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媽只想好好地說再見
/Samantha何珊珊富貴關懷殯葬禮儀部奠禮主持
「兒子啊! 媽媽要走了。 Bye bye ! Bye bye ! 」眼看這位媽媽在奠禮堂門外向兒子靈堂大力地揮手說再見,但在這當下她卻被身在一旁的親戚強行拖拉著離開。
白髮人送黑髮人,一向被視為禁忌。 民俗解說怕死者受不起父母或長輩們的致祭。 除此之 外也被視為大不孝,身為兒女應當孝順父母,但還沒來得及行孝,為人兒女卻先逝世。 民俗傳 說意為年輕的都逝世了,年紀大的父母或長輩會折壽。
身為旁觀者兼奠禮主持人的我眼看著一幕之後,紅了鼻子、淚濕了眼眶,甚至有一刻想要上前阻止這些親戚的行為。 可是,當時的我並沒有這樣做,也因為被傳統文化思維給拉扯著, 沒有勇氣地去緩解這一切的發生,無奈地目送這位母親離開。 回到崗位后,我一直都離不開當時的情緒,甚至責怪自己因為不夠這方面的知識去說服這些親戚讓這位媽媽留下來送自己的兒子。
同時,再令我想起另一個案件,同樣也是被家屬問到了:「我媽媽年紀很大了,能讓她來 嗎? 」這一次,我告訴他:「我覺得媽媽有這個權利來看自己的孩子並且要讓媽媽確認孩子已 經離開的事實。 但是,你們先要確定媽媽的健康情況良好,如果有需要的藥物記得要帶在身 邊。 」那一天媽媽真的到場了,大家都準備好迎接媽媽崩潰的情緒,可是意外地我聽見是媽媽 心疼地向孩子說:「兒子啊,你的身體沒有疼痛了,可以好好地上路了,不用擔心媽媽,身邊 還有很多人陪著我呢。 」這一刻,如果可以的話,我多想上前給這位媽媽一個擁抱,甚至我佩 服這位媽媽的勇氣。
有時候,我們「以為」、「覺得」,並不代表事實的結果。 每一位父母親都有自己選擇的 權力,怎樣說他們都是長輩,經歷的風雨也不比我們少,看過的世面也一定比我們多,我們永 遠不能低估長輩們的勇氣。
這世間所有的愛,遠遠不及上父母的對兒女的愛。 是媽媽親自把孩子帶來這充滿未知的未來,可是為什麼媽媽卻不被允許送自己的孩子離開。 也許,我們東方人的思想,眼看不到的, 也許不會那麼地傷感,可是如果讓這位母親確認了孩子已經離世的事實,從而逐步消化和接納死亡的發生,對這位母親而言或許會是一個更好的説明。
送別令人傷感,但我覺得往生者更需要得到的是一份祝福。 一場奠禮,我希望能帶出的氣氛是溫馨、感動的。 很多時候,我希望自己是一位提醒者,除了問心無愧地為往生者主持他/ 她人生最後一場告別儀式以外,也能藉此提醒在場的親戚朋友珍惜生命,珍惜和家人朋友相聚的每一刻、每件事,往後至少大家還可以在回憶裡再見。
白駒過隙,歲月如梭。 願我們大家都能做到珍惜當下,因為我們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 哪個先到。 即使到來,也希望任何一方都有一個機會好好地說再見。
Nirvana Care Emcee Department富貴關懷殯葬禮儀部典禮主持
富貴關懷殯葬禮儀部奠禮主持又稱司儀,負責主持殯葬儀式,根據主家各個籍貫、風俗禮儀、語言文化等。確保出殯流程順利進行,瞻仰、封棺、奠禮拜祭以及出殯。在訪問主家索取資料以追思逝者過去,協助撰寫追思文,和家屬一起緬懷逝者。
作者簡介
Samantha 何珊珊,富貴關懷殯葬禮儀部典禮主持,對殯葬服務充滿熱忱,以誠待人,並將家屬視為自己家人般服務。在團隊中她是個智慧錦囊,擁有寬大的心胸,喜歡將美味的食物與大夥兒共享。Samantha善於使用中、英、粵以及客家語言奠禮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