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安宁

在华人习俗中,人在往生之后亲人会在每七天进行一次奠祭,前后拜祭七次,共七七四十九天。

民间对这七次的拜祭也有种种的讲究,例如第一个“七”称头“七”,会由儿子为亡父(母)设灵位拜祭、焚烧纸钱、诵经等;二“七”则会请道士来为亡者还受生债;三“七”、四“七”俗称“散七”,可由外甥或侄辈来拜祭;五“七”会有“回煞”仪式;六“七”由女儿准备酒饭;七“七”也称为“尾七” 或圆“七”,供奉酒菜并诵经拜祭。

民间相传,做七习俗始于唐代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在临终前曾嘱咐太子:在他往生后每隔七天须由亲人为其摆一次荐宴,烧一回纸钱,前后共七次,至七七四十九天为止,使其灵魂得以顺利超。其中“五七”的置办,则更是丰盛。太宗死后,太子遵旨一一照办。其后公卿百姓纷纷仿效,从此在民间形成做七的习俗。

那为何要规定“七”为忌日?在佛教观念之中,人生有六道流转,在一个人死此生彼之间,有一个“中阴身”阶段,如童子形,在阴间寻求生缘,以七日为一期;若七日终,仍未寻到生缘,则可以更续七日,到第七个七日终,必生一处(资料来源-《瑜珈论》)。所以在这七七四十九天中,家人必须逢七举行法事超、祭奠。

圆满心意 代拜服务

尽孝道爱要及时,别让生命留下遗憾。很多不便可能造成您未能前往园区扫墓追思,让我们代劳,以圆满心意代拜服务,为您送上暖暖的心意,让一切圆满。

夜空中的星星

夜空中的星星

我们离世后会成为天上的一颗星星,造就熠熠星海。我们可以在夜空中看着我们生前的亲朋戚友,不至于孤苦伶仃的。他们不时地闪烁着星光,点缀了黑夜,也告诉在世的我们,他们依在,一切安好

最后一张照片

最后一张照片

很多人都会认为自己老了,不需要拍照或不喜欢拍照,到后来要准备葬礼时却找不到一张合适、好看的照片作为遗照,到最后也只能用几十年前或证件照来作为遗照。

为什么需要葬礼

为什么需要葬礼

葬礼让我们有机会说:谢谢你的出现。对不起我错了。我真的很爱你。你会永远烙印在我心中深处。你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马来西亚多元种族告别礼

马来西亚多元种族告别礼

马来西亚是多元化种族国家,主要族裔有巫裔、华裔及印裔。常见的宗教葬礼如华人葬礼有佛教式,道教式,基督教式,而还有其他种族如穆斯林丧葬礼,印度式葬礼等。各个民族和宗教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宗教思想和信仰价值观,使马来西亚的丧葬文化呈现出多种不同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