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艺术可以成为一种情感输出的语言,那我们就用一笔一画,把深埋的情绪轻轻描摹出来。一点一滴重新整理,慢慢止痛,找到继续往前走的力量。于是,这三场关于哀伤疗愈的艺术工作坊,不只是一堂课,更是一场有力量的练习——学会向失落靠近,也学会不困在伤痛里。

因为爱过的每一步,都值得被好好安放。

 
听见没说出口的爱 | 哀伤失落艺术疗愈三部曲工作坊
【第1场】
日期:2025年7月20日(日)
时间:10:00a.m.
地点:吉隆坡富贵生命馆
【第2场】
日期:2025年8月2日(六)
时间:02:00p.m.
地点:吉隆坡富贵生命馆
 【第3场】
日期:2025年8月3日(日)
时间:02:00p.m.
地点:吉隆坡富贵生命馆
报名链接: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T8K8IAETSdm1BjUvhUgPWq8Ynl805ckM6pyPsRvSjoZORfQ/viewform
 
 
台湾知名作家吴若权/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也可以实践“四道人生”

台湾知名作家吴若权/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也可以实践“四道人生”

我从她眼里看到了天下所有母亲,期待儿子能够回家的渴望。我相信她从我拖着行李离去的那一刻,从我身上也看到了所有的孩子,长大之后都一直想要离开家的背影,就在这样一次次的离别当中,我们才有机会去学习怎样道爱、道谢、道歉及道别,因为我们知道道别真的是非常不容易,那回来看到爱这件事情,它就会更有意义。”

灵魂沟通师Jessica | 以豁达的心,理解生命与死亡的意义,疗愈灵魂,也疗愈在世的人

灵魂沟通师Jessica | 以豁达的心,理解生命与死亡的意义,疗愈灵魂,也疗愈在世的人

Jessica认为,死亡,不过是人换了个方式,以绝大数人看不见的灵魂形态存在着。当灵魂来托梦或与她沟通时,他们呈现的样子通常是生前的样子,他们穿生前喜欢的衣服,保有生前的脾气和个性;他们会像生前一样关心生活琐事,他们对家属的关心并没有减少。反而,灵魂会先放下许多物质上的牵绊,例如金钱、房子和车子,他们更在意的,是孩子是否安好,有否感受到爱与关怀。灵魂经常回头思考,如果有机会再回来,他们会以更柔和的方式与孩子沟通,而不是责备。

《我的生命笔记》推介礼

《我的生命笔记》推介礼

这是一本为「活在当下」而认真书写的生命提醒。写给此刻的自己,也留给此生最在乎的人。每一页笔记,是一次与初心的对话;每一道练习,是推动人生前行的一股温柔力量。手中握着的不只是一支笔,更是一个机会——坦然、诚实地记录此刻的心意,描绘未来的模样,书写一段属于自己的人生圆满。

生死别离后,我该拿什么爱你?——如何利益已亡故亲人

生死别离后,我该拿什么爱你?——如何利益已亡故亲人

妙开法师表示,佛教认为,对亡故者最好的做法就是为亡故者诵经及持咒语回向,借由佛力加持, 将能让亡者受食。“至于要念什么经文或持什么咒,只要诚心与专注念佛号,所有功德亡故者都能收到。最简单的回向佛号就是:阿弥陀佛。其实在佛的世界是相通的,有分别的是我们,所有只要诚心,任何佛号都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