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生命咖啡馆的Logo故事
神秘的褐色饮料,集甜酸苦涩于一身,成了百味人生的缩影。一颗颗的咖啡豆看似细小无奇,却各自带来别同凡响的味道,与生命主人翁的经历谱出异曲同工之处。
咖啡,千帆过尽飘散雅致香气;生活,千帆过尽书写极致人生。咖啡在滤器中酝酿丰富的层次与香气,遇上温度适中的水温,萃取出最佳的独特口感,而人生在时光隧道中编写理想的生命剧本,邂逅温度适中的生活经历,谱写出专属的生命乐章。
滤器中的咖啡从豆萃取成液的瞬间,是人生美好的休憩时间。轻轻落在杯中的咖啡,温柔地提醒我们,煮一壶咖啡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人生的写照,以随性而往,随遇而安的心境接见各种挑战和机遇,生活便会充溢独特的气息。
是咖啡豆,亦是人生,几经波折,最终的完美风味才能得以呈现。然而,当每一场生活画面与每一颗咖啡豆同时放入滤器时,会是什么样的风味呢?纵使咖啡缥缈的香气终将随风飘散,生命咖啡馆将会如常献上精彩的生活内容,和你体味独一无二的人生滋味。
毕柳莺:病人与家属须达共识 “断食善终非把人饿死”
毕柳莺强调,落实“断食善终”理念前,患者和家属之间必须达成共识。
她解释,公众不能单凭字面理解“断食”,误解“断食善终”就是把患者活活饿死的错误观念。
常藻法师与许雪翠分享 把握机会跟孩子谈生死
“父母应该允许孩子提出有关生死的问题,并在恰当的时间和孩子一起作讨论,当身边的人逝世时,就有利于孩子的情绪认知和管理,正确的表达情绪来渡过悲伤期。”
中秋的味道
在一个大家庭里,因为人多的关系,大月饼才够分给每个人。切好的月饼,不管是冰皮月饼还是烘烤月饼,递给家人都有一种温暖。如果是小家庭,寓意更深。正因为人数不多,反而能因为一个月饼让大家都聚在一桌,吃出齐全而圆满的味道。
中秋的那些小事
即使八月十五已过,留着的饼盒也能够延续佳节的喜庆。
灯笼的火光熄灭了,却照亮了我们相聚的时刻。月饼的味道消散了,可是同台吃饭的约定依旧还在。空荡荡的饼盒,随即就装上了属于我们的回忆。这一点一点的小事,在中秋显得格外珍贵。
钟灼辉“我死过所以知道怎么活”讲座
香港心理学博士钟灼辉说:“从死看生,可说是一种逆向思维模式,尝试从事物的背面去看问题,重新认识问题,对于似乎是已成定局的事情或观点,反过来思考,让思维往对立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探索,你就会豁然开朗。”
“人生下半场”你选择什么? 吴若权谈长照家庭经历
台湾著名作家吴若权表示,人的情绪很微妙,多变又善变,非常复杂,有时连自己也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
当病痛侵袭,爱与安宁 何去何从
父母是孩子的大树,为孩子遮风挡雨陪他们长大。年老时,父母安好便是孩子最大的幸福。生命总有考验,有些人老了会出现各种病痛,孩子也成为他们的依靠。照顾老人和病人并非易事,不只是吃喝拉撒,还有喂药、翻身、沟通、运动、在医院做决定……
那些在辅导室教会我的事04来不及说的再见
在辅导室里,我感到最心痛的就是没办法说再见的哀伤,也称为非预期的哀伤。非预期的死亡的形式包括天灾意外、自杀、他杀或任何毫无心理准备下的发生的死亡事件。
吴碧彬:勿让独自扛下责任 家庭照顾者需有人援助
“首先要学会‘道谢’,很多照顾临终病人者都会有很多的后悔和内疚,但要肯定自己的付出,要跟自己道谢;许多人不善于表达爱,甚至会有病人要过世了,工作人员请孩子与病人道谢、道爱、道别,他们都很抗拒,所以要练习道爱。”
谈晚年的世界
非专业的家庭照顾者需要长年照顾长者并非易事。健康状况良好的老人家偶尔都会闹脾气与家人起争执,而抱病在身的老人家一方面认为自己是个负担,一方面又想留在孩子身边,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更容易与子女发生口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