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礼后的守孝 “禁忌” ?

大家可能很常听说过,父母离世后,做子孙的依然有些“禁忌”要守,例如不能庆祝农历新年、出席喜宴、穿红衣服、剪头发等。历时多久,规定有多繁复,因地方习俗而异。但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些“禁忌”背后的来源和意义是什么?其中一种最普遍的说法是“红白不能相冲”,所以有孝在身者不可以出席喜庆活动,否则会给喜庆人家带“衰”,真的是这样吗?不同地方和籍贯对于守孝的“禁忌”有不同标准和说法,哪一个才是正确的?我们该听谁的?

要找到答案,只需回到源头“守孝”即可。孔子认为,一个小孩从出生开始至少要三年的时间才可以离开父母的怀抱,所以做子女的在父母离世后也应该守孝三年,作为一种感念的回报。最高规格的守孝非常繁复,包括期间要丁忧(停职留薪)、在父母坟旁搭个草庐住下、吃的穿的是仅以维生的粗粮麻衣(不可锦衣玉食)、不能夫妻同房生育、不可出席任何婚丧喜庆等。直到三年后,才可“脱孝”回到原来的生活模式。

儒家之所以会定下这些规矩是因为相信教育可通过“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来达成。例如,一个初生小孩不理解何谓“尊敬师长”,如果有规矩要求他每次见到师长都必须要鞠躬请安,久而久之,这股“尊敬”之情会从外在的形式逐渐内化,他总有一天会发自内心的尊敬师长,并在看到师长的时候真诚地鞠躬请安。值得注意的是,表面上儒家很注重外在形式,但其最终目的是要达到内在的教育。意思是,如果所有的规矩最后只流于表面,就违背了儒家制定这些“礼”的初衷。守孝亦然。所有关于守孝的规矩,最终目的是要我们发自内心去敬爱父母。如果心中无敬无爱,守孝的种种表面形式,都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时代的变迁,现今的华人也没有再跟随过去那套严格的守孝制度,那是否代表现在的子女都是不孝之人呢?回归到上段的重点,敬爱最重要的是内在,不是形式。

延续一开始的讨论,所谓守孝期间不能庆祝农历新年或出席婚丧喜庆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守孝者正在哀伤中,照理不该有心情去吃喝玩乐,而不是因为会给喜庆人家带“衰”。不能穿红衣(或其他鲜艳颜色)剪头发,其实是指守孝者因哀伤而无心思在精致的打扮上。“红/鲜艳”只是华人对花枝招展的简化说法,难道穿黑色(或其他暗色)就不能达到花枝招展的效果吗?不能剪头发是因为古人本就蓄发,守孝期间自然更无心思去打理。用今天的理解就是守孝者怎么可能还有心思去烫卷挑染做最时尚新颖的发型呢?现在大部分人都必须在丧礼结束后就回到职场,要一位孝子/女百日不能理发,很可能会对其职业形象有不好的影响。以整洁为目的的剪理当然没有问题,不在此列。

守孝期间的“禁忌”又从何而来呢?规矩不是强制的,也不符合儒家的教育理念。民间在执行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劝导不成就演变成用“恐吓”来完成。希望小孩听话,劝的不听就恐吓“警察/鬼会来抓你”。守孝的“禁忌”也是一样的道理,到头来就变成“你守孝去别人的喜宴会红白相冲”、“你剪头发会衰”等。

因此,正确的守孝守则应该在于“心中感念父母,不去婚丧喜庆不能穿鲜艳衣服不鼓励精致打扮,因为照理家属会哀伤而发自内心过一段低调而朴素的日子,同时趁机好好静下来调整心情。但守孝的心意应该是自我要求,而不是对自我的过度压抑和束缚或对他人的绑架。若有子女在守孝期间“不守孝”,可能是他们自我疗愈的方式之一,他人应该予以尊重。

最传统严谨的三年守孝期到今天已经简化至百日、49天,甚至出殡当天就进行脱孝仪式了。这仅是个别选择,无关对错。脱孝不代表放下对父母的敬爱,而是子女们准备好把他们放在心中的某个位置,重新出发了。

富贵关怀文化与礼仪管理部
钻研中华文化对马来西亚社会的影响与发展,著重于社会殡葬文化的始源,从古文化借鉴及演变;从而滋养富贵殡葬服务的发展、耕耘、深耕及拓展。

作者简介
黄爱玲,富贵关怀文化与礼仪管理部
台湾国立东华大学中文系硕士,多年写作与研究经验。现为报章专栏作者,长年于港台网路平台发表文章。

除夕到十五,过新年啦!

除夕到十五,过新年啦!

除夕到十五,过新年啦!时间飞逝,转眼间我们就迎来了虎年,这几天大家为迎接新的一年到来大概也忙到不可开交吧!不过在过年之前,别忘了先掌握一些除夕至十五的一些习俗噢! 【除夕夜合家庆团圆】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 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团圆饭充分表现出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当晚,一家人会通宵“守岁”到天明,祈求父母及长者长命百岁。 【初一拜年“新年好”】 大年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新的一年从一句喜气洋洋的问候开始吧!...

了解更多
风水之美

风水之美

富贵(富宝)山庄唐城系列九 风水之美什么才算好风水?一言以蔽之就是人财两旺。人旺即儿孙满堂,财旺即钱财兴旺。富贵(富宝)山庄,依山傍水,为难得一见的麒麟宝穴,坐拥丁财两旺风水格局,当中精心打造的极致之作【唐城】,独树一帜的建筑造景除了重现繁荣富足的唐朝时代,其藏风聚气,契合于山水的造局更突显风水之美,灵气、福气、财气相随融通,庇佑子孙福泽绵延、世代平安兴盛!麒麟宝穴  坐拥丁财两旺...

了解更多
生基风水

生基风水

生基风水我们有时会听到或看到一些新闻关于明星或名人种生基来改运。那么你知道什么是生基吗?那种生基又是什么?该如何 *种* 呢? 生基,是“生命的根基”。是用于祈福的一种设施,多用于感恩,也可自种生基。生基祈五福(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因最后一福乃“善终”,故祈福之人死后亦可安葬于此,(但绝不等同于墓地)福延子孙。...

了解更多
年味.压岁钱

年味.压岁钱

年味-压岁钱红包和压岁钱是一回事吗? 压岁的“岁”音同“祟”,也就是鬼鬼祟祟的祟,因此压岁钱又有压制邪祟的意义,把不好的灾厄压制下来。 早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就已经有压岁钱这个习俗,意义是镇压邪祟,但在清朝才正式变成过年的习俗。 谁要给红包? 出来社会工作的人,也可以包红包给家里的长辈和孩子。图个新年事事顺利好彩头。 结婚了的人,通常都会包红包给未婚、年纪比他们年幼的人。 包红包有哪些规矩? 红包里头的钱都会讨个意头,6和8 是常见的数字,图个六六大顺,好事成双,发大财。 为了讨个吉利,建议包红包必须是现金...

了解更多
马来西亚各大籍贯的年菜新年习俗

马来西亚各大籍贯的年菜新年习俗

马来西亚各大籍贯的年菜新年习俗年,包含着人们对吉祥如意的向往,对和谐美好的渴望,在马来西亚,我国华人至今仍然会延续祖籍,以各个籍贯传统方式庆祝新年。 年菜,就是其中一个。不同的籍贯会吃不同的年菜,其意义也不一样,你对马来西亚不同籍贯的年菜佳肴懂多少呢?且让我们一同看看和盘点马来西亚各大籍贯对年菜习俗的精髓。潮州人:卤鸭、卤猪手、卤大肠、卤鸡蛋等等,这些都是潮州人吃团圆饭不可缺的食材,统称为卤菜。在潮州话里头,卤豆干音似“做官”,也是潮州人必备的年菜。潮州人也爱吃鱼,普遍上相信吃了发财鱼就会发财。...

了解更多
年味 . 家味

年味 . 家味

年味 · 家味年味,过年的年俗、风情。 腊月风一起,年就快到了。 马来西亚各个籍贯对于新春贺岁围绕庆祝丰年皆不一样,普遍上都会以除旧迎新、拜神祭祖、祈求未来国歌丰收年倒是家家户户的约定俗成。 随着新冠疫情的肆虐,已经进入第三年,人们对于新常态渐渐地习惯成为常态,而有些过年的习俗跟风气也在常态下,也慢慢的给淡化、甚至变得能免则免。 以前,过年就是期待团聚、享受一家团圆共聚,拜拜年,讨个好意头,拿红包;然而,现在却因疫情尚未明朗化,我们必须步步为营,也必须顾及家人朋友的安危,很多过年的习俗也必须从简。...

了解更多
人生理财规划3部曲

人生理财规划3部曲

人生理财规划3部曲 我理的不是财,而是我的人生。若不理财,我的人生可亏大了! 理财,人生的三大主题之一。财富自由、精神富足、身体健康,做好自己的人生财务长,就是确定本身的财务状况,懂得投资理财和规划理财。 疫情全球化的当下,你若不理财,你的人生就亏大了!且让我们一起与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商业与金融学院经济系副教授黄锦荣博士一同脑力激荡,一起探讨生命和生计的抉择与规划。   08.01.2022 (星期六 Saturday) 8.00 PM 分享平台:生命咖啡馆 FB...

了解更多
匠心之美

匠心之美

富贵(富宝)山庄唐城系列八 匠心之美匠心,是一种巧思坚持。 匠艺,是一种精益求精。 当匠心邂逅匠艺,中华建筑的精妙技艺和“家”温暖情怀的彼此成全,彷如魔法一般,成就了最美丽的大师级作品。 现在马上带你领略专属“家”的匠心之美!瓦片之美   家的印记 在过去,瓦片是不可或缺的屋顶元素,起着隔热、防雨的作用。而现在,瓦片被赋予新的生命,以千姿百态的模样出现在新中式建筑里,并与其他景观巧妙融合,散发出与众不同的魅力。...

了解更多
藻井之美

藻井之美

富贵(富宝)山庄唐城系列七 藻井之美唐城骨灰殿体现两大艺术空间之美。 艺术入室,是空间与设计之间呈现生命与美学的链接。 璀璨的星空、美丽的藻井,当北斗七星和藻井装饰共处同一空间内,营造出天人和谐的氛围,构建属于唐城独一无二的艺术境界。华丽藻井 从人间通往天堂的艺术阶梯 如果要说中国有什么能媲美米开朗基罗的西斯汀教堂的穹顶壁画“创世纪”,那应该是非藻井莫属了。藻井在中国古代建筑结构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即是宫殿或寺庙内部屋顶上的独特装饰部分,配以各种花纹、雕刻和彩绘,精美绝伦,让人过目不忘。...

了解更多
观音之美

观音之美

富贵(富宝)山庄唐城系列六 观音之美千手观音   大慈大悲 观音菩萨又称为观世音菩萨,观世音即指所观之境,也就是说祂是洞察世间一切的觉者,具有无量智慧及神通。据说凡遇难众生只要诵念祂的名字,菩萨即观其声音前往拯救解脱,并能消灾得福。吴承恩的《西游记》把观音描绘得佛法无边,一见观音便五体投地,致使观音形象也随之深入民心。...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