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四十九 —— 怎么祭拜才对呢?

你有没有听说过人死后有「头七/尾七」、要拜足七七四十九天,甚至往生者会在头七回魂等?到底这个说法的源头是什么,家人离世后我们该怎么做祭拜仪式呢?不做有什么后果吗?

首先要釐清的一点是,华人的信仰离不开三个大体系的结合,也就是佛教、道教和民间信仰。很多人自称佛教或道教徒,但细谈后发现,他们更多是混合式的民间信仰者。

 

佛教的「七七四十九」

佛教认为人在死后,去到下一个阶段的六道轮迴之前,有一个过渡阶段叫「中阴身」,短则几秒钟,最长可以去到四十九天。《西藏度亡经》提到中阴身是生灭现象,每一次的「灭」都会有接下来的「醒」,去到另一期的中阴身。「正七」就是亡魂「醒」的时候,在这时后进行救度,亡者会得到最大的福报。

所以在佛教丧礼中,每个「七」为亡者进行诵经救度法事,就可以帮助他更好的反思并前往下一个阶段,是一种教育和引导。同时,生者也可透过法事仪式去接受佛法的生命教育

 

道教的「七七四十九」

道教认为人生而阳重阴弱,要靠修行以维持「阳」。纯阳成仙,纯阴就会死掉成为鬼。人之所以会死就是因为没有在修行,符合道的精神。但这里的修行更多指的是人格上的忠孝仁信顺等,而不是一般人理解的「法力」或「神通」。

人有「三魂七魄」,死后每七天会散掉一魄,四十九天后散尽。因此,每一个「七」道教徒可以进行诵经或拜忏仪式,如《升天得道真经》、《酆都拔罪血湖经》,《解冤拔罪妙经》,《十方救苦妙经》等,协助「鬼」忏悔自己的「忠孝仁信顺」,同时祈求太乙救苦天尊救度他。同样的,生者也可从诵经的经文中学习道教教义。

 

民间信仰的「七七四十九」

相比佛道教,民间信仰的「七七四十九」混合了很多传说、怪力乱神、地方性及社会性习俗。仔细比较就不难发现这些民间信仰或习俗和佛道教的教义是有出入的。

传说唐太宗往生后太子就为他每七天烧一次纸钱,直到四十九天,此后也在民间盛行。佛道教都不主张物慾追求,何况死后?烧纸钱纸扎是我们把对现世理解投射在死后世界中。

有些则认为有「头七回魂」,鬼很常被描绘成有特异功能会报梦甚至有可能害人。但佛道教也都认为「鬼」是处于一种迷茫无助的状态,自身难保,不可能有特异功能,更妄论害人。

有些地方也发展出只做「单七」的习俗因为怕坏事成双。佛道教每个七的诵经法事都是为了给予鬼魂教育,引导忏悔自身并前往下一个阶段,这绝对是「好事」也不怕「成双」。

某些籍贯也有「出嫁女儿买五七的祭品」,其他「七」由儿子来主事的做法。中国地大且古代交通不便利,出嫁女儿很大可能无法赶回娘家奔丧,也不方便在每个「七」都回娘家,故而发展出「出嫁女做五七」的习俗。当然还少不了重男轻女的问题,所以主要的「七」都得由儿子来主事。但在讲求性别平等的时代,再加上如果往生者没有儿子,或已婚的女儿就住在娘家附近,有什么道理只有「五七」能让女儿来买祭品呢?

 

敬意·祝福

所以,到底应该怎么「做七」呢?信仰没有对错,大家可回归到自身的信仰系统,无论是佛、道、民间信仰或其他宗教。华人本来就是混杂信仰的群体,彼此尊重,家庭和睦,同时怀抱著对先人的敬意和祝福,就是最好的方式。

富贵关怀文化与礼仪管理部
钻研中华文化对马来西亚社会的影响与发展,著重于社会殡葬文化的始源,从古文化借鉴及演变;从而滋养富贵殡葬服务的发展、耕耘、深耕及拓展。

作者简介
黄爱玲,富贵关怀文化与礼仪管理部
台湾国立东华大学中文系硕士,多年写作与研究经验。现为报章专栏作者,长年于港台网路平台发表文章。

最残忍,也最仁慈的对话:减少末期癌患的痛楚,让他们在爱中离开

最残忍,也最仁慈的对话:减少末期癌患的痛楚,让他们在爱中离开

最残忍,也最仁慈的对话:减少末期癌患的痛楚,让他们在爱中离开   资深医生的对谈会,守望癌症患者与家属,教导家属如何从旁协助减少癌患的痛楚,守护末期病人的生命质量。   “最残忍,也最仁慈的对话:减少末期癌患的痛楚,让他们在爱中离开” 讲座详情: 日期:2024年7月21日(日) 时间:早上11点 地点:大城堡城邦阅读花园1楼〈阅心〉...

了解更多
最残忍也最仁慈的对话:如何减少末期癌患、癌童痛楚,让他们在爱中离开

最残忍也最仁慈的对话:如何减少末期癌患、癌童痛楚,让他们在爱中离开

一个是马来西亚儿童安宁疗护协会主席兼儿童安宁疗护专科医生李知展,一个是中西医结合肿瘤科医生林仁吉,他们每天都会面对与上天讨价还价的病患,希望可以争取多一些时间,希望可以不用承受这么多痛苦的离去。虽然治疗医人是他们的职责,但要如何在最残忍也最仁慈的对话中,宣判病人的死期,同时让病人可以在爱中离开,却是医生的功课。

了解更多
盂兰节

盂兰节

儿时对于盂兰节的认识,就停留在妈妈给予我的那句警告。自此,总觉得七月特别阴森。对于鬼神和死亡之说,大人习惯性回应小孩:“不要问,大了你就知道。”我曾经质疑和抗拒这样的一种说法。如今的我虽然已不再是小孩,但我想我会知道并不是因为我真的长大了,而是我懂事以后经历了人生中那一段必经之路,那段目送亲人永远离去的路。

了解更多
丧礼后的守孝 “禁忌” ?

丧礼后的守孝 “禁忌” ?

其中一种最普遍的说法是“红白不能相冲”,所以有孝在身者不可以出席喜庆活动,否则会给喜庆人家带“衰”,真的是这样吗?不同地方和籍贯对于守孝的“禁忌”有不同标准和说法,哪一个才是正确的?我们该听谁的?

了解更多
林进成医生 刘梅玉心理师:「年迈父母难相处 怎么办?」

林进成医生 刘梅玉心理师:「年迈父母难相处 怎么办?」

林进成医生、刘梅玉心理师「年迈父母难相处怎么办?」讲座会由富贵集团生命咖啡馆主办,星洲日报《活力副刊》策划与联办的“年迈父母难相处怎么办?”讲座会,邀请悠乐居养生馆及康复中心(ElderLove)创办人林进成医生,以及正念养育导师兼高级临床心理师刘梅玉担任主讲人,告诉大家应该如何照顾年迈的父母,让自己心安理得。主持人是星洲日报副总编辑曾毓林。...

了解更多
是不是我不够好 才留不住爱?

是不是我不够好 才留不住爱?

是不是我不够好,才留不住爱?   周慕姿相信:我们拥有「选择的自由」,以及,若能以「真实的自己」面对生命,我们就能挣脱无形的束缚,获得真正的自由。对她而言,「接纳自己,获得自由」,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是不是我不够好,才留不住爱?” 讲座详情: 日期:2024年6月7日(五) 时间:晚上8点 地点:富贵生命馆,M1楼层 培训堂...

了解更多
年迈父母难相处 怎办?

年迈父母难相处 怎办?

年迈父母难相处,怎办?   给所有遭遇相处难题的孩子提供建议和祝福:也许你无法改变父母的脾性,但至少你可以调解自己的情绪。放下不甘和埋怨,学会平静地接纳这一切。照顾好父母的晚年生活,更要照顾好自己的生活重心。   “年迈父母难相处,怎办?” 讲座详情: 日期:2024年5月18日(六) 时间:下午1点 地点:蒲种悠乐居 报名链接: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cxEI9IFKlcM9KIPcAOghg25jZTvQ7bFcGW8hpzyzx0t7zYFg/closedform...

了解更多
父爱

父爱

父爱下班回家,启动车子后,看见仪表板上的油表亮起了红灯。不着急,听说油表刚亮起了红灯还可以撑多四五十公里。按日程通勤的公里算,应该还足够我照常上下班直到周末。所以,即使待会儿回家途中经过加油站,我也没有顺道添油的打算。 回到家后,爸爸正坐在客厅看着他最关注的八点档新闻。正好。我漫不经心地说:“老豆,车没有油了。”...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