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貴生命館之旅——三聖殿篇

-許裕全

踏入富貴生命館,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種寧靜的氛圍,它就像藏在現代宏偉建築裡的一畝清心淨地,回歸生命祥和律動的頻率。某種意義而言,那也是極樂世界在人間慈悲投影的小千世界,是我們肉眼所能企及的,接近心境平和的地方,來到生命館,彷如走進心中的一座靈山。

從大廳搭電梯來到三樓,是三聖殿的所在。

當電梯大門一開,嬝嬝的佛曲在空氣中繚繞、天籟清音瞬間飄進耳裡,撂下俗事塵埃,洗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緩步走進朝聖之旅。

在三聖殿前方,生命館貼心的準備了舒適寬敞,極具中國風的桌椅,讓奔忙的行腳可以在這裡歇息,也可讓老菩薩們暫時有個喘息空間。

人口處右側更精心打造了「藏品閣」及「藏經閣」各一。

來賓可在「藏品閣」品茗,藉一杯熱茶暖胃,或敍舊或家常或放空;也可以在「藏經閣」裡抄經回向,「藏經閣」中間備有仿古方桌,筆墨及《心經》描紅抄本,隨時可讓家眷在每一句《心經》的大義裡結緣。這兩間別緻的落地閣樓,是在尚未進入三聖殿堂前,沉澱身心的休憩站。

收伏心息之後,便可走入三聖殿,當腳步踩在打磨光滑的馬賽克水晶玻璃地磚上、彷如踩在排砌成紅色祥雲圖案的雲梯,慢步前近,巍峨莊嚴的西方三聖大理石雕便座落在眼前。

這一道58尺長的祥雲路,其實是走向西方三聖的心的距離。

如果以一步一尺來計算,那麼,在禮敬西方三聖前,我們已經在心裡慢慢卸下了58件大大小小的心事雜念。當來到阿彌陀佛面前,想必心念已通透乾淨。以一顆無雜念的清淨心行佛禮,是最虔誠的行止。或許,這也是富貴生命館和其它寺廟不一樣的地方──佛永恆的在那裡,就等著我們慢慢靠近。

結跏端坐於中央的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觀世音菩薩是祂的左脇侍;大勢至菩薩是右脇侍,合稱為「西方三聖」或「阿彌陀三尊」。

西方三聖擁有不可思議殊勝宏大的本愿功德。觀世音代表大慈大悲;大勢至代表大喜大捨;分別表示了菩薩的四無量心,即:慈、悲、喜和捨。無論是觀世音菩薩手中的楊枝淨瓶,或是大勢至菩薩手執長柄蓮花,祂們都是世間通達無礙的智者,代表阿彌陀佛接引眾生的心。

在西方三聖前稽首禮敬跪拜,發菩提心虔誠誦念佛號百遍千遍萬遍,便能解除眾生恐懼圓滿一切願,善業功德回向發愿了脫生死往生西方淨土。

之後,三聖殿的右側牆,座落一尊金碧輝煌的地藏王菩薩,以及兩側的消災延壽光明燈。

只要一提到地藏王菩薩,大家的潛意識裡一定會和地獄鬼魂等產生聯想。這是必然的,因為地藏王菩薩是教化地府幽冥的大導師,承擔了本師釋迦牟尼佛湼槃前的重托,擁有不可思議願力悲願和威力功德,不辭辛苦的救度鬼道眾生,使令解脫,永離痛苦,正所謂:「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之宏大悲願;地藏王菩薩手上拿著寶珠,心稱摩尼珠,純淨耀眼,是戒定慧凝結成的寶物;另一手則拿著錫杖,也稱聲杖,能敲開地獄之門。誠如:明珠照徹天堂路,金錫振開地獄門。

地藏王菩薩不只管鬼道眾生,若誠心禮拜,必能消除宿世無明愚疑、無量業障,累積福慧資糧,讓生命的般若智慧具足及展現。

中秋的味道

中秋的味道

在一个大家庭里,因为人多的关系,大月饼才够分给每个人。切好的月饼,不管是冰皮月饼还是烘烤月饼,递给家人都有一种温暖。如果是小家庭,寓意更深。正因为人数不多,反而能因为一个月饼让大家都聚在一桌,吃出齐全而圆满的味道。

中秋的那些小事

中秋的那些小事

即使八月十五已过,留着的饼盒也能够延续佳节的喜庆。
灯笼的火光熄灭了,却照亮了我们相聚的时刻。月饼的味道消散了,可是同台吃饭的约定依旧还在。空荡荡的饼盒,随即就装上了属于我们的回忆。这一点一点的小事,在中秋显得格外珍贵。

当病痛侵袭,爱与安宁 何去何从

当病痛侵袭,爱与安宁 何去何从

父母是孩子的大树,为孩子遮风挡雨陪他们长大。年老时,父母安好便是孩子最大的幸福。生命总有考验,有些人老了会出现各种病痛,孩子也成为他们的依靠。照顾老人和病人并非易事,不只是吃喝拉撒,还有喂药、翻身、沟通、运动、在医院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