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 彭晓芬
距离下班还有五分钟,点击打开每日工作清单表,该完成的都完成了,全数打上勾勾,再列下隔天需要完成的工作。刚刚好到了下班的时间,收拾桌面,拎起背包,打卡,下班。在城市工作,只有零星数人能够与夕阳同步回家。大家下班的时间不相上下,车辆形成了缓缓流动的长城,近在咫尺的目的地却需要耗上半小时,不,一小时。因此,许多同事选择在办公室工作多一会儿,等夜色渐晚,路上车子渐少,才安然悠哉回家,而我在公司附近租了一间房,上下班的通勤时间加起来都不超过半小时。

大概三首歌的时间,我回到了宿舍。拨通了熟悉的电话,放在手机座,开启了视频,一边与对方侃侃而谈,一边准备晚餐。对方一接电话,就问我来临的周末回家吗,不等我给予反应,她随即补充,周末会煮我朝思暮想的海鲜大餐。我早就打算这个周末回家了,所以立即答应了她。基本上,每个月尾的周末才会回家,因为从家里到公司需要耗时两小时。只是上两个月尾的周末临时需要加班,便打消了回家的念头。之前听哥哥说,她已经很久没有煮一餐好的了,说家里没几个人,没必要煮得那么丰富。
我吃着我的白饭配煎蛋,她在电话那头分享着今早的趣事。实际上是日复一日的琐碎事情,说来说去的对象都是爸爸、大哥、大嫂、二哥、侄儿侄女。每次通话的情况都是她说我听的,偶尔会换成她问我答。一说一听,一问一答,就这样度过了日常下班后的宿舍生活。在外工作,独自生活,有时会感到孤独,打电话给那个正在等你电话的人似乎能够缓解孤身作战的疲惫。

来到了周末,开着两个小时的车回家。欣欣然打开饭盖,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清蒸白须公、一碟虾仁炒蛋、一锅苦瓜排骨汤。颇为丰盛。之前总感觉家里的菜色平平无奇,即使是上述提及的菜肴,也只是家常便饭。然而,自从体验了宿舍生活后,在宿舍随随便便一餐也好,在外吃香喝辣也好,始终不及家里的粗茶淡饭。奇怪的是,她的厨艺也不算了得,要留住家里人的胃还需要多下点功夫,偏偏她很享受烹饪,坚持做饭给家人吃,回家吃饭的人越多,她煮饭的兴致就越高。会不会就是这样,她在那头准备饭菜的时候多了一份等待,而我们在回家的路上多了一份期待,所以我们的心情成了餐桌上的调味品呢?
她舀出一碗汤给我,理所当然地表示要是这餐在外面吃,至少要价几十令吉。我端了一碗饭,吃着这顿大餐。我想,下班有时间记得打个电话,在外地工作记得回家,才是这一餐的售价吧。
作者简介
彭晓芬,毕业于马来亚大学应用语言学学系学士。热衷于文字工作,热爱生活。喜欢阅读、聆听、分享。
毕柳莺:病人与家属须达共识 “断食善终非把人饿死”
毕柳莺强调,落实“断食善终”理念前,患者和家属之间必须达成共识。
她解释,公众不能单凭字面理解“断食”,误解“断食善终”就是把患者活活饿死的错误观念。
常藻法师与许雪翠分享 把握机会跟孩子谈生死
“父母应该允许孩子提出有关生死的问题,并在恰当的时间和孩子一起作讨论,当身边的人逝世时,就有利于孩子的情绪认知和管理,正确的表达情绪来渡过悲伤期。”
中秋的味道
在一个大家庭里,因为人多的关系,大月饼才够分给每个人。切好的月饼,不管是冰皮月饼还是烘烤月饼,递给家人都有一种温暖。如果是小家庭,寓意更深。正因为人数不多,反而能因为一个月饼让大家都聚在一桌,吃出齐全而圆满的味道。
中秋的那些小事
即使八月十五已过,留着的饼盒也能够延续佳节的喜庆。
灯笼的火光熄灭了,却照亮了我们相聚的时刻。月饼的味道消散了,可是同台吃饭的约定依旧还在。空荡荡的饼盒,随即就装上了属于我们的回忆。这一点一点的小事,在中秋显得格外珍贵。
钟灼辉“我死过所以知道怎么活”讲座
香港心理学博士钟灼辉说:“从死看生,可说是一种逆向思维模式,尝试从事物的背面去看问题,重新认识问题,对于似乎是已成定局的事情或观点,反过来思考,让思维往对立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探索,你就会豁然开朗。”
“人生下半场”你选择什么? 吴若权谈长照家庭经历
台湾著名作家吴若权表示,人的情绪很微妙,多变又善变,非常复杂,有时连自己也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
当病痛侵袭,爱与安宁 何去何从
父母是孩子的大树,为孩子遮风挡雨陪他们长大。年老时,父母安好便是孩子最大的幸福。生命总有考验,有些人老了会出现各种病痛,孩子也成为他们的依靠。照顾老人和病人并非易事,不只是吃喝拉撒,还有喂药、翻身、沟通、运动、在医院做决定……
那些在辅导室教会我的事04来不及说的再见
在辅导室里,我感到最心痛的就是没办法说再见的哀伤,也称为非预期的哀伤。非预期的死亡的形式包括天灾意外、自杀、他杀或任何毫无心理准备下的发生的死亡事件。
吴碧彬:勿让独自扛下责任 家庭照顾者需有人援助
“首先要学会‘道谢’,很多照顾临终病人者都会有很多的后悔和内疚,但要肯定自己的付出,要跟自己道谢;许多人不善于表达爱,甚至会有病人要过世了,工作人员请孩子与病人道谢、道爱、道别,他们都很抗拒,所以要练习道爱。”
谈晚年的世界
非专业的家庭照顾者需要长年照顾长者并非易事。健康状况良好的老人家偶尔都会闹脾气与家人起争执,而抱病在身的老人家一方面认为自己是个负担,一方面又想留在孩子身边,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更容易与子女发生口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