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快樂

/賴昭宏

往年每一年的中秋節來臨,我都會請假回老家。這並不是家裡有特別慶祝這個節日,而是這個節日自小以來就是個溫馨且充滿回憶的節慶。小時候,鄰居的大姐姐或大哥哥們就會提議來開個月光會。月光會並不是討論每個月如何將錢花光的會議,而是在中秋月圓很光亮的夜晚開茶會。小伙伴們每個人湊個三毛、五毛,買個小零嘴或小禮物。月光會最常出現的,就是「打報紙」遊戲。遊戲主辦人將回收的報紙,一層一層的卷上來,捆綁成一根棍子。小玩伴們,坐成一個圈子,報紙棍放在中間。第一個開始「打報紙」的人拿起棍子,就找他的目標去。打報紙只能打小腿,打了後要趕快將報紙放回中央處,被打的人若搶到報紙棍回打剛才打他的人,就能坐回原位。但打人者若放回報紙棍成功搶到被打人的位子,就能坐下。

遊戲是這樣的輪著去,在玩遊戲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哪個小伙伴,喜歡哪個女孩,或哪個女孩暗戀著哪個男孩?打報紙的力度大小,也可以知道對方的感情有多深厚,打得輕可能還不大認識,不好意思下重手。打得重,那一定熟得可以如此下重手了,也不會讓對方生氣。報紙棍被打轉幾輪後,都會開始破爛不堪,我們再換其他的小遊戲。如「請你跟我這樣做」、「大風吹」等等。

現在回想起來,以前玩過的遊戲,好像有點兒暴力,但也都很容易上手。無論是小小孩,還是大一點的青少年,都可以一起玩這樣的小遊戲。遊戲進行後,夜晚時分,大大小小的鄰居,提著自己帶來的燈籠,有使用Milo罐釘成的、用鐵線製成的、買來的紙燈籠,或後期出現很多玲瑯滿目的電子燈籠…… 每個人提一個,一起遊街用著潮州話喊「喔喔咚咚,哈嘀嘟咚咚(燒火了),喔喔咚咚,deng nang diok hue sio (燈籠中火燒)」。雖然不曉得為何會喊出這樣的民謠,可是喊著喊著,紙燈籠燒起來,大家驚呼一叫,然後大笑用踩的或用扇的將火滅掉。

小玩伴兒和小遊戲在大家逐漸長大後,在中秋節也不再進行月光會的聚會了。大家各有各的生活,打拼事業、扛起家計、升學深造等等,漸行漸遠。然而,中秋節回家卻成為了維持下來的習慣,好像這個節日就得要待在這個充滿回憶的老家,陪著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小孩,一起玩蠟燭,一起點燈籠。說到燈籠,最傳統的紙燈籠依然是我的最愛。買給小朋友的一樣是安全的電子燈籠,然而要掛在樹上的,紙燈籠當然是不二選了。將大小燈籠點上蠟燭後,逐一掛在樹上,讓整棵樹都亮了起來。蠟燭點燃燈籠的光,是中秋節最溫暖的風景。將紙燈籠掛滿樹上的童年回憶,有多少人經歷過,又有多少人還持續進行這樣的一個慶中秋模式呢?當然,這前提是住所的門前還種有一棵樹。

歲月催人老雖然是個事實,然而歲月也為我們的人生添加了豐富的經歷。隨著父母逝去後,門前的老樹也被砍掉了。如今的中秋節,掛上燈籠的地方是弟媳在屋子種上了各種各類的花花草草,弟弟也架上了各類的架子,不僅能放上各種盆栽,也能掛上燈籠和讓孩子點蠟燭。

中秋節的來臨,你也回家了嗎?你的中秋節是怎麼過的呢?

祝福你,中秋佳節,無論是一個人還是一家人一起過,都是平安健康的。

富貴關懷諮商與輔導部簡介

富貴關懷諮商與輔導部(Grief Care)提供臨終關懷、喪親及失落關懷諮商與輔導服務。關於個人失落悲傷的諮商,或是團體支援以及生命教育推廣,可於辦公時間星期一至五,早上十時至下午五時(週休和公共假日除外),聯絡griefcare@nvasia.com.my,或撥電010-9896954預約。

作者簡介:賴昭宏,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碩士,主修生死學、生命教育、臨終關懷、失落關懷。

 

七七四十九——怎么祭拜才对呢?

七七四十九——怎么祭拜才对呢?

你有没有听说过人死后有「头七/尾七」、要拜足七七四十九天,甚至往生者会在头七回魂等?到底这个说法的源头是什么,家人离世后我们该怎么做祭拜仪式呢?不做有什么后果吗?

盂兰节

盂兰节

儿时对于盂兰节的认识,就停留在妈妈给予我的那句警告。自此,总觉得七月特别阴森。对于鬼神和死亡之说,大人习惯性回应小孩:“不要问,大了你就知道。”我曾经质疑和抗拒这样的一种说法。如今的我虽然已不再是小孩,但我想我会知道并不是因为我真的长大了,而是我懂事以后经历了人生中那一段必经之路,那段目送亲人永远离去的路。

丧礼后的守孝 “禁忌” ?

丧礼后的守孝 “禁忌” ?

其中一种最普遍的说法是“红白不能相冲”,所以有孝在身者不可以出席喜庆活动,否则会给喜庆人家带“衰”,真的是这样吗?不同地方和籍贯对于守孝的“禁忌”有不同标准和说法,哪一个才是正确的?我们该听谁的?

林进成医生 刘梅玉心理师:「年迈父母难相处 怎么办?」

林进成医生 刘梅玉心理师:「年迈父母难相处 怎么办?」

林进成医生、刘梅玉心理师「年迈父母难相处怎么办?」讲座会由富贵集团生命咖啡馆主办,星洲日报《活力副刊》策划与联办的“年迈父母难相处怎么办?”讲座会,邀请悠乐居养生馆及康复中心(ElderLove)创办人林进成医生,以及正念养育导师兼高级临床心理师刘梅玉担任主讲人,告诉大家应该如何照顾年迈的父母,让自己心安理得。主持人是星洲日报副总编辑曾毓林。...

是不是我不够好 才留不住爱?

是不是我不够好 才留不住爱?

是不是我不够好,才留不住爱?   周慕姿相信:我们拥有「选择的自由」,以及,若能以「真实的自己」面对生命,我们就能挣脱无形的束缚,获得真正的自由。对她而言,「接纳自己,获得自由」,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是不是我不够好,才留不住爱?” 讲座详情: 日期:2024年6月7日(五) 时间:晚上8点 地点:富贵生命馆,M1楼层 培训堂...

年迈父母难相处 怎办?

年迈父母难相处 怎办?

年迈父母难相处,怎办?   给所有遭遇相处难题的孩子提供建议和祝福:也许你无法改变父母的脾性,但至少你可以调解自己的情绪。放下不甘和埋怨,学会平静地接纳这一切。照顾好父母的晚年生活,更要照顾好自己的生活重心。   “年迈父母难相处,怎办?” 讲座详情: 日期:2024年5月18日(六) 时间:下午1点 地点:蒲种悠乐居 报名链接: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cxEI9IFKlcM9KIPcAOghg25jZTvQ7bFcGW8hpzyzx0t7zYFg/closedform...

父爱

父爱

父爱下班回家,启动车子后,看见仪表板上的油表亮起了红灯。不着急,听说油表刚亮起了红灯还可以撑多四五十公里。按日程通勤的公里算,应该还足够我照常上下班直到周末。所以,即使待会儿回家途中经过加油站,我也没有顺道添油的打算。 回到家后,爸爸正坐在客厅看着他最关注的八点档新闻。正好。我漫不经心地说:“老豆,车没有油了。”...

张曼娟致照顾者:不要埋怨自己照顾得不够好,要活在当下,做自己

张曼娟致照顾者:不要埋怨自己照顾得不够好,要活在当下,做自己

张曼娟致照顾者: “不要埋怨自己照顾得不够好,要活在当下,做自己”照顾父母与照顾小孩根本是两回事,张曼娟形容,照顾小孩是在父母的秩序下做事,而照顾父母则是在父母的意志下过生活,“你是背着炸弹去拆炸弹的人,你永远不知道,你拆的炸弹会先爆炸,还是你背的炸弹会先爆炸,还是两个一起爆炸……”“告诉自己,这样就很好了!付出的同时,告诉自己,我会这么做,不是为了责任,而是因为爱。告诉自己,如果不是我的付出,父母不可能有这样美好的晚年。” 39年前,台湾著名作家张曼娟凭着著作《海水正蓝》席卷华文文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