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才叫“圓滿”的告別儀式?

/ 富貴關懷殯葬禮儀部奠禮主持 鄭貝君

這世上有那麽多人,人生際遇都有所不同,但在“死亡”的面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每個人都終將邁向死亡的結局。

我們沒辦法選擇自己的出生,但你是否想過自己人生最後的一場慶典“告別儀式“是要以什麽形式來進行嗎?

近幾年來,社會開始提倡“生命教育“,死亡不再向以往一樣是一種禁忌。從事殯葬司儀這麽多年,最近發現如今的家屬比起過往,開始會對親人的告別儀式給予想法與建議。

有時候家屬會告訴我們:往生者生前非常低調、簡單,所以告別儀式越簡約越好。有的家屬也會要求司儀的稿子不要寫得那麽的傷感,甚至有的家屬什麽儀式都不要,只希望可以安安靜靜地陪伴親人走完人生的最後一段路。當他們有這樣的要求的時候,身爲殯葬司儀的我很自然會有些許心裏掙扎,會認爲自己在整個儀式上的功能發揮不大,甚至會認爲自己只是一個播報員。

後來我開始去思考到底什麽才是優秀的司儀?要把稿子寫得很感動很催淚?要讓所有的來賓都流淚大哭?什麽才是“圓滿”的告別儀式?現場要佈置得富麗堂皇?要有許多的節目噱頭?甚至有時候我們會為家屬貼上標簽,若出殯當天只有賓客三几位,我們或許就會認爲往生者生前肯定是一位不怎麽樣的人,卻不知他生前已經交代了不希望告別儀式太過於喧嘩。

經過多番的思考,也開始以“同理心“來與家屬進行溝通。得到的領悟是,告別儀式不是殯葬人員炫技的地方,也不是殯葬人員為自己打廣告的地方,因爲我們不是主角。我們只是在家屬喪親感到彷徨無助時候,能夠給予協助暫時扶他們一把的人。我們不能夠把自己認爲的專業知識套在家屬的身上,我們不應該剝奪家屬的權利來完全主導他們親人的告別儀式。

比起“殯葬業者”的稱謂,我更希望把自己稱爲生命教育者。殯葬業者感覺就像按部就班的去做我們該要做的事情,但生命教育者的本質是“尊重“生命,也希望能夠透過死亡來讓活著的人有所體悟。

聖經中有一段經文,寫著“往服喪之家,比往宴樂之家還好,因為死是人人的結局,活人要把這事放在心上”-傳道書7。什麽是圓滿的告別儀式?它應該要是一個“尊重”生命,尊重往生者生前或家屬的意願,並能夠讓活著的人學習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的橋梁。

富貴關懷殯葬禮儀部奠禮主持

富貴關懷殯葬禮儀部奠禮主持又稱司儀,負責主持殯葬儀式,根據主家各個籍貫、風俗禮儀、語言文化等。確保出殯流程順利進行,瞻仰、封棺、奠禮拜祭以及出殯。在訪問主家索取資料以追思逝者過去,協助撰寫追思文,和家屬一起緬懷逝者。

作者簡介:

Eve 鄭貝君,富貴關懷殯葬禮儀部奠禮主持,也是司儀部主管。在殯葬業禮儀部擔任奠禮主持人超過十年,是富貴關懷嘉賓奠禮的御用主持人。Eve熟悉殯葬文化禮儀,善於使用中、英、粵、以及客家話,不僅專業主持,喜好閱讀,也愛寫文章。

銘旌/女婿旗

銘旌/女婿旗

銘旌/女婿旗 /Eva歐燕珊富貴關懷殯葬禮儀部典禮主持“小姐,我想問下這個女婿旗其實是有什麽意思的嗎?爲什麽會有女婿的名字在上面的呢?”我回頭看著顧客,微笑地回答了他的疑惑,告訴他女婿旗故事。他聽完后說:“哇,原來是那麽威風的啊……!那到底我告訴他什麽故事了呢?...

西索米——殯葬奠禮的樂手

西索米——殯葬奠禮的樂手

西索米——殯葬奠禮的樂手                     /Vevian E富貴關懷殯葬禮儀部奠禮主持文字,只有識特定字體的人才看得懂。 語言,只有識特定母語的人才聽得懂。 但只有音樂,無論識不識字,你都依然可以朗朗上口。...

在失去后,我怎么了?

在失去后,我怎么了?

在失去后,我怎么了? /注册辅导员 张以靖当失去挚爱,面对极大的失落与悲伤时 ,大多数人都可能会经历悲伤失落带来的一些反应。从一开始的无法接受事实到崩溃,都经历了一些复杂性的心理变化,最终总会迈向痊愈的道路上。有没有发现在经历这类似的失落事件时,总会经历差不多心理过程呢?...

疫情时期的悲伤 (第一章)

疫情时期的悲伤 (第一章)

疫情时期的悲伤 (第一章) 面对亲人的离世,悲伤是非常正常的反应,是由内心有感而发的悲恸情绪。当亲人离世时,对于留下来的人来说,大家能够收集和分享与死者的回忆是很重要的,这就是举办葬礼的其中一个原因。但如今疫情大流行影响了我们一贯致哀的方式 – 特别是那些不幸死于新冠肺炎的个案。...

破解悲伤的5大迷思

破解悲伤的5大迷思

破解悲伤的5大迷思 / 注册心理辅导员  张以靖没关系,是悲伤啊!It’s  OK That You’re Not OK!   当因失去挚爱而巨大的悲伤来临时,你都习惯用什么方式去面对? 当你感觉悲伤,有人来关心你好不好时,你都习惯用什么方式去回应? 承认自己悲伤,承认自己 “Not...

讓自己成為幽谷的那道光

讓自己成為幽谷的那道光

讓自己成為幽谷的那道光 /Eve鄭貝君, 富贵关怀殡葬礼仪部奠礼主持   今天的奠禮堂格外的清靜。禮堂内沒有靈柩,只有往生者的遺照,以及擺放在靈桌上的骨灰甕。現場沒有其他的親屬朋友,只有往生者的太太和兩位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