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一飞:

爱,一定要付诸于行动

爱,该如何表达呢?对于含蓄内敛的爸爸而言,内心的情感更为深沉,不轻易直白地表达爱。如果爱必须透过言语传达,那么这些爸爸难免会感到别扭和尴尬,甚至孩子们也会全身鸡皮疙瘩了吧!其实,爱的表现方式有千姿百态,内敛的爸爸即使不动声色,父爱也能胜过千言万语。因此,不说“爱”也没关系,可改用行动来表达!爸爸们,加油!

黄一飞俩父子的内心对话:懂的都懂

在那个依然使用衣架和鸡毛扫教育孩子的年代,为人父亲的都是辛苦工作,养育成群的儿女,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探讨爱的教育为何物,所以当时大家都是严父的形象。“打是疼,骂是爱”就是当时黄一飞爸爸给予孩子的爱的教育。“不乖,就打你、骂你咯,有时就让你跪神台。”黄一飞不假思索道出儿时记忆。“你感受到他(爸爸)是爱你的吗?”他自问自答到:“我觉得这也是个爱的表现,只是他们不擅长如何用言语表达。”他补充:“当然,他不骂我们,不打我们的时候,也是爱着我们的。”认真却不失温馨笑意的一番补充。那个年代的爸爸们,很多都是披着一条写着“祝君早安”的毛巾做着蓝领工作,在个人成长背景以及辛苦工作的环境下,养成他们粗旷豪爽的性格,同时在孩子面前也树立了严父的形象。

当孩子习惯了爸爸严肃内敛的爱时,自然而然也会把对爸爸的情感埋藏在心底。黄一飞笑着说:“如果我要跟我的爸爸讲比较肉麻的话,(我)都会鸡皮疙瘩。”俩父子都是不习惯用言语表达对彼此的爱,身为孩子的黄一飞就认为,用行动来表达会更合适。“我们会用行动咯,比如说带他出去吃东西、带他出去玩,他接受你的应约,就是接受你的心意,也就是接受了你的爱。因为他的朋友是很难叫到他出去的。”确实如此,千言万语的爱听在耳里,可是一举一动的爱传进心里。俩父子能够选择以这种简单却不失真挚的方式表达对彼此的关爱,何尝不是另一种幸福的模式。即使没有说出与“爱”有关的字眼,父子间也能互相明白,套用现代人常用的网络语言,就是“懂的都懂”。

父子之间说爱很别扭?由老婆和女儿代劳!

除了带着爸爸出去吃喝玩乐来表达对他的心意,黄一飞也让女儿充当外交官,替自己对严肃的爸爸传达心中的爱。“有意识地让女儿亲近阿公阿嬷。这个外交的东西,就让女儿去做。” 黄一飞透露,这方式有利于父子间的感情升温,同时让一家其乐融融。看着女儿牵着、挽着阿公的手,黄一飞感受到自己仿佛也在牵着爸爸,而爸爸也看出了这是一飞的心意。“因为那个时候,那个年代,我没办法跟他手牵手,但是现在,我能让女儿去做,让女儿去牵。”想到自己“借手牵父”的成果,黄一飞语带满足的解释。

他表示,虽然自己的爸爸是个严父,但是在孙女面前却是个温柔的铁汉子。孙女探望他的时候,他的欢喜和快乐是无法隐藏的。对于什么时候开始对严父表达心意,黄一飞坦承自己在这方面是个后知后觉的儿子,但也庆幸自己及时作出改变。牵着爸爸的手去尝美食、带着女儿向他嘘寒问暖、教女儿福建话让祖孙俩也能够沟通等等。虽然如今父亲已不在了,但是他感恩在自己的生命里仍然能够和父亲用另一种方式相互道爱,不致于留下遗憾。

上一代爱的教育可以影响一时,但不可以影响一世

对于自己作出的改变,他认为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并坚定地说:“上一代爱的教育可以影响一时,但不可以影响一世。” 他自若地再补充,“你问我什么时候想要改变那种打是疼,骂是爱的表达,我觉得是自然而然的啦。”黄一飞之所以后知后觉,是因为那个年代以“打是疼,骂是爱”作为对孩子表达爱的方式已经根深蒂固。然而,他逐渐发现,原来还可以用不一样的方式传达爱,让欢声笑语取代严肃气氛。爸爸不在了,黄一飞将这份付诸于行动的爱延续在妈妈身上。

他回想过去,一开始积极地跟严肃的爸爸多了一些言语和肢体上的交流或多或少会担心他不习惯,但是他语带肯定地说:“其实我们真的可以这样改变,问题是看你愿不愿意,要不要去做。”“我还在修行,还在学习怎么做得更好,但是我做得很欢喜。趁还来得及,就去做罢了,做就对了!”一番话道出生命的感悟或许就是带着一颗真挚的心持续修行,始终学习,创造未知的美好。

黄一飞认为,这个年代的父母是相当有幸的,因为能够制造更好的环境,提供更全面的教育。相较于60年代,如今的生活环境已大有改善,父子间可以透过许多方式表达关心。他直言:“爱的教育不是单单用口说的,也要在生活中用行动来酝酿”。加班迟回家可以发一则简讯,远在他乡工作可以利用视频通话,这些简单的举动在昔日是非常奢侈的东西,如今能够轻而易举做到,何乐而不为之?当内敛的爸爸不懂得如何用行动表达爱时,身为孩子的我们可以采取主动,甚至效仿黄一飞让孩子们代劳。

爱的理性教育:再富也要穷孩子!

与上几个年代相比,现代父母疼爱孩子的方式已是大有不同。极少数仍会严厉的打骂,更多的是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从小便拥有手机或是平板电脑,生活相当奢侈。对此,黄一飞毫不犹豫地说:“再富也要穷孩子!”。他意味深长地表示,希望女儿多参与他的工作,多一些生活的历练,亲身体验财富得来不易。尽管他和女儿的相处模式是充满欢乐的,可以是师生、是情人、是朋友的关系,但最终依然需要带着父亲的威严引领女儿正向思考,会善于理财,能独立生活。

“我不想她看到我有钱,却看不到我背后的辛苦。如果她不能明白钱难赚,她很难照顾好自己。”此刻的黄一飞用着柔和的语气,透露着自己身为爸爸挂心孩子的感受。为了让女儿真真切切明白自己的心意,黄一飞聘请女儿当助理,甚至放贷让女儿出国,总之要确保自己不轻易资助女儿基本需求以外的费用。问能为这位小助理的工作表现打分吗?他笑了笑,打趣说到“她还是做女儿比较好啦!”俩父女温馨的相处方式,时刻温热对方的生命,成为往后岁月不可磨灭的记忆。

家喻户晓传唱的“世上只有妈妈好”,那爸爸呢?

家家户户传唱“世上只有妈妈好”,仿佛遗漏了爸爸这号人物。本以为黄一飞会替爸爸的角色打抱不平,不料,他对该作词人给予崇高的肯定,说:“那个作词人一定是感受到妈妈的爱,妈妈的好,才会写这首歌的,对吧?” 他表达自己想法的同时,不忘顺道对小喵表白,“这表示他的爸爸娶了一个好老婆,就好像我一样。”他接着撒糖:“我很高兴,他(指「世上只有妈妈好」作词人)歌颂着我的老婆咧!”

歌名让我们简单快速了解曲中之意,若要细细体会真正的含义,则需要从多个角度理解,包括创作人的本意。正如黄一飞本身也创作了一首福建歌曲,歌名为“我是你老爸”,对于不知情的人会觉得这首歌听起来似乎是强调爸爸的威严,实则上却是爸爸疼爱女儿的话语。黄一飞温和而坚定地说:“「我是你老爸」听起来很有威严,像是在骂人。但是我有了孩子之后,我感受到「我是你老爸」代表着三个字——我爱你。”

断食善终 · 拿回生命自主权

断食善终 · 拿回生命自主权

断食善终 · 拿回生命自主权 生死的安排,多知一点,维护每个人都同等拥有的善终权利,就能够让自己以及家人的人生最后一里路更为圆满。台中医院复健科资深教学医师——毕柳莺,陪伴母亲 21 天断食善终,圆满母亲的生命。这,是一种放手成全的爱。 关于临终者的生死抉择,一直都存有异议。当然,在实行任何一种善终的制度之前,必然需要依循病人的身体情况、病情等方面的考量,然后再选择放手成全。有些人是一知半解,不然就是存有迷思。...

了解更多
生命的永续经营之四

生命的永续经营之四

生命的永续经营:之四 如何跟孩子谈生死分离这档事 生死,是人生大事。其实,我们都应该很自然地向孩子谈生死分离这档事。 孩子对世事从满好奇心。多少孩子曾经问过他们是怎么来到这个世上的,又有多少孩子曾经好奇为什么有些长辈就这样离开了。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让他们闭嘴不再问下去,就是随口敷衍。抚心自问,与其说他们长大了自然而然就会明白,不如说是我们不懂得怎么谈起这人生大事。如果我们自己都不懂得如何启齿,又怎么能够期望孩子长大以后就真的明白呢? 常藻法师与专栏作者许雪翠对谈...

了解更多
永远不迟的人生幸福课

永远不迟的人生幸福课

永远不迟的人生幸福课 原来问题不在于怎样获得幸福,问题在于怎样看待幸福。 发现幸福,感受幸福,是一种能力,因为幸福一直都在。好比小孩看到玩具,饕客尝到美食,原因不尽相同,结果却是一样的。生活中的美好从来不会变质,玩具依旧带来欢乐,美食依然刺激味蕾,变了的是我们。我们逐渐拉开与幸福的距离,蒙住了发现幸福的双眼,追求着情绪以外的富有。 生活之所以变得美好,是因为看见了近在咫尺的幸福。试着窥探小孩的快乐源泉,试着直视平凡人间的满足,这一刻的觉醒永远都不会太迟,只会更早感受到幸福。   【永远不迟的人生幸福课】...

了解更多
我死过,所以知道怎么活

我死过,所以知道怎么活

我死过,所以知道怎么活 《生命迴旋》及《我死过,所以知道怎么活》为认知心理学家──钟灼辉博士的最受欢迎作品。他在2004年不幸遇上坠机意外,从50层楼高空坠落,并经历了11分钟的奇幻灵魂出体经验。濒死意外使他失去了事业、健康、财富和感情,他从人生高峰瞬间跌入谷底,一无所有。他利用濒死经验所获得的生命智慧与醒悟,不仅翻转了终身伤残的命运,更活出了一个完全理想版本的自己。死神教懂了人生中最重要的4件事⋯⋯ 【我死过,所以知道怎么活】专题讲座暨书会详情: 日期:2023年9月8日(星期五) 时间:08:00pm...

了解更多
生命的永续经营之三

生命的永续经营之三

生命的永续经营之三 做个不麻烦的老人 用智慧过好后半生 给自己时间,给孩子空间,生活要学会独立但不孤僻,做个身心健康的智慧长者。 从身,银发族药剂师陈朝颖分享调理身子的处方笺; 从心,辅导系导师郭富美讲解随心顺意的心理建设。 立即报名,出席8月19日(六)在巴生允中堂的“做个不麻烦的老人 用智慧过好后半生”对谈会,把自己的身心照顾得妥妥贴贴,享受平静又安详的日子。   “做个不麻烦的老人 用智慧过好后半生”对谈会详情: 日期:2023年8月19日(六) 时间:晚上7时30分...

了解更多
生命的永续经营

生命的永续经营

生命的永续经营 好端端,人活着,说什么“死”,到时才算。可是生死这回事,真的是到时才来打算的吗? 到时,你懂得如何面对吗? 到时,你懂得要明白些什么吗? 到时,你,还好吗? 到时,会不会一切都来不及了? 妙开法师与生死学实践者陆海燕对谈“生命的永续经营──每个人都应该提早阅读的一本生死学秘笈”,陪同大家面对生死,反思生命。   活动详情: 日期:2023年8月13日(明天) 时间:上午11时 地点:吉隆坡富贵生命馆(M1)Executive Lounge...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