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数位当道的时代,科技几乎已成为年轻世代的日常延伸,也确实更贴近年轻一代的生活节奏与使用习惯。从社交软体、虚拟角色、AI语音到线上支付,一切都轻巧快捷得令人目不暇给。对年长一辈而言,这些看似便利的科技,却像一块高耸的玻璃墙,清楚可见,却总是隔着一层不安与陌生。偶然鼓起勇气,尝试接触这些新颖的科技产物,却因时代进步得太快,快到连该从哪一步开始都感到迷惘。于是,日渐觉得科技既陌生又遥远。
回想自己年轻时,其实我们也曾对第一台传呼机、第一支手机充满好奇,也曾是最早一批勇敢打开电脑、研究菜单栏的使用者。当初的科技,所带来的新鲜与希望,实则与现在的科技无异,不过是以更新的模样继续延伸着那份初心。只不过,当年纪逐渐增长,而科技持续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奔跑向前,人与科技之间自然产生了一种似近又远的距离感。就科技的进步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但凡我们持续学习,便能掌握科技的发展。
因此,时下年轻人轻松操作的装置、习以为常的工具,终有一天也会被时代更迭,变成他们口中赶不上的版本。要知道,科技不会为谁停留,只会继续向前,我们能做的,就是与它共处,继续学习,让自己保持弹性。唯有持续学习,我们才能在人类社会的进化中不被淘汰;唯有愿意理解、适应、接纳,我们才能真正缩短与科技之间的距离,更重要的是,缩短彼此之间的世代落差。

科技本身并不排斥任何年龄,真正设下门槛的,倒是我们对自己的设限。只要愿意,我们依然能用双手去触碰未来,用好奇心重新认识世界。正因如此,富贵集团顺应时代所推出「富与AI」的附加服务。若干人或许仅仅认为这是现代科技的产物,看似取代传统的告别仪式,可却能够回应现代人内心深处那份再爱一次的渴望。
在不断演进的科技浪潮中,富贵集团坚信科技不只是效率与便利的象征,更是情感的载体,是人与人之间得以跨越时间与空间、继续连接的桥梁。「富与AI」便是一块这样温柔的踏脚石,延续爱,回应思念。透过影像重建与语音模拟技术,逝者的音容笑貌得以重现,家属也能再次听见那熟悉的一句话语。这场由科技驱动的重逢,仿佛家人间无法割舍的血脉连结。虽然生者与逝者早已身处不同的时空,但那份情感,却依然真实地在两颗心之间流动与回应。无法再见是铁证的事实,而爱的流转依然,因此「富与AI」提供了这种方式,让爱得以再次被表达,让道别不再留白。对富贵集团而言,「富与AI」不是通往未来的捷径,而是从人性出发,用科技铺就的一条通往爱的回声之路。
传统的追思仪式,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最深沉的情感。在庄重肃穆的告别中,我们的目光落在熟悉的脸庞上轻声道别,心底曾渴望告别式上有他的参与。过去,这样的奢望只能藏在心里;如今,科技让这份心愿变得触手可及。富贵集团在守护传统温度的同时,以温柔而前瞻的目光,倾听时代的脉动,看见现代人对于情感表达有着更细腻而深刻的需求,因此推出了「富与AI」,辅助我们用更贴近内心的方式,完成这一场与至亲的道别。富贵集团回应每个时代的心声,也在传统与未来之间,搭建起一座细水长流的桥梁——让爱得以延续,让思念有了温柔的回应。

照顾者的修炼课
照顾者的修炼课 笑一笑就浮现鱼尾纹,挤一挤就腾出时间了。 不管多么忙碌,家庭照顾者一定要抽出时间。 就算只是短短几分钟,也要允许自己休息,好好享受属于自己的时刻。 “照顾者的修炼课” 讲座详情: 日期:2024年4月6日(六) 时间:晚上7点30分 地点:吉隆坡富贵生命馆 (Nirvana 2)Level M1, Training Hall...
红包
那些压岁钱象征的祝福,就好象陈年老酒,愈久愈纯,所给予的价值,更甚于其面额。
生命咖啡馆守护生活的余温
今年生命咖啡馆迎来了九场讲座,不管是在富贵生命馆还是在地方社区的场次,几乎都是座无虚席的,你们的支持和相伴滋养着生命咖啡馆的成长,希望你们也收获匪浅。
新纪元与富贵集团长者介护课程2024年对外开放
富贵集团着重提升社会的醒觉,透过生命教育渗入大家的生活中,借此带入人生规划的重要性。
富贵集团再扩企业足迹 开创彭亨首座风景墓园
富贵集团重磅发布筹划已久的富贵(福报)山庄,在2023年年末之际为该地区居民捎来了好消息。富贵(福报)山庄是富贵集团于彭亨州开设的第一座风景墓园,也是正式进驻彭亨州的一个重大里程碑。
毕柳莺:病人与家属须达共识 “断食善终非把人饿死”
毕柳莺强调,落实“断食善终”理念前,患者和家属之间必须达成共识。
她解释,公众不能单凭字面理解“断食”,误解“断食善终”就是把患者活活饿死的错误观念。
常藻法师与许雪翠分享 把握机会跟孩子谈生死
“父母应该允许孩子提出有关生死的问题,并在恰当的时间和孩子一起作讨论,当身边的人逝世时,就有利于孩子的情绪认知和管理,正确的表达情绪来渡过悲伤期。”
断食善终 · 拿回生命自主权
断食善终 · 拿回生命自主权 生死的安排,多知一点,维护每个人都同等拥有的善终权利,就能够让自己以及家人的人生最后一里路更为圆满。台中医院复健科资深教学医师——毕柳莺,陪伴母亲 21 天断食善终,圆满母亲的生命。这,是一种放手成全的爱。 关于临终者的生死抉择,一直都存有异议。当然,在实行任何一种善终的制度之前,必然需要依循病人的身体情况、病情等方面的考量,然后再选择放手成全。有些人是一知半解,不然就是存有迷思。...
生命的永续经营之四
生命的永续经营:之四 如何跟孩子谈生死分离这档事 生死,是人生大事。其实,我们都应该很自然地向孩子谈生死分离这档事。 孩子对世事从满好奇心。多少孩子曾经问过他们是怎么来到这个世上的,又有多少孩子曾经好奇为什么有些长辈就这样离开了。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让他们闭嘴不再问下去,就是随口敷衍。抚心自问,与其说他们长大了自然而然就会明白,不如说是我们不懂得怎么谈起这人生大事。如果我们自己都不懂得如何启齿,又怎么能够期望孩子长大以后就真的明白呢? 常藻法师与专栏作者许雪翠对谈...
永远不迟的人生幸福课
永远不迟的人生幸福课 原来问题不在于怎样获得幸福,问题在于怎样看待幸福。 发现幸福,感受幸福,是一种能力,因为幸福一直都在。好比小孩看到玩具,饕客尝到美食,原因不尽相同,结果却是一样的。生活中的美好从来不会变质,玩具依旧带来欢乐,美食依然刺激味蕾,变了的是我们。我们逐渐拉开与幸福的距离,蒙住了发现幸福的双眼,追求着情绪以外的富有。 生活之所以变得美好,是因为看见了近在咫尺的幸福。试着窥探小孩的快乐源泉,试着直视平凡人间的满足,这一刻的觉醒永远都不会太迟,只会更早感受到幸福。 【永远不迟的人生幸福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