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死过所以知道怎么活”讲座 |

钟灼辉:逆向思维模式“从死看生”理解存在意义

/文自星洲日报 

(吉隆坡9日讯)“或许,死亡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是一种可怕的失去或是充满未知的痛苦与恐惧。但对我来说,死亡是一种生的领悟,只有接受与明白死亡,才能理解生的存在与意义。

 

香港心理学博士钟灼辉说:“从死看生,可说是一种逆向思维模式,尝试从事物的背面去看问题,重新认识问题,对于似乎是已成定局的事情或观点,反过来思考,让思维往对立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探索,你就会豁然开朗。”

分享“死神教会的7件事”

在空难事件中从死亡边缘回来的钟灼辉也与读者分享“死神教会他的7件事”,这7件事分别是“人生课题不在因果在学习”、“活在当下”、“人生‘断舍离’”、“找到相信的路顺势而行”、“梦想的过程比结果重要”、“凡事用心追求,不执著强求”及“自由在心灵,不在身体或财务”。

 

钟灼辉于周五(8日)晚在富贵生命馆,与读者分享如何从死看生,从病看福的讲座会上这么表示。

上述讲座会的讲题为“我死过所以知道怎么活”;有关讲座为星洲日报与富贵集团联办,也是富贵<生命咖啡馆>活动系列之一。

很多人感到生命无常及无助,走过死亡边缘的他,认为生命不是灰暗的,但不全然是光明;有生即有死,有意外就有奇迹,有绝望即有希望。

经历濒死找回自己

钟灼辉说,30岁前的他,生活精采,曾是高级督察的他既有游艇执照、亦懂得驾驶滑翔机,人生似是相当美满。但2004年一场纽西兰的空难意外,让他差点丧命。

他描述,当时经历的那一场空难意外的场景说道:“那时,从逾150公尺空中坠落……只是10秒钟,像玩跳楼机一样,望着地面愈来愈近,坠毁那刻,所有光线和声音消失,五感都失去知觉。”

在濒死关头,他感到自己离开了肉身,看着垂死的自己。

经历过濒死的他开始反思“你现在过的是你想要的人生吗?”、“你享受生命活得幸福吗”、“你是否找到活着的意义或使命?”、“如果可以重来是否会活得不一样?”

他说,濒死是一个重新设定,即“回到初心,找回真正的自己”及“回到自己的道路,成为‘我想要是谁’”。

 

写数本书述说生命故事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那一段飞机意外,濒死及自我疗愈的经历,钟灼辉写了数本书,即《生命回旋》、《做自己最好的医生》及《我死过,所以知道怎么活》等;以旅者、医者及濒死者三重身分来述说自己的生命故事。

出席讲座会的有富贵山庄中马区首席执行长(营销及市场)拿汀李姐䭲及星洲日报副执行总编辑曾毓林。

中秋的味道

中秋的味道

在一个大家庭里,因为人多的关系,大月饼才够分给每个人。切好的月饼,不管是冰皮月饼还是烘烤月饼,递给家人都有一种温暖。如果是小家庭,寓意更深。正因为人数不多,反而能因为一个月饼让大家都聚在一桌,吃出齐全而圆满的味道。

了解更多
中秋的那些小事

中秋的那些小事

即使八月十五已过,留着的饼盒也能够延续佳节的喜庆。
灯笼的火光熄灭了,却照亮了我们相聚的时刻。月饼的味道消散了,可是同台吃饭的约定依旧还在。空荡荡的饼盒,随即就装上了属于我们的回忆。这一点一点的小事,在中秋显得格外珍贵。

了解更多
当病痛侵袭,爱与安宁 何去何从

当病痛侵袭,爱与安宁 何去何从

父母是孩子的大树,为孩子遮风挡雨陪他们长大。年老时,父母安好便是孩子最大的幸福。生命总有考验,有些人老了会出现各种病痛,孩子也成为他们的依靠。照顾老人和病人并非易事,不只是吃喝拉撒,还有喂药、翻身、沟通、运动、在医院做决定……

了解更多
吴碧彬:勿让独自扛下责任 家庭照顾者需有人援助

吴碧彬:勿让独自扛下责任 家庭照顾者需有人援助

“首先要学会‘道谢’,很多照顾临终病人者都会有很多的后悔和内疚,但要肯定自己的付出,要跟自己道谢;许多人不善于表达爱,甚至会有病人要过世了,工作人员请孩子与病人道谢、道爱、道别,他们都很抗拒,所以要练习道爱。”

了解更多
安心畅快的人生下半场

安心畅快的人生下半场

人的情绪很微妙,多变又善变,非常复杂,有时连自己也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步入人生下半场,生活是自己的,快乐与否也是可以选择的,却不知何故总是选择了不快乐。
读到这里,问问自己,“我” 想要快乐的生活吗?
8月5日,我们听听台湾作家 吳若權 来说说自在的生活态度,一起感受安心畅快的人生下半场。

了解更多
谈晚年的世界

谈晚年的世界

非专业的家庭照顾者需要长年照顾长者并非易事。健康状况良好的老人家偶尔都会闹脾气与家人起争执,而抱病在身的老人家一方面认为自己是个负担,一方面又想留在孩子身边,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更容易与子女发生口角。

了解更多
人生单程票

人生单程票

“人生是一场旅程。我们经历了几次轮回,才换来这个旅程。而这个旅程很短,因此不妨大胆一些,不妨大胆一些去爱一个人,去攀一座山,去追一个梦……有很多事我都不明白。但我相信一件事。上天让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就是为了让我们创造奇迹。”出自电影《大鱼海棠》

了解更多
当病痛侵袭,爱与安宁何去何从?

当病痛侵袭,爱与安宁何去何从?

(四之一)当病痛侵袭,爱与安宁何去何从? 
这是一场由马来西亚安宁疗护推手之一、慈悲安宁疗护基金会主席吴碧彬医生及暖心作家欧芙伶的对谈会。入场免费,欢迎大众一同出席。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