求学的兄姐共用一台旧手机上网课,一台手机三兄妹轮流用,加上乌龟般的网速也无法登上现场教学的谷歌课室,只能在WhatsApp温习老师回放的功课内容。
《大霹雳》社区报记者过后前往甘榜拉涅找到努鲁艾娜朵的父亲,原来其父亲莫哈末艾诺(42岁)曾担任一名前政治人物的司机,其老板大选倒台后,他也失去稳定的收入,只能靠打散工赚取微薄的生活费。
莫哈末艾诺现在打散工每月的收入只有千余令吉,妻子是家庭主妇,扣除全家生活开销后,别说买新手机,连买衣服的钱都挤不出,大女儿现在所穿的衣服都是爸爸的旧衣物,所赚到的一分一毫都花在刀尖口上,能省则省。

郭美莲(左)移交生命粮后与另一名巫裔受惠学生菲道斯的爷爷阿末合影。
莫哈末艾诺:盼好心人报效手机
莫哈末艾诺感谢星洲日报与富贵集团推出“疫起送暖”计划,让他一家六口可获得温饱,在他们最需要协助时伸出援手。
他表示,由于疫情复燃无法回校上课,努鲁艾娜朵非常伤心,因她很喜欢去学校,而侨民华小非常疼爱努鲁艾娜朵,之前还送她一盒漂亮的颜色笔。
他希望有好心人能报效手机与网络,让3名孩子能正常上网课。

莫哈末艾诺(右)感谢星洲日报与富贵集团推出“疫起送暖”计划,让他们一家六口获得援助。
【疫起送暖到 – 曼绒】
彭清龙:获捐赠仍省省吃
“这一箱物资,在平时的日子里也许不算甚么,但今时今日,它让我们一家七口至少一星期不用担心挨饿!”
来自爱大华斯里霹雳花园的彭清龙(45岁)是需养育4名孩子,年迈母亲及成年妹妹的一家之柱,他的正业是仵工,副业是散工,因受疫情影响以致影响了收入,结果一家七口陷入三餐不继的困境。
本报记者日前早上来到他的单层廉价屋住家了解情况时,他说,在领取“生命粮”箱子后就打开了,箱里的食物及干粮全已拿出,有的已经装瓶,有的已吃了。
他说,最近有领取到多次慈善团体、政府及人民代议士赠送的食物及干粮,但他一家人还是非常节省的吃,因担心若一下吃完,接下来的日子可能要挨饿了。
他说,当殡仪馆接到工作时他才有工开,才有工钱拿。在疫情前,还能找散工来做,但疫情来袭后,许多经济领域都受影响,连散工也变少了。
“我一家人每个月可领到400令吉的福利部援助金,其他的就我一人工作赚钱养家,疫情前的日子本就不好过,疫情来了就更难,感谢星洲日报及富贵集团的这项援助行动,让我一家七口获得温饱。”

彭清龙(左二)表示疫情前的日子本就不好过,疫情来了就更难了。
赖慧丽:暂解温饱问题
通过学校校长协助申请获得“生命粮”的爱大华拉也依淡新村贫困居民赖慧丽说,她日前收到由拉也依淡培民华小校长陈秀丽送来的一箱食物及干粮。
“我的老公生病了,已有一段日子没有工作,家里有4名就读中学及小学的孩子,一家人的生活本就贫困,平时是靠邻居的救济、慈善团体及好心人的帮助过活。”
她说,由于丈夫无法工作,家里的生活早已陷入困境,而这份“生命粮”,就好像及时雨,暂时协助解决了温饱问题。

通过学校校长代为申请领到“生命粮”的赖慧丽,感谢热心人士的援助。
李慧娴:助12清寒生申请获批
从校长处知悉星洲日报与富贵集团合作推出的“疫起送暖”计划后,主动为家境贫困及受疫情影响而导致生活陷困的学生家庭申请“生命粮”的实兆远格尼市华小副校长李慧娴在电访中说,当她知悉经她提出申请的12名学生家庭,全数获得生命粮时,非常感恩,因这些家庭都得到了帮助。
“我是在日前接到星洲日报的通知,才知悉提出申请的全数12人都获得批准,因此马上一一通知家长。”
她说,她在提出申请时有告诉家长不一定会拿到,现在全数拿到了,她代表受惠的家长们感谢星洲日报及富贵集团。

李慧娴:全数申请都获批,非常的感恩。
【疫起送暖到 – 太平】
列美萍:夫已数个月没有工作
家居峇登二关的家庭主妇列美萍在接获“生命粮”时声声感谢,她表示当杂工的丈夫在疫情下无法开工,家中还有3名年幼子女待哺。
她说,丈夫已数个月没有工作,家里积蓄也用得七七八八,经济开始陷困,如今已非常节俭渡度日。
“食物粮的到来犹如及时雨,协助我们一家暂度渡难关,尤其是孩子可获得三餐温饱。”

星洲日报太平办事处高级记者黄顺光(右)移交“食物粮”给列美萍。

艾美:“食物粮”减轻生活负担。
艾美:丈夫失業业生活陷困
家居新板金河园的艾美(卡达山族)在接领食物粮时说,其丈夫郑清堡是捕蚶工人,近年来因蚶产量减少,加上疫情经常无法跨县到十八丁捕蚶,生活陷困。
她表示,他们一家有5名年龄介于10至17岁的子女,孩子们都在求学,还有母亲需照顾,生活相当困难。
她说,孩子在获悉星洲日报与富贵集团的上述活动后,即以丈夫郑清堡的名义提出申请并获批,减轻了他们一家人的生活压力。

莎玛:感谢星洲日报及富贵集团不分种族济贫。
莎玛:手术后无法工作
家居金河园的单身巫裔长者莎玛(65岁)说,她数年前因腹部动手术后行动有些不便,因此无法继续工作,平日得靠亲友协助。
她说,一些慈善团体在疫情中也曾送物资给予协助,让她得以三餐温饱。
她表示,是其华裔亲友在阅报后代她申请“食物粮”,她感谢星洲日报及富贵集团不分种族派发物资,而在疫情下各族都面对经济压力。
【疫起送暖到 – 金宝】
周继生:靠友人接济過活
81岁的周继生目前独居,星洲日报与富贵集团推动的“疫起送暖”计划的物资送到时,让这名处于疫情困境的老人获得物资应急,他连声道谢这雪中送炭之情。
“我的孩子在吉隆坡工作,那里的生活费高且开销大,生活也很辛苦,他有寄些生活费给我,不多,所以看到星洲日报与富贵集团推出送暖计划,我便去申请了。”
他表示,其公积金已用光,现在主要靠友人的接济生活,房子也是友人让他住下,他对友人的帮助深表感激。

周继生:感到这雪中送炭之情。

程梅:眼睛现在看什么都是灰蒙蒙的。
程梅:靠鄰居外甥協助
“疫起送暖”受惠者程梅(74岁),丈夫多年前去世后,孤身一人住在金宝新街场,身患青光眼的她只能简单的煮食如煮方便面及煲饭,平日有什么需要主要靠邻居与住在附近的外甥协助。
“我的眼睛现在看什么都是灰蒙蒙的,不过好在已习惯了家中的摆设与路线,平日还可煮些简单的方便面或煲饭,有时候也会下单便宜的住家饭菜,我不敢多花钱,每个月还需去眼科复诊和买眼药水。”
官鸿瑜:可省下粮食费用
原本在新街场当服务生的官鸿瑜自餐厅因行管令禁堂食后暂时无法回到原本的餐厅工作,家中目前只有丈夫工作,每月仅有1200令吉供一家五口,倍感吃力。
“我们原本住在吉隆坡,后来搬回金宝,禁堂食的情况下我暂时失业,家里只有丈夫工作,1200令吉的工资对一家五口来说非常吃力,儿子看到星洲日报与富贵集团携手推行这项派送物资活动,便要求学校副校长帮忙申请,这些物资可让我们省下一笔粮食费用。”

官鸿瑜:儿子向学校副校长要求帮忙申请物资,减轻家中困难。
文摘 星洲日报 / 大霹雳 社区报 / 2021年8月8日


Launching of the KAIGO Professional Elderly Caregiving Training
The first class of the “KAIGO Professional Elderly Caregiving Training”, The course focuses on the Japanese approach at elderly care, with the hope that the elderly can be treated with dignity in their golden years.
Nirvana Asia Group & New Era University College
Nirvana Asia Group & New Era University College
Launching of elderly care courses
Course to commence in May
Co-organiser: Nirvana Asia Group, Sin Chew Daily, New Era University College
Honour the elderly as we do our own aged parents
Honour the elderly as we do our own aged parents
Practising the new definition of filial piety
Co-organisers: Nirvana Asia Group, Sin Chew Daily, New Era University College
MDS患者陈莉珍 : 照片是最珍贵的遗物
文摘 : 星洲日报 SIN CHEW DAILY 2 0 2 1年9月16日|星期四 ThursdayMDS患者陈莉珍 : 照片是最珍贵的遗物 可随时跨越时空去见“你”.........
鼻咽癌患者楊吉祥留爱不留债
文摘 : 星洲日报 SIN CHEW DAILY 2 0 2 1年9月23日|星期四 Thursday鼻咽癌患者楊吉祥 留爱不留债 留给孩子最珍贵的遗物 楊吉祥(Sam...
脑麻儿妈妈许愿珊
文摘 : 星洲日报 SIN CHEW DAILY 2 0 2 1年7月22日|星期四 Thursday脑麻儿妈妈许愿珊: 最想孩子记得,妈妈在面对逆境时 那股积极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