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时期的悲伤 (第一章)

面对亲人的离世,悲伤是非常正常的反应,是由内心有感而发的悲恸情绪。当亲人离世时,对于留下来的人来说,大家能够收集和分享与死者的回忆是很重要的,这就是举办葬礼的其中一个原因。但如今疫情大流行影响了我们一贯致哀的方式 – 特别是那些不幸死于新冠肺炎的个案。

在疫情期间举办葬礼是件很困难的事。聚会不被允许进行, 因此,葬礼受到了人数限制以遏制被感染的风险。由于卫生当局对新冠肺炎患者遗体管理制定了严格的规定和指南,亲人因无法与往生者好好告别而感到遗憾。

一般情况下,是由死者家属指定的亲人处理遗体,依据死者不同的宗教和文化信仰,一般会举行 3 或 5 天的追思仪式和葬礼。

但如果是因新冠肺炎而逝世,遗体的管理则完全由卫生部 (MOH) 当局负责。一旦死者被转移到太平间,任何人都不得与死者接触。根据卫生部提供的指南,只允许一至两个身穿全套防护装备的亲属在安全距离内观看遗体。但是,不同的医院采用的做法都不同,例如:仅允许近亲通过窗户或通过摄影图像观看遗体。

整个过程都在卫生部官员在场监督下完成的,遗体会被包裹并放入尸袋。在放入密封的棺材之前,尸体将用消毒剂进行消毒。然后棺木将被直接转移到墓地或火葬场,几乎没有任何追思仪式,务必把所有风险降至零。

失去亲人本身就是一种创伤性的事,但由于疫情的限制而无法进行追思仪式而造成更大的悲痛。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应对这些情况。请继续关注本文的第二章。

更多关于新冠肺炎患者遗体处理的指南及信息,请参阅此链接了解更多:http://covid-19.moh.gov.my/garis-panduan/garis-panduan-kkm/Annex_20_Forensic_Guidelines_02122020.pdf

那些在辅导室教会我的事04来不及说的再见

那些在辅导室教会我的事04来不及说的再见

在辅导室里,我感到最心痛的就是没办法说再见的哀伤,也称为非预期的哀伤。非预期的死亡的形式包括天灾意外、自杀、他杀或任何毫无心理准备下的发生的死亡事件。

人生像颗贝果,有洞才算完整

人生像颗贝果,有洞才算完整

在“瞬息全宇宙”里,女主角伊芙琳在多重宇宙的跳跃是现实生活的隐喻,透露出每一个不起眼的决定都极其重要,交错一生的命运。当下的取与舍,无论是有心或无意,都会产生另一个宇宙,为下一个选择再变化出另一种结果,以致无穷无尽。

如果我只剩下100天

如果我只剩下100天

这个题目于我而言,首先要面对的不是“剩下”,也不是那个“100天”,而是“如果”和“我”。

我们很喜欢说“如果”,通常这个词会出现在对过去的追悔:“如果可以重来,我会…”;或未知的想像:“如果我有100万,我会…”。我们很常对自己和生命都有误解,以为人生的转折,只在某个关键点或因素,但一个结果往往是很多方面的因素在时间推进下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