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的本意是指一种特殊的喜爱或偏爱,而“物”是指具体的物体或东西,包括生物与非生物,两者合起来的“宠物”,就是指那些受到人类喜爱、关心和照顾的动物。

 

宠物与你的相遇从来不是巧合,如果因缘具足碰上了,无论是在什么因缘下来到你的身边, 一定要用心的去照顾它,保护它的生命。

般若学舍妙赞法师表示,佛教戒律不允许出家众畜养宠物,因为会念兹在兹,产生爱染之情。割爱辞亲选择出家,即是割舍情爱之心,既然选择了这种生命状态,就要尊重自己的选择,所以出家人不好宠物。

 

不过,在台湾佛学院念书时,却有了机缘让她负责“护生”工作,照顾8只狗儿,那一年的“护生”,令原本怕狗的她对动物的生命有了深刻体会。

 

她表示,当时佛学院有二百多位学生,为了保护学生,师父允许领养被人遗弃在佛学院的8只狗,并由学生轮流担任“护生”职责,照顾狗狗的起居饮食。

 

“那一年的新年,担任护生的学长要回家过年,焦虑的四处找人帮忙照顾狗狗。我主动问学长要怎么照顾它们,于是我就成为了佛学院的护生,还打破“护生”只能做一学期的惯例,一做就是两个学期,也许是因为我把它们照顾得太好了!”

 

尽管不是自己饲养的宠物,但妙赞法师认为,不管动物是在什么因缘下来到自己的身边,一定要以慈悲心去照顾、保护它们,这是对生命的一份尊重。

 

妙赞法师:“护生”不要只是喂养,还要对他们说法,让他们放下执着,来时不要再投生畜道,要做修行人。

跟宠物说法,以佛法善言善语来度化它们

她忆述当年在佛学院照顾8只狗的点滴时说,开始是照顾6只狗,后来又增加了两只,那段日子让她操碎了心,只要半夜听到不同于平时的狗吠声,就会摸黑下楼去探看,担心狗受伤或发生状况,其中一只狗更是让她印象深刻。

“那只狗叫来恩,学长说它曾经2次从楼上跳下来企图自杀,起因是嫉妒另一只狗受人喜爱。”

 

她表示,佛学院老师再叮嘱“护生”不要只是喂养,还要对它们说法,让它们放下执著,来世不要再投生畜生道,要做修行人。

 

“有一次,当我跟来恩说法时,它竟然流眼泪,当时我毛孔悚然,觉得它是披着狗皮的人,好害怕!一段日子不敢靠近它。它也好像知道我怕它,每次看到我来都会站原地不动。最后我用了一个星期时间才克服内心的恐惧,重新跟它建立关系。”

 

妙赞法师表示,佛教对动物的理解是,生命在本质上都是独立且珍贵的,但是,随着业力召感,投生在动物界或畜牲道的众生,愚痴的业习也特别重;也由于业报差别而形成各种形相不一的动物。

 

所以,老师一直要担任“护生”的学生跟它们说法,通过佛法的善言善语来度化它们。

 

“我们爱一个人,往往带着求回报的心,所以得不到回报的时候会特别痛苦。如果我们对于爱与付出有着深刻的理解,那么,无论是爱宠物乃至爱一个人,即使有朝一日失去他们,内心也会生起另一种情感:谢谢你!因为你的出现,让我知道自己有爱的能力,并且愿意把这份珍贵的礼物奉献给你。”

 

“当我们的生命感知到‘爱’的存在、流动,生命会充满感动和感恩,会有力量继续付出给那个值得你付出的对象,也不会因为宠物的往生而失去再爱的能力。”

妙赞法师与钱丕源分享佛教对于宠物的观点与宠物心理的知识。

宠物与你:如何相处才不对造成它们的压力?

目前在农业大学修读动物行为与福利学博士学位的钱丕源,讲述了4万年前灰狼演变成狗的历程。

 

他表示,4万年前地球没有狗,只有灰狼,而人类是灰狼捕猎食物的对手。后来人类懂得制作工具猎食而占优势,于是狼就分成了两个族群——吃人类剩食的被驯服成为了狗;荒野中强势生存的,则一直到现在都是狼。

 

当狼被驯化为狗,成为工作犬之后,17世纪时,英国主办了一场狗狗选美比赛,于是,人类意识到原来可以繁衍出自己喜欢的狗类型,从此掀起繁育品种犬的风气,也就有了今天不同品种的狗。

 

当狗习惯被人类喂养,也渐渐随着人类习惯改变自己的行为,成为真正的宠物。

 

丕源强调,尽管狗的祖先是狼,但每只狗的个性都不一样,饲主要了解自己宠物的个性,才能帮助它活得更好,就如对待家狗家猫的方法,不适用于流浪猫狗。

 

“如果要跟流浪猫狗显示友好,首先不能展示人类的强势,把自己缩小,不要跟它们有眼神对视,因为动物眼睛对视就是要打架的时候。当然最容易的方法就是给予食物和水。此外,其中狗与猫有少许不同,猫除了要食物与水,也要给它安全逃离的路线,因为猫是捕猎动物,但也是被猎动物,所以一定要给它们觉得安全的地方,它们才会靠近你。”

 

他强调,狗与猫原本就是野生动物,即使被驯服了,但野性还在。尤其是猫,进化不如狗,所以猫的野性始终还在。

 

他以喂食为例,狗一天吃两餐,偶尔饲主忽略了它的需求,一天只喂食一次,狗对少吃一餐的意识没有那么过敏,但猫就不行。因为猫在未被人类驯化之前,它们在野外觅食不容易,一天要捕猎很多次才吃得饱,即使被驯化后这种习惯依然未改,所以家猫一天要吃7餐,属于少吃多餐型。

 

从宠物的角度来说,它们需要的不多,对生活品质要求没有差别心,有的时候是人给得有点多,反而造成它们的压力。

人与宠物的关系:让它们主动靠近

他表示,人类越来越重视与宠物的关系,把宠物当作亲人、孩子,但这种过于在意它们的做法,会给宠物造成心理压力。

“可以的话,让它们主动靠近你,不要每次主动靠近它,一回家就抱着它或得空就抱着它,会给它们产生压力。特别是猫,当它们睡觉时,不要强行吵醒它,会破坏猫对你的信任,一旦信任感破裂,就更加难以亲近。”

 

不过,钱丕源也提供一些弥补关系的方法,让饲主与宠物可以重修旧好。

 

    • 身体接触:狗喜欢被人抚摸,但千万不要抓住它的脚,它会害怕无法逃走而产生压力。猫则是个性化的,要对猫表达爱意的最佳部位是它们的屁股,不难发现猫与猫之间经常会摩擦对方的屁股表示友好。此外,千万不要直接摸一只陌生猫的头部,应先把手让它嗅闻,同时避开与它对视,让它信任你之后,就会让你摸它的身体,必须与猫建立信任关系后,它才能与你亲近。

 

    • 建立安全感:安全感与信任感是有差别的,饲主或许可以通过衣食住行给宠物营造安全感的环境,但信任感却不容易建立,所以如果饲主已经与宠物建立信任感后就不要轻易打破。

猫用眨眼表达爱意

钱丕源表示,动物与人类没有共同语言,因此动作与行为是它们表达情绪的方法。狗的尾巴是不会骗人的,仔细观察它们的尾巴就可以了解当时的情绪。反之猫是用它们的眼睛表达情绪。

 

“当猫对你眨眼,就是它们表达爱意的方式,猫不太喜欢亲人或人亲它,因此猫对你眨眼也叫做猫的爱吻。”

 

他表示,舔毛是猫的习惯,是猫保持干净的方法,也是反映它对这个地方有安全感。如果猫过于频密舔毛或舔毛时间很长,就表示它有压力,饲主必须加以留意。

 

“猫每天需要13到16个小时睡觉,可以的话不要打扰猫睡觉。”

 

人们都说狗的记忆力很强,无论事隔多久都会认出善待或虐待它的人。

 

钱丕源表示,狗的记忆力很强,以换饲主一事来说,若上一任饲主对它不好就会留下不好记忆,影响它对人类的信任,新饲主必须给予更多耐心,直到建立安全感与信任感后才会有所改变。

 

不过他也说,其实狗的脑记忆体容量不大,记忆不多,它们是用连接性来记忆,如嗅觉、声音。由于狗是半色盲,所以眼睛不是它们辨识外境的主要器官。当它突然攻击某个陌生人,有可能是这个陌生人与曾经虐待它的人有相似之处,如声音或味道。同样的,当它对一个陌生人表示好感,那个人极有可能与它喜欢的人有相似之处,所以狗认错人的几率是存在的。

 

他表示,从宠物的角度来说,它们需要的不多,对生活品质要求没有差别心,有的时候是人给得有点多,反而造成它们的压力。

生命咖啡馆

生命咖啡馆

生命咖啡馆,了解生老病死与理解向死而生之处,致力于与每一个生命个体连接永续不止的生命线。透过专业人士的翔实分享和亲身经历的经验之谈,冀望每一场分享会能与大家感悟人生的意义,感知生命的真谛。从感受生活到感知生命,必须探索生老病死的人生规则才能揣摩专属自己的精彩人生。

了解更多
结婚这件事你读懂了吗?

结婚这件事你读懂了吗?

结婚这件事 你读懂了吗? 人生的这一场戏,从结婚开始。 而结婚到底是甜蜜的?还是自挖坟墓,给自己一个坑,跳了进去? 作为一名执业律师,他相信生命能够影响生命,而结婚这一件事,是否也一样可以影响生命? 我们约定你一起加入《生命咖啡馆》之结婚这件事,让杜律师教你正确婚姻观。   08.10.2022 (星期六 Saturday) 10.00 AM 富贵生命馆(吉隆坡)Nirvana...

了解更多
鬼门关走一圈啥滋味,你懂吗?

鬼门关走一圈啥滋味,你懂吗?

鬼门关走一圈啥滋味,你懂吗? 一场意外,让Vincci Liong尝到了人生的生死味道,在死亡边缘悬挂,跟死神拉拔了好几个回合,才安然的从鬼门关都回人间。 这滋味不好受,残酷的考验煎熬让她尝尽人情世故的美好和邪恶,当然重生后的她一直都告诉自己,不能让爱她的人伤心,一定要好好的活着。 赫然面对重生,是一个怎么样的生活呢? 我们约定你一同见证这一位勇敢女子的故事,不见不散。   03.09.2022 (星期六 Saturday) 10.00 AM 富贵生命馆(吉隆坡)Nirvana...

了解更多
法医——一个让证据会“说话”的职业

法医——一个让证据会“说话”的职业

法医 一个让证据会“说话”的职业 法医,一个常常被灌上与死人打交道的职业,其实不然。因为法医的专业也给人添上了一些神秘感,甚至会被誉为刑侦的“尖兵”,寻找的是蛛丝马迹,为侦破案件提供线索和证据。 《法医秦明》的一句经典台词:每一具尸体都有自己的密码,一旦我们破解了,他就会说话。 或许,你会觉得匪夷所思。可,这也是法医的专业可贵。 2022年8月实体咖啡馆,我们邀请到马来西亚双溪毛糯医院法医部副主任陈然致医生为坐上宾,为大家一同揭开法医的神秘面纱。   20.08.2022 (星期六 Saturday) 10.00 AM...

了解更多
快乐天堂有幽灵马

快乐天堂有幽灵马

快乐天堂有幽灵吗 ? 死亡是终点,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很多时候,关于死亡这个话题,既然不能回避,那么爸爸妈妈们不妨借助绘本来帮助孩子理解,只有透过了解,我们才能在生活过得自在快乐。 生死学大师库伯勒.罗斯在《关于儿童与死亡》的书里提到,透过绘本、游戏过程,有助于儿童或孩子们理解和面对死亡。通过亲子共读,把“死亡”这个问题抛给绘本,在共读、导读的过程中,学习随时迎接孩子突如其来的提问。 绘本导读会这一次邀请到教育工作者陈慧君为孩子们讲故事,陪伴孩子快 乐成长,了解生命生生不息的意义,从而抚慰孩子年幼的心灵。  ...

了解更多
绘本导读—启发孩子的生命观

绘本导读—启发孩子的生命观

绘本导读 启发孩子的生命观 死亡,是一件不能说的秘密?死亡,是不是都应该避忌、逃避甚至是只能静静,闭口不说呢?大人不愿意多说,更别提他们会跟小孩说死谈生了,对吗?有什么方法可以轻松的打开孩子对死亡的看法呢?是不是多花一点时间去跟孩子对话,就可以畅谈生死呢?还是需要透过书本、故事、绘本让孩子更能接纳生死呢?我们就让资深媒体工作者、《秋月的育儿天地》的主持人黄秋月透过绘本导读和你一起探索孩子们的生命故事。   18.06.2022 (星期六 Saturday) 8.00 PM 分享平台:生命咖啡馆 FB...

了解更多
什麽才叫“圓滿”的告別儀式?

什麽才叫“圓滿”的告別儀式?

什麽才叫“圓滿”的告別儀式? / 富貴關懷殯葬禮儀部奠禮主持 鄭貝君 這世上有那麽多人,人生際遇都有所不同,但在“死亡”的面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每個人都終將邁向死亡的結局。 我們沒辦法選擇自己的出生,但你是否想過自己人生最後的一場慶典“告別儀式“是要以什麽形式來進行嗎?近幾年來,社會開始提倡“生命教育“,死亡不再向以往一樣是一種禁忌。從事殯葬司儀這麽多年,最近發現如今的家屬比起過往,開始會對親人的告別儀式給予想法與建議。...

了解更多
因为爱,我们一定会再相遇

因为爱,我们一定会再相遇

因为爱,我们一定会再相遇 在另一个平行宇宙的你,过得还好吗?这是一对父母给喜欢绘画的孩子制作的一本书,名为《因为爱,我们一定会再相遇》的彩绘本。彩绘本的主人翁,是一位活泼可爱的小天使。即便患癌、化疗带给他的不适,可他也从不轻言放弃生命,直到生命陨落的那一天,小天使依然是对世界充满爱和希望。绘本导读会这一次邀请到富贵关怀咨询与辅导部赖昭宏为我们分享这一次的绘本故事,让昭宏透过绘本,把小天使正面看待生死这一面带给大家。   14.05.2022 (星期六 Saturday) 8.00 PM 分享平台:生命咖啡馆 FB...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