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人节、双亲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重要节日很多人都会为自己心里最重要的那个人带去自己的赤忱心意,但很少有人明白葬礼仪式的意义。
葬礼,在古时候的目的是要好好安葬逝者,而到了现代我们办葬礼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好好地纪念和记录逝者的一生,同时也给了亲人和朋友们一个调适失去亲人的疗伤过程、也给亲人和自己一个圆满的告别仪式。
葬礼让我们可以抒发悲伤的心情。人在面对痛苦的事情的时候,会选择逃避或不愿面对。让自己沉醉在工作或埋头于自己的事情上来逃避痛苦。然而,葬礼可以让悲伤的人暂停忙碌,并正视死亡及个人的感受。通过葬礼让我们可以勇敢的表达、发泄自己的情感及整理自己的思绪;无需因为亲人的离世而压抑或忽视自己的情绪。

葬礼让我们可以缅怀逝者。通过葬礼让我们可以直接表达对亲人离世的感受,让家人朋友们叙述对逝者的印象、跟他相处的故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等。一幕幕的生活片段,直接体现了逝者鲜活的形象,彷佛他/她重新出现在我们面前一样,让我们能重新回忆起那些一起分享的快乐和美好的时光,而不是一直处在痛苦的离别中。
葬礼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和逝者的关系,并与其他人分享这些生活小小的回忆。从葬礼上分享得到的很多美好的故事和回忆,帮助家人朋友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逝者,把与他的关系从“此时此刻“转移到记忆当中。

葬礼让我们有机会说:谢谢你的出现。对不起我错了。我真的很爱你。你会永远烙印在我心中深处。你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葬礼里的每一场仪式,都是我们接受亲人离去的事实,丧失挚爱的亲人是每个人难以避免的人生经历,感恩亲人在世时彼此点滴相处。面对“失去”,人们所体验的“哀伤”既是一个状态,也是一个过程。因此我们不仅要全程参与,更要认真去面对,去表达。

那亲人离世后怎样面对接下来的生活?
就从接受亲人的离世开始,从葬礼中慢慢将他/她珍藏在心里。

照顾者的修炼课
照顾者的修炼课 笑一笑就浮现鱼尾纹,挤一挤就腾出时间了。 不管多么忙碌,家庭照顾者一定要抽出时间。 就算只是短短几分钟,也要允许自己休息,好好享受属于自己的时刻。 “照顾者的修炼课” 讲座详情: 日期:2024年4月6日(六) 时间:晚上7点30分 地点:吉隆坡富贵生命馆 (Nirvana 2)Level M1, Training Hall...
红包
那些压岁钱象征的祝福,就好象陈年老酒,愈久愈纯,所给予的价值,更甚于其面额。
生命咖啡馆守护生活的余温
今年生命咖啡馆迎来了九场讲座,不管是在富贵生命馆还是在地方社区的场次,几乎都是座无虚席的,你们的支持和相伴滋养着生命咖啡馆的成长,希望你们也收获匪浅。
新纪元与富贵集团长者介护课程2024年对外开放
富贵集团着重提升社会的醒觉,透过生命教育渗入大家的生活中,借此带入人生规划的重要性。
富贵集团再扩企业足迹 开创彭亨首座风景墓园
富贵集团重磅发布筹划已久的富贵(福报)山庄,在2023年年末之际为该地区居民捎来了好消息。富贵(福报)山庄是富贵集团于彭亨州开设的第一座风景墓园,也是正式进驻彭亨州的一个重大里程碑。
毕柳莺:病人与家属须达共识 “断食善终非把人饿死”
毕柳莺强调,落实“断食善终”理念前,患者和家属之间必须达成共识。
她解释,公众不能单凭字面理解“断食”,误解“断食善终”就是把患者活活饿死的错误观念。
常藻法师与许雪翠分享 把握机会跟孩子谈生死
“父母应该允许孩子提出有关生死的问题,并在恰当的时间和孩子一起作讨论,当身边的人逝世时,就有利于孩子的情绪认知和管理,正确的表达情绪来渡过悲伤期。”
断食善终 · 拿回生命自主权
断食善终 · 拿回生命自主权 生死的安排,多知一点,维护每个人都同等拥有的善终权利,就能够让自己以及家人的人生最后一里路更为圆满。台中医院复健科资深教学医师——毕柳莺,陪伴母亲 21 天断食善终,圆满母亲的生命。这,是一种放手成全的爱。 关于临终者的生死抉择,一直都存有异议。当然,在实行任何一种善终的制度之前,必然需要依循病人的身体情况、病情等方面的考量,然后再选择放手成全。有些人是一知半解,不然就是存有迷思。...
生命的永续经营之四
生命的永续经营:之四 如何跟孩子谈生死分离这档事 生死,是人生大事。其实,我们都应该很自然地向孩子谈生死分离这档事。 孩子对世事从满好奇心。多少孩子曾经问过他们是怎么来到这个世上的,又有多少孩子曾经好奇为什么有些长辈就这样离开了。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让他们闭嘴不再问下去,就是随口敷衍。抚心自问,与其说他们长大了自然而然就会明白,不如说是我们不懂得怎么谈起这人生大事。如果我们自己都不懂得如何启齿,又怎么能够期望孩子长大以后就真的明白呢? 常藻法师与专栏作者许雪翠对谈...
永远不迟的人生幸福课
永远不迟的人生幸福课 原来问题不在于怎样获得幸福,问题在于怎样看待幸福。 发现幸福,感受幸福,是一种能力,因为幸福一直都在。好比小孩看到玩具,饕客尝到美食,原因不尽相同,结果却是一样的。生活中的美好从来不会变质,玩具依旧带来欢乐,美食依然刺激味蕾,变了的是我们。我们逐渐拉开与幸福的距离,蒙住了发现幸福的双眼,追求着情绪以外的富有。 生活之所以变得美好,是因为看见了近在咫尺的幸福。试着窥探小孩的快乐源泉,试着直视平凡人间的满足,这一刻的觉醒永远都不会太迟,只会更早感受到幸福。 【永远不迟的人生幸福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