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礼中 “奠” 是什么意思?为何不用 “祭” 字?

通常出席葬礼我们都会看到逝者灵堂前面会有一个“”字,那你知道葬礼中“”字是什么意思吗?那为什么只用“”字而不是用“”字呢?

祭奠和奠祭这两个词,看似没有什么区别,虽然只是字的位置不同。但,这两个词本身表达的意思,大体上来说都是对逝者的追悼,但在正式场合,二者的应用范畴和对象还是有所区别的。人们常说逝者为大,不管生前如何,丧礼上都要对逝者表示十分的诚意,所以如果在用词方面出了问题,难免闹出笑话。

”这个字是个会意字,从字形上分析,这个字的左上部分是一块肉,而右上部分则表示一只手,下半部分代表着案几,所以当初造这个字的时候人们想表达的其实是“供奉”之意。也就是说,“”这个字在意思上更偏向于向逝者的灵魂表示追悼。

再看“”这个字,它也是个会意字,上半部分表示酒,下半部分代表着供桌,总体的意思是向逝者供奉酒食,一般这种仪式举行于逝者尚未入土的阶段,以前的人以此想象逝者从未离开,所以仍需像往常一样进食。

慢慢地,人们就形成了一种习惯,在丧礼上只用“”字,而不用“”这个字。简单来说,祭与奠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已经下葬。下葬是一条界限,从逝去到下葬举行的一系列仪式,都可以称之为“”,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丧礼上这个字随处可见。

而下葬之后的悼念活动,一般就不能再用“”这个字了,就得用“”,表达对逝者灵魂的抚慰与敬意。从感情色彩上来说,“”更悲伤阴郁,“”则更强调怀念,属吉礼。

所以说大家一定要弄清楚,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混淆。

人生像颗贝果,有洞才算完整

人生像颗贝果,有洞才算完整

在“瞬息全宇宙”里,女主角伊芙琳在多重宇宙的跳跃是现实生活的隐喻,透露出每一个不起眼的决定都极其重要,交错一生的命运。当下的取与舍,无论是有心或无意,都会产生另一个宇宙,为下一个选择再变化出另一种结果,以致无穷无尽。

如果我只剩下100天

如果我只剩下100天

这个题目于我而言,首先要面对的不是“剩下”,也不是那个“100天”,而是“如果”和“我”。

我们很喜欢说“如果”,通常这个词会出现在对过去的追悔:“如果可以重来,我会…”;或未知的想像:“如果我有100万,我会…”。我们很常对自己和生命都有误解,以为人生的转折,只在某个关键点或因素,但一个结果往往是很多方面的因素在时间推进下的总和。

思念下載方程式

思念下載方程式

手機需要透過網絡,才可以下載軟件。而我認為思念也有它的下載方程式。可以透過你和他之間的聯繫點:他喜歡吃的東西,我們一起去過的地方,做過的事,在腦海中下載我們之間一起相處過的時光。

有时不幸的事也会发生在好人身上

有时不幸的事也会发生在好人身上

「我这辈子没做过什么坏事,为什么这样不幸的事会发生在我身上?」
「他是个好人,一直都在做善事,为什么老天要这么快带走他,不带走那些坏人?」
「难道我们要做坏人才会比较长命,才会有好报吗?」

阿嫲的长命百岁

阿嫲的长命百岁

我回了姐姐的简讯,第一次鼓起勇气说了真心话。姐姐没有正面回应,也没有反驳。有这想法的应该不止我,只是我是家里唯一敢指出房间里有一头大象的人。

你好我是喪禮司儀

你好我是喪禮司儀

當我的心情還沉寂在凄慘的哭聲中時,我的同事突然對我説:“等下的封棺儀式由你來做,之後才交囘給我。”她一説完把麥克風交了給我,當時的我完全來不及反應,大家就開始各就各位要准備做封棺儀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