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数位当道的时代,科技几乎已成为年轻世代的日常延伸,也确实更贴近年轻一代的生活节奏与使用习惯。从社交软体、虚拟角色、AI语音到线上支付,一切都轻巧快捷得令人目不暇给。对年长一辈而言,这些看似便利的科技,却像一块高耸的玻璃墙,清楚可见,却总是隔着一层不安与陌生。偶然鼓起勇气,尝试接触这些新颖的科技产物,却因时代进步得太快,快到连该从哪一步开始都感到迷惘。于是,日渐觉得科技既陌生又遥远。
回想自己年轻时,其实我们也曾对第一台传呼机、第一支手机充满好奇,也曾是最早一批勇敢打开电脑、研究菜单栏的使用者。当初的科技,所带来的新鲜与希望,实则与现在的科技无异,不过是以更新的模样继续延伸着那份初心。只不过,当年纪逐渐增长,而科技持续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奔跑向前,人与科技之间自然产生了一种似近又远的距离感。就科技的进步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但凡我们持续学习,便能掌握科技的发展。
因此,时下年轻人轻松操作的装置、习以为常的工具,终有一天也会被时代更迭,变成他们口中赶不上的版本。要知道,科技不会为谁停留,只会继续向前,我们能做的,就是与它共处,继续学习,让自己保持弹性。唯有持续学习,我们才能在人类社会的进化中不被淘汰;唯有愿意理解、适应、接纳,我们才能真正缩短与科技之间的距离,更重要的是,缩短彼此之间的世代落差。

科技本身并不排斥任何年龄,真正设下门槛的,倒是我们对自己的设限。只要愿意,我们依然能用双手去触碰未来,用好奇心重新认识世界。正因如此,富贵集团顺应时代所推出「富与AI」的附加服务。若干人或许仅仅认为这是现代科技的产物,看似取代传统的告别仪式,可却能够回应现代人内心深处那份再爱一次的渴望。
在不断演进的科技浪潮中,富贵集团坚信科技不只是效率与便利的象征,更是情感的载体,是人与人之间得以跨越时间与空间、继续连接的桥梁。「富与AI」便是一块这样温柔的踏脚石,延续爱,回应思念。透过影像重建与语音模拟技术,逝者的音容笑貌得以重现,家属也能再次听见那熟悉的一句话语。这场由科技驱动的重逢,仿佛家人间无法割舍的血脉连结。虽然生者与逝者早已身处不同的时空,但那份情感,却依然真实地在两颗心之间流动与回应。无法再见是铁证的事实,而爱的流转依然,因此「富与AI」提供了这种方式,让爱得以再次被表达,让道别不再留白。对富贵集团而言,「富与AI」不是通往未来的捷径,而是从人性出发,用科技铺就的一条通往爱的回声之路。
传统的追思仪式,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最深沉的情感。在庄重肃穆的告别中,我们的目光落在熟悉的脸庞上轻声道别,心底曾渴望告别式上有他的参与。过去,这样的奢望只能藏在心里;如今,科技让这份心愿变得触手可及。富贵集团在守护传统温度的同时,以温柔而前瞻的目光,倾听时代的脉动,看见现代人对于情感表达有着更细腻而深刻的需求,因此推出了「富与AI」,辅助我们用更贴近内心的方式,完成这一场与至亲的道别。富贵集团回应每个时代的心声,也在传统与未来之间,搭建起一座细水长流的桥梁——让爱得以延续,让思念有了温柔的回应。

我死过,所以知道怎么活
我死过,所以知道怎么活 《生命迴旋》及《我死过,所以知道怎么活》为认知心理学家──钟灼辉博士的最受欢迎作品。他在2004年不幸遇上坠机意外,从50层楼高空坠落,并经历了11分钟的奇幻灵魂出体经验。濒死意外使他失去了事业、健康、财富和感情,他从人生高峰瞬间跌入谷底,一无所有。他利用濒死经验所获得的生命智慧与醒悟,不仅翻转了终身伤残的命运,更活出了一个完全理想版本的自己。死神教懂了人生中最重要的4件事⋯⋯ 【我死过,所以知道怎么活】专题讲座暨书会详情: 日期:2023年9月8日(星期五) 时间:08:00pm...
生命的永续经营之三
生命的永续经营之三 做个不麻烦的老人 用智慧过好后半生 给自己时间,给孩子空间,生活要学会独立但不孤僻,做个身心健康的智慧长者。 从身,银发族药剂师陈朝颖分享调理身子的处方笺; 从心,辅导系导师郭富美讲解随心顺意的心理建设。 立即报名,出席8月19日(六)在巴生允中堂的“做个不麻烦的老人 用智慧过好后半生”对谈会,把自己的身心照顾得妥妥贴贴,享受平静又安详的日子。 “做个不麻烦的老人 用智慧过好后半生”对谈会详情: 日期:2023年8月19日(六) 时间:晚上7时30分...
生命的永续经营
生命的永续经营 好端端,人活着,说什么“死”,到时才算。可是生死这回事,真的是到时才来打算的吗? 到时,你懂得如何面对吗? 到时,你懂得要明白些什么吗? 到时,你,还好吗? 到时,会不会一切都来不及了? 妙开法师与生死学实践者陆海燕对谈“生命的永续经营──每个人都应该提早阅读的一本生死学秘笈”,陪同大家面对生死,反思生命。 活动详情: 日期:2023年8月13日(明天) 时间:上午11时 地点:吉隆坡富贵生命馆(M1)Executive Lounge...
中秋的味道
在一个大家庭里,因为人多的关系,大月饼才够分给每个人。切好的月饼,不管是冰皮月饼还是烘烤月饼,递给家人都有一种温暖。如果是小家庭,寓意更深。正因为人数不多,反而能因为一个月饼让大家都聚在一桌,吃出齐全而圆满的味道。
中秋的那些小事
即使八月十五已过,留着的饼盒也能够延续佳节的喜庆。
灯笼的火光熄灭了,却照亮了我们相聚的时刻。月饼的味道消散了,可是同台吃饭的约定依旧还在。空荡荡的饼盒,随即就装上了属于我们的回忆。这一点一点的小事,在中秋显得格外珍贵。
钟灼辉“我死过所以知道怎么活”讲座
香港心理学博士钟灼辉说:“从死看生,可说是一种逆向思维模式,尝试从事物的背面去看问题,重新认识问题,对于似乎是已成定局的事情或观点,反过来思考,让思维往对立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探索,你就会豁然开朗。”
“人生下半场”你选择什么? 吴若权谈长照家庭经历
台湾著名作家吴若权表示,人的情绪很微妙,多变又善变,非常复杂,有时连自己也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
当病痛侵袭,爱与安宁 何去何从
父母是孩子的大树,为孩子遮风挡雨陪他们长大。年老时,父母安好便是孩子最大的幸福。生命总有考验,有些人老了会出现各种病痛,孩子也成为他们的依靠。照顾老人和病人并非易事,不只是吃喝拉撒,还有喂药、翻身、沟通、运动、在医院做决定……
那些在辅导室教会我的事04来不及说的再见
在辅导室里,我感到最心痛的就是没办法说再见的哀伤,也称为非预期的哀伤。非预期的死亡的形式包括天灾意外、自杀、他杀或任何毫无心理准备下的发生的死亡事件。
吴碧彬:勿让独自扛下责任 家庭照顾者需有人援助
“首先要学会‘道谢’,很多照顾临终病人者都会有很多的后悔和内疚,但要肯定自己的付出,要跟自己道谢;许多人不善于表达爱,甚至会有病人要过世了,工作人员请孩子与病人道谢、道爱、道别,他们都很抗拒,所以要练习道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