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 彭晓芬
距离下班还有五分钟,点击打开每日工作清单表,该完成的都完成了,全数打上勾勾,再列下隔天需要完成的工作。刚刚好到了下班的时间,收拾桌面,拎起背包,打卡,下班。在城市工作,只有零星数人能够与夕阳同步回家。大家下班的时间不相上下,车辆形成了缓缓流动的长城,近在咫尺的目的地却需要耗上半小时,不,一小时。因此,许多同事选择在办公室工作多一会儿,等夜色渐晚,路上车子渐少,才安然悠哉回家,而我在公司附近租了一间房,上下班的通勤时间加起来都不超过半小时。

大概三首歌的时间,我回到了宿舍。拨通了熟悉的电话,放在手机座,开启了视频,一边与对方侃侃而谈,一边准备晚餐。对方一接电话,就问我来临的周末回家吗,不等我给予反应,她随即补充,周末会煮我朝思暮想的海鲜大餐。我早就打算这个周末回家了,所以立即答应了她。基本上,每个月尾的周末才会回家,因为从家里到公司需要耗时两小时。只是上两个月尾的周末临时需要加班,便打消了回家的念头。之前听哥哥说,她已经很久没有煮一餐好的了,说家里没几个人,没必要煮得那么丰富。
我吃着我的白饭配煎蛋,她在电话那头分享着今早的趣事。实际上是日复一日的琐碎事情,说来说去的对象都是爸爸、大哥、大嫂、二哥、侄儿侄女。每次通话的情况都是她说我听的,偶尔会换成她问我答。一说一听,一问一答,就这样度过了日常下班后的宿舍生活。在外工作,独自生活,有时会感到孤独,打电话给那个正在等你电话的人似乎能够缓解孤身作战的疲惫。

来到了周末,开着两个小时的车回家。欣欣然打开饭盖,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清蒸白须公、一碟虾仁炒蛋、一锅苦瓜排骨汤。颇为丰盛。之前总感觉家里的菜色平平无奇,即使是上述提及的菜肴,也只是家常便饭。然而,自从体验了宿舍生活后,在宿舍随随便便一餐也好,在外吃香喝辣也好,始终不及家里的粗茶淡饭。奇怪的是,她的厨艺也不算了得,要留住家里人的胃还需要多下点功夫,偏偏她很享受烹饪,坚持做饭给家人吃,回家吃饭的人越多,她煮饭的兴致就越高。会不会就是这样,她在那头准备饭菜的时候多了一份等待,而我们在回家的路上多了一份期待,所以我们的心情成了餐桌上的调味品呢?
她舀出一碗汤给我,理所当然地表示要是这餐在外面吃,至少要价几十令吉。我端了一碗饭,吃着这顿大餐。我想,下班有时间记得打个电话,在外地工作记得回家,才是这一餐的售价吧。
作者简介
彭晓芬,毕业于马来亚大学应用语言学学系学士。热衷于文字工作,热爱生活。喜欢阅读、聆听、分享。
西索米——殯葬奠禮的樂手
西索米——殯葬奠禮的樂手 /Vevian E富貴關懷殯葬禮儀部奠禮主持文字,只有識特定字體的人才看得懂。 語言,只有識特定母語的人才聽得懂。 但只有音樂,無論識不識字,你都依然可以朗朗上口。...
哭路頭
哭路頭 文/Eva歐燕珊富貴關懷殯葬禮儀部典禮主持 「阿姨,你準備好了嗎?」從日本旅遊趕回來的阿姨坐在車裡紅著眼眶點了點頭。我們把車的引擎熄了,幫阿姨開了門,她緩緩地下了車,踏著沉重的腳步走向外公家。在外公家的大門前,阿姨的雙腳就重重的跪在大門外,終於忍不住大哭跪著爬到外公的靈前,哭著說:「阿爸,對不起,我回來晚了。」其他的阿姨舅舅大家都跟著大哭起來,他們扶起跪在靈前的阿姨,走到棺木前看看爸爸的遺容。或許有些人只是在電視劇上看過這樣的場景,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真的切切實實地經歷過。...
在失去后,我怎么了?
在失去后,我怎么了? /注册辅导员 张以靖当失去挚爱,面对极大的失落与悲伤时 ,大多数人都可能会经历悲伤失落带来的一些反应。从一开始的无法接受事实到崩溃,都经历了一些复杂性的心理变化,最终总会迈向痊愈的道路上。有没有发现在经历这类似的失落事件时,总会经历差不多心理过程呢? 库伯勒-罗丝模型(Kubler-Ross model)描述了人对待哀伤与灾难过程中的5个独立阶段,也被称为“哀伤的5个阶段”(Five Stages of...
疫情时期的悲伤(第二章)
疫情时期的悲伤(第二章) 新冠疫情大流行已经颠覆了全世界每个人的生活。我们一直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从朋友之间的简单聚会到拥抱等)现在却成为了会有感染风险的举动,甚至也影响了我们对失去亲人的那种哀伤及哀悼的方式。在上一章节中,我们谈到了对新冠肺炎患者遗体处理的严格限制,在一切必需从简的SOP执行下,我们无法举行正式的葬礼来悼念和告别因感染新冠肺炎而离世的亲人。...
疫情时期的悲伤 (第一章)
疫情时期的悲伤 (第一章) 面对亲人的离世,悲伤是非常正常的反应,是由内心有感而发的悲恸情绪。当亲人离世时,对于留下来的人来说,大家能够收集和分享与死者的回忆是很重要的,这就是举办葬礼的其中一个原因。但如今疫情大流行影响了我们一贯致哀的方式 – 特别是那些不幸死于新冠肺炎的个案。 在疫情期间举办葬礼是件很困难的事。聚会不被允许进行, 因此,葬礼受到了人数限制以遏制被感染的风险。由于卫生当局对新冠肺炎患者遗体管理制定了严格的规定和指南,亲人因无法与往生者好好告别而感到遗憾。...
Do Something我們都是自殺防治守門人
Do Something! 我們都是自殺防治守門人 文/ 賴昭宏不久前,有位朋友看到自殺的新聞,發了簡訊來跟我說「有憂鬱症的人去自殺,真的很痛苦。」我告訴他自殺的人不一定有憂鬱症,有憂鬱症的人也不一定走向自殺的路。朋友啞然,他一直以為會選擇自殺,一定是在精神狀態下無法控制了。然而,事實上,會選擇自殺的人,不是為了要解決自己的生命,而是為了要解決他四面楚歌無法解決的痛苦。 看官也許會說「有什麼事情是沒辦法解決的,要選擇去死?」...
破解悲伤的5大迷思
破解悲伤的5大迷思 / 注册心理辅导员 张以靖没关系,是悲伤啊!It’s OK That You’re Not OK! 当因失去挚爱而巨大的悲伤来临时,你都习惯用什么方式去面对? 当你感觉悲伤,有人来关心你好不好时,你都习惯用什么方式去回应? 承认自己悲伤,承认自己 “Not Ok”, 是否对你来说是件很困难的事呢? 在较传统的华人社会,我们都不大愿意承认自己的任何负面情绪,因为仿佛负面情绪就是代表“懦弱”、“没用”、“做作”、“矫情”等等的负面意思。这让我们都缺乏勇气去承认自己是很不...
讓自己成為幽谷的那道光
讓自己成為幽谷的那道光 /Eve鄭貝君, 富贵关怀殡葬礼仪部奠礼主持 今天的奠禮堂格外的清靜。禮堂内沒有靈柩,只有往生者的遺照,以及擺放在靈桌上的骨灰甕。現場沒有其他的親屬朋友,只有往生者的太太和兩位女兒。 我安靜地看著往生者的照片,是一位與我爸爸年紀相仿的uncle,臉上有著慈祥和藹的表情。不知咋的,突然想起了自己的爸爸,心中升起了一陣的悲傷。我心中向上帝祈求說,我不想讓這樣的情景發生在自己的身上。但是我知道這是個無理的祈求,因爲人本來就是這世上的寄居者,每個人終會有離開的時候。...
冠病的日常
冠病的日常 文/ 賴昭宏 「爸,吃藥了。藥吃下去,水在這裡。」女兒對著父親勸,兒孫們也圍在左右。兒子抱著骨灰甕,抱得緊緊的,頭貼著甕喃喃細語。孫子拎著香領在前方,走到靈堂前,兒子小心翼翼地將還有溫度的甕放下,移到中間的位子。然後再從孫子的手裡取過大香,跪下,跟媽媽說在這裡辦事了。 拒絕吃藥的父親指著照片,對女兒說「我只有她一個,只有她一個。」身旁放著枴杖,口齒有些不清的父親,繼續嚷嚷,忽視了女兒拿在手上的藥。本來冷靜的女兒,突然脫口而出「爸,我只剩下你一個,剩下你一個。」兩父女抱頭痛哭了起來。 ...
未能接通的電話
未能接通的電話 /Samantha何珊珊富貴關懷殯葬禮儀部奠禮主持 「這是我爸爸的手機,我想要拿著。」 某天主持一場主人家爸爸的告別儀式,眼看女孩手上緊緊拿著一款跟不上新時代沒有大屏幕的手機。由於奠禮流程需要她跪拜,所以就請她把手機先放到一旁,待會再拿回。「這是我爸爸的手機,我想要拿著。」女孩輕輕地説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