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丧礼上,师父们会在进行了特定仪式后在往生者身上放一张俗称「路票」的东西。此外,每年清明、重阳,大众到神料店买用来祭拜先人的纸扎和衣箱时,店家通常也会随之附上「路票」。到底「路票」是什么?又该在何时使用呢?
「路票」是师父们发给往生者的通行证,确保他们在通往身后世界的路上畅行无阻。因此,「路票」会写上往生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姓名、生卒年、籍贯、地址。路票本该只适用于丧礼,往后的祭拜,在烧纸扎品和衣箱时是不需要的。这很可能是因为在传用过程中,「路票」被延伸理解至「封条」的用途,确保纸扎品和衣箱可以去到先人手上。
现有市面版本
马来西亚市面上现流通的「路票」名为《开通冥途路引》,有几个不同的版本。它们非常相似,只有细微的差别。这些差别更多是因为在几十年沿用印刷的过程中出现的误差导致的。

「路票」画像中的道教神祗为太乙救苦天尊,出现了与佛教和民间信仰融合的情況。
画像中的天尊,手中持有元宝,这是融合了民间的「买路钱」概念,但天尊作为神祗是不需要钱财来开通冥途的。另外,天尊身旁的两位仙童手持的执幡上写的是「阿弥陀佛」和「西方极乐」,这都是佛教的元素。

再者,过去普遍使用的是拓印技术,长久的翻印导致一些字印得不清楚,还有错别字的情况。落款的印章是「广东都城隍印」,显示了此款「路票」很大可能来自广东区域。但落款人应该是执行科仪的道长,而不是区域名字,且落款的位置也不对,应在日期上。
《灵宝济度冥途路引》
富贵关怀秉持专业、尊重传统和文化的原则,诚邀马来西亚道教协会合作,共同定制全新的「路票」,藉此推广道教丧礼文化。

根据《太乙救苦护身妙经》记载,太乙救苦天尊是元始大道之炁的化身,显示为一位端庄威严的圣人帝君模样,慈光照耀,放射万丈祥光,手捧水盂,指捻柳枝,脚踏莲花,坐在九色莲花座上,身边有九头狮子,住在东方长乐世界。
另,《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卷之二十八》记载了道教中有五方(东西南北中)道童会「接引亡灵,和往生神仙界」。
内文由马来西亚道教协会创办人兼顾问严家建道长亲自撰写,并遵循古代疏文格式,白话文翻译如下:
我身负灵宝大法的职司,谨慎按照太上三宝三清道祖的教义和仪式,颁发冥途路引这个事项。
现在(今日)有居住在阳间马来西亚国(地址)信仰道教的孝眷等,叩头为去世的某人某籍贯本命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出生,由天上的北斗星主宰关照,在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善终,申请领取《灵宝济度冥途路引》以便作为过路的执照。
我深切地认知到的事实是:世间的事情都不是恒常不变的,人的生命有百年的限期;死后依一定的规律去阴间,地府难道不会有一时半刻的慈悲吗?我俯伏在地,听说太上老君在清微天上,看到三界苦海之内,无量众生遭遇横祸和灾难,所造的罪像罗网一样互相牵扯纠缠,各种有情感的不同种类,都难逃生死造化。
因此,太上老君启奏元始天尊,希望元始天尊体谅大道之心,仁慈怜悯打救众生脱离苦难。于是元始天尊宣告说道:「万物都是我所生,万灵都是我所化,万物万灵遭受苦难,我自然会打救。在东方长乐世界,有一位大慈大仁的神,名叫太乙救苦天尊,有无限的神通,有无穷的功绩和德行。当祂听到求救的声音时,就会去解救苦难,随著万物的机缘感应万物。在天上,祂是太乙福神;在人世,祂是大慈仁者;在地府,祂是日耀帝君。」
如果有人担心祖先去世之后因为滞留在寒冷的阴间而不能往生天堂,那么,只要想著太乙救苦天尊和念诵「太乙救苦天尊」这句圣号多遍,祖先自然就会脱离阴间,得以生天。
考虑到如果没有天上的正式的公文,幽魂可能在关卡的时候受到阻拦。现在,在富贵集团所承办的法坛这里,我们虔诚地祈求天尊慈悲,准许颁发一张由马来西亚道教协会依照道祖的教导而监制的《灵宝济度冥途路引》,给幽魂随身携带以便对照,凡是出入各地,过境通关,都以这张准证作为凭据。
另一方面,我也依照天庭的律法,通告阴间路上以及地府各个单位,还有所有陆路、海路等等关卡的官吏,应当恪守本身的职责,检验幽魂的文书放行,不得无理刁难幽魂,更严禁勒索阻碍幽魂通行。如果官吏之中有违法的,就会根据《女青鬼律》、《北阴酆都太玄制魔黑律》等等律法,依法定罪,拘捕关进地狱。
这张执照一定要发给持有执照的幽魂。
右边的内容,给某人正魂携带以便作为执照。
虽然华人信仰历来混杂,但不代表不需要严谨对待。追本溯源,注重每一个细节,是富贵关怀坚持的原则。
疫起送暖到马六甲
“疫起送暖”到马六甲 校长代清寒生申请生命粮本报业务促进执行员廖凯盈(左一)移交物资予育民小学校长郑国华。“病毒无情,人间有爱”,冠病疫情笼罩之下,马六甲不少市民饱受经济压力,生活陷入困境,星洲日报和富贵集团合作送出“疫起送暖”生命粮,温情送暖,暂解燃眉之急! 受惠者包括来自各族的失业、收入拮据、生计不继等人士,除了一些地方领袖代为申请之外,一些学校校长代贫寒学生申请,包括新华小学、侨民小学、马接峇汝小学、林鲁小学、启牖小学、招茂小学、侨南...
救急粮 及时雨
李成香(前排左)和其母亲竖起大拇指,向星洲日报与富贵集团表达谢意,后排左起为星洲媒体集团执行董事兼星洲日报首席执行员许春,和企业公关及业务促进部经理邱纪福。谢谢看到我们的焦虑…… 救急粮 及时雨星洲日报与富贵集团响应这场民间自救运动,合作推出“疫起送暖”计划。在这项计划中,富贵集团赞助了1万份干粮等援助物资和食品,通过星洲日报各地办事处捐赠给各州急需生活救济的人民,帮助大家渡过艰难时期。企业公关及业务促进部的同事在包裹“生命粮”。3个孩子失去工作 陈学英(56岁,失业)...
疫情时期的悲伤(第二章)
疫情时期的悲伤(第二章) 新冠疫情大流行已经颠覆了全世界每个人的生活。我们一直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从朋友之间的简单聚会到拥抱等)现在却成为了会有感染风险的举动,甚至也影响了我们对失去亲人的那种哀伤及哀悼的方式。在上一章节中,我们谈到了对新冠肺炎患者遗体处理的严格限制,在一切必需从简的SOP执行下,我们无法举行正式的葬礼来悼念和告别因感染新冠肺炎而离世的亲人。...
富贵爱心基金会健康素食便当赠民众
富贵爱心基金会联办 健康素食便当赠民众 富贵爱心基金会策划,与崇德文教基金会共同推动的“疫路有我相伴:爱心便当赠有缘”活动,为各族民众提供健康温暖的一餐。 这项活动自今年1月起在全马各地启动,至今已经派出超过4万份素食便当,接下来会在雪隆多个社区继续派送素食便当。 “疫路有我相伴”活动是富贵集团创办人丹斯里邝汉光全力推动,也是富贵爱心基金会全年抗疫公益重点活动之一,在崇德文教基金会的支持下,为社会上受疫情影响的一群献上温情与关怀。...
脑麻儿妈妈许愿珊
文摘 : 星洲日报 SIN CHEW DAILY 2 0 2 1年7月22日|星期四 Thursday脑麻儿妈妈许愿珊: 最想孩子记得,妈妈在面对逆境时 那股积极不放弃。。。 转眼间,许愿珊的大儿子张力升今年已19岁了。这些年来,每当接受媒体访问,许愿珊就像在拆开纱布重看伤口,娓娓叙述大儿子出生、被诊断为脑麻患儿、抚养至今的点滴,虽然内心伤痛又被触碰,但她却感到,越是一遍遍自我梳理和表达,内心越能够平伏。今天与她谈起来时路,双眼依然泛着泪光,而涌出的更多是释怀和放下的泪水。...
富贵集团全国“疫起送暖”活动 派发5万份物资
富贵集团全国“疫起送暖”活动 派发5万份物资 新冠肺炎疫情从去年至今持续延烧,确诊数字日日破万,解封看似遥遥无期,市场经济依旧低靡,导致许多人失去生计,生活陷入困顿,百姓甚至面对无米可炊的困境。在这艰难时刻,许多企业、民间组织皆纷纷献出一己之力,帮助三餐不温饱的人们渡过日常生活难关。...
疫情时期的悲伤 (第一章)
疫情时期的悲伤 (第一章) 面对亲人的离世,悲伤是非常正常的反应,是由内心有感而发的悲恸情绪。当亲人离世时,对于留下来的人来说,大家能够收集和分享与死者的回忆是很重要的,这就是举办葬礼的其中一个原因。但如今疫情大流行影响了我们一贯致哀的方式 – 特别是那些不幸死于新冠肺炎的个案。 在疫情期间举办葬礼是件很困难的事。聚会不被允许进行, 因此,葬礼受到了人数限制以遏制被感染的风险。由于卫生当局对新冠肺炎患者遗体管理制定了严格的规定和指南,亲人因无法与往生者好好告别而感到遗憾。...
“疫起送暖”1万份生命粮下周派
“疫起送暖” 1 万份生命粮下周派 大家挺住,我们很快就到! 富贵集团和星洲日報的“疫起送暖”生命粮已出发了。大家挺住,我们很快就到! 富贵集团响应这场民间自救运动,和星洲日報聯手推出“疫起送暖”计划。在这项计划中,富贵集团将赞助1万份干粮等援助物资和食品,通过星洲日报各地办事处捐赠给各州急需生活救济的人民,帮助大家渡过艰难时期。 消息自上周六宣布后,即收到来自四面八方的申请。目前,星洲日报与富贵集团的员工们,分工合作把干粮和生活日用品包装好,分发到星洲日报多个地方办事处,以便下周起可以分发出去。 将联系申请者安排领取...
MyNirvana
富贵集团正式开启全数码化的通道 MyNirvana正式启用 MyNirvana是一个客户自助平台,让你轻松在家也能随时随地与我们保持联系。你只要通过浏览网页https://cscp.nirvana.my/ 还在等什么呢?赶快注册吧!Copyright ©️ 2021 Nirvana Asia Ltd, Registration No: 245788 All rights reserved. No1, Jalan 1/116A, Off Jalan Sungai Besi 57100 Kuala Lumpur,...
富贵与星洲“疫起送暖”
富贵与星洲响应自救运动 “疫起送暖” 派物资给贫民 国内疫情持续闷烧,不少民众已在多月的行动管制令下失去生计。近期民间发起自救运动,请面临断炊之苦的家庭不要放弃、勇敢发出求助讯号,让有心人可以提供援助。 星洲日报与富贵集团响应这场民间自救运动,合作推出“疫起送暖”计划。在这项计划中,富贵集团将赞助1万份乾粮等援助物资和食品,通过星洲日报各地办事处捐赠给各州急需生活救济的人民,帮助大家渡过艰难时期。计划预计花费逾100万令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