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知名咨商心理师及作家周慕姿 “是不是我不够好,才留不住爱?” 讲座会

周慕姿来马演讲“是不是我不够好,才留不住爱?”讲座会时表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偶像包袱,那个偶像包袱让我们不敢说出真实的感受,使到我们进入关系的时候会带着很多过去的伤痛……

台湾知名咨商心理师及作家周慕姿:了解自己为何亲密恐惧,从中找到舒服的相处方式

“情绪勒索”这个词,是台湾咨商心理师及作家周慕姿所带起,让很多人意识到无法宣泄出口,而又不得已接受的情感牵绊。

这个词随着她在2017年出版第一本著作《情绪勒索》后,在台湾掀起巨浪,那段时间她受到非常多的父母责骂,认为所谓的情绪勒索是他们爱护孩子的表现。

周慕姿表示,有人说《情绪勒索》是所有父母的噩梦,虽然她的原意并非如此,但又好像同意这个说法。

不过,她强调,“情绪勒索”不是用来骂人的一个词,而是我们的一种文化,一种常见的互动现象,它涉及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词,那就是“我很在乎你,我希望你可以按照我的方式去做”。

“也就是说,我为了不要去表达我内心最真实的需求,我用很多方式去把我真实的感受与需求包装起来,而不要真实去展现。”

她谈到,当时写这本书是因为在做心理咨询时发现很多人都处在一个情绪勒索的困境里面,因而有感而发创造了“情绪勒索”这个词。

2024年她带着她的新书《亲密恐惧》来到马来西亚,主讲一场主题为“是不是我不够好,才留不住爱?”的讲座会时表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偶像包袱,那个偶像包袱让我们不敢说出真实的感受,使到我们进入关系的时候会带着很多过去的伤痛。

“当一个人产生这种感受时,他们是无法与人增进亲密感,在关系面前感到很痛苦与困难,因而以各种假装行动来保护我们脆弱的内心,以为这种相处是建立亲密感,但其实只是增加自己的安全感,不让人知道自己曾经历过的内心伤害,也避免自己再次受到伤害。”

建立亲密感,分享脆弱很重要

周慕姿表示,大马与台湾有一点相像,都存在羞辱文化,这已经成为台湾教育文化的一部分,这些东西变成我们的生活习惯,而这种羞辱文化将会导致复杂性创伤后遗症(CPTSD)。

她解释,CPTSD指的是这个创伤长期没有停止,一直都处在你身上,比如说家里有非常会羞辱跟挑剔你的人,导致带着这种创伤成长,进而形成各种生存策略,过度努力让自己活下来,然后不断重复做同一选择。

她提到,人的大脑都会帮我们避免一些曾经的伤害或痛苦,帮我们寻找各种生存策略以寻求安全感, 以讨好、逃避等策略来避免再次受伤,将自己真正的感受给压抑下来,让自己没有感觉。

她坦言,曾经有段时间被疯狂攻击,当时她的生存策略就是要变得超级病态,不断碾压那些批评自己的人,让自己觉得安全,解决内心的不安,但它不是帮你解决问题,只是避免自己受到伤害。

她认为,要形成亲密感,分享脆弱很重要,而分享脆弱本身就是一个难度很高的事情,因为担心让人知道了自己的脆弱,会令自己发生很不好的事情。

“所以先不管你要不要跟别人分享,你要先有办法跟自己分享,唯有我们可以摸索自己的脆弱,才可以了解自己。”

6种亲密恐惧背后的小剧场

她表示,亲密恐惧有个特色,就是它会造成你有一些重复的爱情剧本,你会发现你的感情很容易走同样的路,遇到同样的情况,都有害怕被遗弃的感受,觉得自己不够好所以才被遗弃,所以只要心里觉得自己不够好就会害怕,根本没有想到走出这个困局。

她表示,有6种亲密恐惧,会形成的重复爱情剧本,分别是:
01 | 害怕被遗弃
02 | 自己不够好
03 | 要讨好他人
04 | 害怕信任人
05 | 得不到想要的爱
06 | 害怕被控制

 

她以“害怕信任人”为例,小孩子小时候面对父母的双面性,在外与在家两个样,造成他对人的不信任。

“‘害怕被控制’,是华人社会常见的父母控制欲太强,令小孩子长大后形成害怕被控制的心理。所以父母对我们的影响很大也很重要,很多人有这么多的亲密恐惧心理,都是因为父母无法无条件爱他们,觉得我有用才能被爱,而这种情绪创伤一直没有被处理,以致一直重现,所以父母愿意好好接纳及承受孩子情绪是非常重要的。”

她表示,“得不到想要的爱”,是因为我从来没有,所以从不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从来不晓得怎么叫做关心,怎么叫做爱我或重视我。一旦与人建立关系,而没有达到理想化的爱,就会觉得我不被爱了。

她表示,亲密恐惧不只局限在情侣,也包括孩子与父母,因为父母对孩子非常重要,所以相对的影响力也会很大。当孩子小时候遭遇过的创伤没有被处理掉,就会一直重现那种情绪恐惧。

“所以我觉得当父母必须好好去接纳与承受小孩的情绪,教他怎么去安抚跟处理情绪,让他们不会带着创伤成长。”

 

自我价值是我活着就有价值,就值得被爱

她以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为例,说明孩子不被爱所造成的心理创伤。松子是一名国中老师,她发现学生偷钱,劝告学生自首,但学生拒绝承认。为了防止事情闹大,她就想到帮学生还钱, 但她身上没有这么多钱,就偷了室友的钱为学生周转,后来被人发现而以偷窃罪名被赶出学校。

“大家都会觉得这名老师逻辑很奇怪,为什么要用偷别人钱的方法,但其实背后有一个很大的原因, 就是她害怕别人的情绪,不得不讨好别人。而这个恐惧是来自于她内在的恐惧,觉得是 ‘我永远都不会是被选择的那一个’,因为她爸爸不宠爱她,只在乎生病的小女儿,所以松子只有在讨好爸爸时候,爸爸才会对她笑。长大后也用这种讨好他人的生存策略来解决问题,她内外在都表现出自我价值低及渴望爱的恐惧。”

她解释,自我价值与自信是不一样的,自信是我知道自己有什么能力,而自我价值是我知道活着就有价值,就值得被爱,我只是为了自己活在世界上,不是为了取悦任何人。

她表示,一个人的自我价值高与能力无关,当你自我价值低的时候,就会非常渴望别人给你东西,因为你无法自行自主,需要别人给你正向回馈。

周慕姿认为,我们不管与他人、父母或家人的互动关系如何,都要了解自己,再用不同的策略去面对事情,让自己获得更轻松些,而不是过度用力的生存。

她希望每个人可以借由了解自己的机会,找到与别人相处的方法,进而意识到自己的爱情或者人生脚本。

此外,周慕姿也提到罪恶感,认为罪恶感是一种内在归顺自己的情绪,往往会为了利他而做一件事情,如长照者没有照顾好被照顾者,就会被社会或家人指责,令他们失去对自己的情感,只想到要利他。

“可是若照顾者无法照顾好自己,把自己牺牲到一个程度,自己已经没有余力去照顾好别人,所以在照顾关系上,只有当照顾者有余力时才有能力爱下去。”

外婆的脚尾钱

外婆的脚尾钱

外婆的脚尾钱 /张以靖 | 注册心理辅导员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把生死看成是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所谓“生死事大”,所以身后事总有很多繁文缛节,加上不同的籍贯、宗教、地方风俗等等不同的文化,形成了流传至今都还在应用的传统丧礼。而一些习俗和文化也随着时代与环境的转变而慢慢转变或消失,但丧礼主要让亡者安息与安抚生者的目的却是越来越深受现代人注重与关心。 谈及不同籍贯与宗教的丧礼,让我想起了一段往事。...

了解更多
你好吗?

你好吗?

你好吗? / 注册心理辅导员  张以靖 天亮了,缓缓起身,拉开窗帘,感觉阳光的温暖,今天又是新的一天。泡了一杯茶,坐在电脑面前,随手拿起手机,看看信息,在社交媒体发布的各种讯息与新闻,一早就轰入了还在准备启动的大脑。偶尔看到令人不解的新闻会感到无奈,看到令人心痛的报导会感到难过,看到令人振奋的消息会感到开心,一早的心情随着不同的事件起起落落。深呼吸一大口气,回到当下,准备进入工作模式,开启新的一天。 这是目前我在疫情下的工作日常,那你的呢?你好吗?...

了解更多
殡葬司仪扮演的角色

殡葬司仪扮演的角色

殯葬司儀扮演的角色 /Frankie丘銘澤富貴關懷殯葬禮儀部奠禮主持三十年來,富貴集團秉持著傳承各籍貫和宗教的奠禮禮俗以及發揚中華文化孝道的原則,已經莊嚴並圓滿了數不盡的殯葬儀式。而富貴的殯葬司儀團隊,則必須履行公司的這個大原則,引導孝眷,以各自信奉的宗教配合其籍貫的禮俗,讓他們往生的至親得以安息。...

了解更多
夫妻真的不能相送吗?

夫妻真的不能相送吗?

夫妻真的不能相送吗? /Eve Chan, 富贵关怀殡葬礼仪部奠礼主持   在与主家拿取资料的时候,很多时候家属出于不理解,又因着害怕自己在丧礼期间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所以都会向司仪询问许多关于丧葬礼仪的禁忌。被问得最多的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夫妻是否不能相送?为什么夫妻不能相送? 現代社會特別是年輕一輩的人,對於許多事物與現象都講求邏輯與科學,面對這些民間禁忌更是如此。若沒有一個令人心悅誠服的理由以及缺乏科學邏輯性,便很難説服他們跟從。夫妻真的不能相送吗?       我们来看看以下关于这个禁忌的说法:...

了解更多
基督徒不祭拜親人便是不孝嗎?

基督徒不祭拜親人便是不孝嗎?

基督徒不祭拜親人便是不孝嗎?                    /Eve鄭貝君, 富贵关怀殡葬礼仪部奠礼主持許多人都對於基督徒不允許祭拜神像、祖先,都存在著許多的迷思與誤解。特別是在非基督徒的親人往生時,基於信仰的關係他們選擇不參與誦經和祭拜儀式,身旁的人都會對他們指指點點,甚至被大家標簽為「不孝」。對於這一些指責,多半基督徒都感到非常地無奈。 「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出埃及記20:12; 「你要使父母歡喜,使生你的快樂」- 箴言23:25;...

了解更多
銘旌/女婿旗

銘旌/女婿旗

銘旌/女婿旗 /Eva歐燕珊富貴關懷殯葬禮儀部典禮主持“小姐,我想問下這個女婿旗其實是有什麽意思的嗎?爲什麽會有女婿的名字在上面的呢?”我回頭看著顧客,微笑地回答了他的疑惑,告訴他女婿旗故事。他聽完后說:“哇,原來是那麽威風的啊……!那到底我告訴他什麽故事了呢? 銘旌又名爲女婿旗,在古時代是以銘旌這個名詞來命名,但經過時代的演變,銘旌已慢慢被女婿旗的名稱取而代之。銘旌的意思就是豎立在靈柩前標志往生者的官職和姓名的旗幡。...

了解更多
哭路頭

哭路頭

哭路頭 文/Eva歐燕珊富貴關懷殯葬禮儀部典禮主持   「阿姨,你準備好了嗎?」從日本旅遊趕回來的阿姨坐在車裡紅著眼眶點了點頭。我們把車的引擎熄了,幫阿姨開了門,她緩緩地下了車,踏著沉重的腳步走向外公家。在外公家的大門前,阿姨的雙腳就重重的跪在大門外,終於忍不住大哭跪著爬到外公的靈前,哭著說:「阿爸,對不起,我回來晚了。」其他的阿姨舅舅大家都跟著大哭起來,他們扶起跪在靈前的阿姨,走到棺木前看看爸爸的遺容。或許有些人只是在電視劇上看過這樣的場景,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真的切切實實地經歷過。...

了解更多
在失去后,我怎么了?

在失去后,我怎么了?

在失去后,我怎么了? /注册辅导员 张以靖当失去挚爱,面对极大的失落与悲伤时 ,大多数人都可能会经历悲伤失落带来的一些反应。从一开始的无法接受事实到崩溃,都经历了一些复杂性的心理变化,最终总会迈向痊愈的道路上。有没有发现在经历这类似的失落事件时,总会经历差不多心理过程呢? 库伯勒-罗丝模型(Kubler-Ross model)描述了人对待哀伤与灾难过程中的5个独立阶段,也被称为“哀伤的5个阶段”(Five Stages of...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