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督徒不祭拜親人便是不孝嗎?
/Eve鄭貝君, 富贵关怀殡葬礼仪部奠礼主持
許多人都對於基督徒不允許祭拜神像、祖先,都存在著許多的迷思與誤解。特別是在非基督徒的親人往生時,基於信仰的關係他們選擇不參與誦經和祭拜儀式,身旁的人都會對他們指指點點,甚至被大家標簽為「不孝」。對於這一些指責,多半基督徒都感到非常地無奈。
「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出埃及記20:12;
「你要使父母歡喜,使生你的快樂」– 箴言23:25;
「作兒女的要在主裏順從你的父母,因爲這是正當的」– 以弗所書6:1。
在聖經裏有著許多教導人們孝順父母,尊老敬幼的經文。基督徒相信世間萬物都是上帝所造,包括在我們生命的每一個際遇當中都有著上帝美好的旨意。在世的時候就應當要愛人如己,珍惜身邊每一個的人事物。當生命走到盡頭,也既是回到天家安息的時候,他們也相信未來大家都能夠在天家相聚,且永遠同在。故此,在基督信仰裏,并沒有六道輪回轉世的説法。他們注重的是用心地渡過此生,能夠在主裏傳遞喜樂、學習去愛身邊的人。


那基督徒喪禮的意義和核心價值是什麽?
五點基督教喪禮的意義與價值:
1.榮耀真神:
在喪禮中,為往生者感謝贊美神。因爲神賜人生命、恩典,并使人復活。
2.追念故人的美德
藉著告別儀式追念故人的美德,傳承故人的精神,此乃孝之終也,孝順的表現。
3.安慰家人與親友:
藉著喪禮,使親人在悲傷中得著安慰與力量。開啓智慧的心,面對死亡的課題。
4.激勵參加喪禮的人:
彼此關懷慰問,讓家人以及親友對生命與死亡,重新得到動力與更加懂得珍惜,使福音走進人心。
5.引導未信的遺族及親友:
使他們認識真理,領受福音,跟隨、悔改歸主。使參加者與往生者的家人同憂同樂,發揮主内團契的愛。
并非每一位教徒對於教義都有一定程度的瞭解,以下的説法只提供參考:
基督徒參加非基督徒的喪禮
- 拿香或是拿花代香祭拜、拈香、獻花圈,凡是有祭拜舉動都不符合基督徒體統;
- 將鮮花放置於遺體旁,無祭拜含義則可行,是禮數與情感的表達;
- 向故人家屬行禮或鞠躬,是否可行,與喪禮的擺設有關:
– 擺設佛像+祭品,不參與,但可對家屬表達關懷
– 擺設遺像+祭品,肅立低頭默哀數秒鐘
– 擺設遺像+鮮花,可向遺像行三鞠躬禮,向死者行鞠躬禮,不是祭拜,是情感和禮數與情感的表達。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宗教信仰的國家,甚至有的時候在同一個家庭裏,兄弟姐妹之間也會有著不一樣的信仰。因此多瞭解彼此的信仰,包容與接納對方用不一樣的方式來向親人表達哀思,便可避免任何的誤解與衝突。


參考資料:
認識基督教喪禮,告別時刻,Nov.6
https://www.e-suns.com.tw/Default/BlogDetail.aspx?id=8c23e910-67d9-4e24-af5a-23727cc2b829
富貴關懷殯葬禮儀部典禮主持
富貴關懷殯葬禮儀部奠禮主持又稱司儀,負責主持殯葬儀式,根據主家各個籍貫、風俗禮儀、語言文化等。確保出殯流程順利進行,瞻仰、封棺、奠禮拜祭以及出殯。在訪問主家索取資料以追思逝者過去,協助撰寫追思文,和家屬一起緬懷逝者。
作者簡介
Eve 鄭貝君,富貴關懷殯葬禮儀部典禮主持,也是司儀部主管。在殯葬業禮儀部擔任奠禮主持人超過十年,是富貴關懷嘉賓奠禮的御用主持人。Eve熟悉殯葬文化禮儀,善於使用中、英、粵、以及客家話,不僅專業主持,喜好閱讀,也愛寫文章。
我与死亡的对话 : 面对死亡,想象死亡
我与死亡的对话 : 面对死亡,想象死亡 / 文化礼仪管理部实习生 黄义和...
我不好
我不好 / 賴昭宏 「你好嗎?」「你還好嗎?」朋友發來這樣的簡訊,心裡很想回答說「我不好」,「一點都不好」。基於禮貌上,還是回應了「還好啊」、「還不錯」、I am fine。往往,這樣就可以打發被追問下去的窘境。...
死亡永遠是別人的事
死亡永遠是別人的事 /賴昭宏 「死亡永遠是別人的事」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無意識的固有模式,於是,一旦死亡事件發生過於靠近我們,大部分人會感覺不知所措,無所適從。然而,死亡真的永遠是他人的事嗎?捫心自問,你是否也想過這個問題? 對於死亡,祂可分為三類,既是「他死」、「我死」、「你死」。...
葬礼中 “奠” 是什么意思?为何不用 “祭” 字?
葬礼中 “奠” 是什么意思?为何不用 “祭” 字? 通常出席葬礼我们都会看到逝者灵堂前面会有一个“奠”字,那你知道葬礼中“奠”字是什么意思吗?那为什么只用“奠”字而不是用“祭”字呢?...
外婆的脚尾钱
外婆的脚尾钱 /张以靖 |...
外婆教會我們的事
外婆教會我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