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礼后的守孝 “禁忌” ?

大家可能很常听说过,父母离世后,做子孙的依然有些“禁忌”要守,例如不能庆祝农历新年、出席喜宴、穿红衣服、剪头发等。历时多久,规定有多繁复,因地方习俗而异。但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些“禁忌”背后的来源和意义是什么?其中一种最普遍的说法是“红白不能相冲”,所以有孝在身者不可以出席喜庆活动,否则会给喜庆人家带“衰”,真的是这样吗?不同地方和籍贯对于守孝的“禁忌”有不同标准和说法,哪一个才是正确的?我们该听谁的?
要找到答案,只需回到源头“守孝”即可。孔子认为,一个小孩从出生开始至少要三年的时间才可以离开父母的怀抱,所以做子女的在父母离世后也应该守孝三年,作为一种感念的回报。最高规格的守孝非常繁复,包括期间要丁忧(停职留薪)、在父母坟旁搭个草庐住下、吃的穿的是仅以维生的粗粮麻衣(不可锦衣玉食)、不能夫妻同房生育、不可出席任何婚丧喜庆等。直到三年后,才可“脱孝”回到原来的生活模式。
儒家之所以会定下这些规矩是因为相信教育可通过“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来达成。例如,一个初生小孩不理解何谓“尊敬师长”,如果有规矩要求他每次见到师长都必须要鞠躬请安,久而久之,这股“尊敬”之情会从外在的形式逐渐内化,他总有一天会发自内心的尊敬师长,并在看到师长的时候真诚地鞠躬请安。值得注意的是,表面上儒家很注重外在形式,但其最终目的是要达到内在的教育。意思是,如果所有的规矩最后只流于表面,就违背了儒家制定这些“礼”的初衷。守孝亦然。所有关于守孝的规矩,最终目的是要我们发自内心去敬爱父母。如果心中无敬无爱,守孝的种种表面形式,都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时代的变迁,现今的华人也没有再跟随过去那套严格的守孝制度,那是否代表现在的子女都是不孝之人呢?回归到上段的重点,敬爱最重要的是内在,不是形式。

延续一开始的讨论,所谓守孝期间不能庆祝农历新年或出席婚丧喜庆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守孝者正在哀伤中,照理不该有心情去吃喝玩乐,而不是因为会给喜庆人家带“衰”。不能穿红衣(或其他鲜艳颜色)剪头发,其实是指守孝者因哀伤而无心思在精致的打扮上。“红/鲜艳”只是华人对花枝招展的简化说法,难道穿黑色(或其他暗色)就不能达到花枝招展的效果吗?不能剪头发是因为古人本就蓄发,守孝期间自然更无心思去打理。用今天的理解就是守孝者怎么可能还有心思去烫卷挑染做最时尚新颖的发型呢?现在大部分人都必须在丧礼结束后就回到职场,要一位孝子/女百日不能理发,很可能会对其职业形象有不好的影响。以整洁为目的的剪理当然没有问题,不在此列。
守孝期间的“禁忌”又从何而来呢?规矩不是强制的,也不符合儒家的教育理念。民间在执行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劝导不成就演变成用“恐吓”来完成。希望小孩听话,劝的不听就恐吓“警察/鬼会来抓你”。守孝的“禁忌”也是一样的道理,到头来就变成“你守孝去别人的喜宴会红白相冲”、“你剪头发会衰”等。
因此,正确的守孝守则应该在于“心中感念父母,不去婚丧喜庆不能穿鲜艳衣服不鼓励精致打扮,因为照理家属会哀伤而发自内心过一段低调而朴素的日子,同时趁机好好静下来调整心情。但守孝的心意应该是自我要求,而不是对自我的过度压抑和束缚或对他人的绑架。若有子女在守孝期间“不守孝”,可能是他们自我疗愈的方式之一,他人应该予以尊重。
最传统严谨的三年守孝期到今天已经简化至百日、49天,甚至出殡当天就进行脱孝仪式了。这仅是个别选择,无关对错。脱孝不代表放下对父母的敬爱,而是子女们准备好把他们放在心中的某个位置,重新出发了。

富贵关怀文化与礼仪管理部
钻研中华文化对马来西亚社会的影响与发展,著重于社会殡葬文化的始源,从古文化借鉴及演变;从而滋养富贵殡葬服务的发展、耕耘、深耕及拓展。
作者简介
黄爱玲,富贵关怀文化与礼仪管理部
台湾国立东华大学中文系硕士,多年写作与研究经验。现为报章专栏作者,长年于港台网路平台发表文章。
陈然致法医新书分享暨读者见面会
法医值勤时,会听见什么?陈然致法医听见了《逝者的证词》,更听见了读者的期待!2023年5月30日,晚上8时正,陈然致法医的首场新书分享暨读者见面会将在富贵生命馆(Nirvana 2)掀开序幕!现场也会售卖陈法医的《逝者的证词》,让各位读者先睹为快。
回家
距离下班还有五分钟,点击打开每日工作清单表,该完成的都完成了,全数打上勾勾,再列下隔天需要完成的工作。刚刚好到了下班的时间,收拾桌面,拎起背包,打卡,下班。在城市工作,只有零星数人能够与夕阳同步回家。
黄一飞:爱,一定要付诸于行动
爱,该如何表达呢?对于含蓄内敛的爸爸而言,内心的情感更为深沉,不轻易直白地表达爱。如果爱必须透过言语传达,那么这些爸爸难免会感到别扭和尴尬,甚至孩子们也会全身鸡皮疙瘩了吧!
富贵集团星洲新纪元推动 “老吾老”长者介护开课
首个项目“Kaigo长者介护专业课程”昨日在新纪元大学学院正式开课!课程主推日式长者照护方式,希望让老人在晚年时能够有尊严的被善待。
小喵: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WONDER 母们
除了进得了厨房,出得了厅堂,他们甚至为了孩子们的吵吵闹闹而需要学会佛系不抓狂。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费尽全力把妈妈的角色做好,不管是家庭事业两头忙的职场妈妈还是二十四小时待命的全职妈妈,甚至是父兼母职的家长都一样是了不起的WONDER 母们!
富贵集團与新纪元推介长者介护課程
由富贵集团、星洲日報和新纪元大学学院乐龄服务与管理学院资源联合发起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关爱长者运动计划正式推介,首个项目就是开办“KAIGO长者介护专业课程”,通过富贵集团代理播下家庭照顾计划的种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馬來西亞似乎還沒有意識到「老齡化時代」到來時所應做好的準備,五年後,我們把〈黃金歲月〉版“升級 ”為〈愛長在〉,因為經歷過多年的觀察,發現樂齡者的問題也涵蓋家庭長期照顧、老人失能、臨終關懷等實際問題。
人生像颗贝果,有洞才算完整
在“瞬息全宇宙”里,女主角伊芙琳在多重宇宙的跳跃是现实生活的隐喻,透露出每一个不起眼的决定都极其重要,交错一生的命运。当下的取与舍,无论是有心或无意,都会产生另一个宇宙,为下一个选择再变化出另一种结果,以致无穷无尽。
如果我只剩下100天
这个题目于我而言,首先要面对的不是“剩下”,也不是那个“100天”,而是“如果”和“我”。
我们很喜欢说“如果”,通常这个词会出现在对过去的追悔:“如果可以重来,我会…”;或未知的想像:“如果我有100万,我会…”。我们很常对自己和生命都有误解,以为人生的转折,只在某个关键点或因素,但一个结果往往是很多方面的因素在时间推进下的总和。
心路GPS
对于那些方向感极佳的人而言,难免会觉得路痴之所以找不到方向,是因为懒惰思考,不然就是习惯依赖他人。我能理解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想法,正如我也曾经认为那些考试不及格的同侪,归根究底也是懒惰思考,不然就是无心向学。然而,自从我意识到我的方向感特别糟糕时,我才停止了这种主观臆断,并且在心里默默向他们郑重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