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貴生命館之旅——三聖殿篇
-許裕全
踏入富貴生命館,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種寧靜的氛圍,它就像藏在現代宏偉建築裡的一畝清心淨地,回歸生命祥和律動的頻率。某種意義而言,那也是極樂世界在人間慈悲投影的小千世界,是我們肉眼所能企及的,接近心境平和的地方,來到生命館,彷如走進心中的一座靈山。
從大廳搭電梯來到三樓,是三聖殿的所在。
當電梯大門一開,嬝嬝的佛曲在空氣中繚繞、天籟清音瞬間飄進耳裡,撂下俗事塵埃,洗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緩步走進朝聖之旅。
在三聖殿前方,生命館貼心的準備了舒適寬敞,極具中國風的桌椅,讓奔忙的行腳可以在這裡歇息,也可讓老菩薩們暫時有個喘息空間。
人口處右側更精心打造了「藏品閣」及「藏經閣」各一。
來賓可在「藏品閣」品茗,藉一杯熱茶暖胃,或敍舊或家常或放空;也可以在「藏經閣」裡抄經回向,「藏經閣」中間備有仿古方桌,筆墨及《心經》描紅抄本,隨時可讓家眷在每一句《心經》的大義裡結緣。這兩間別緻的落地閣樓,是在尚未進入三聖殿堂前,沉澱身心的休憩站。
收伏心息之後,便可走入三聖殿,當腳步踩在打磨光滑的馬賽克水晶玻璃地磚上、彷如踩在排砌成紅色祥雲圖案的雲梯,慢步前近,巍峨莊嚴的西方三聖大理石雕便座落在眼前。
這一道58尺長的祥雲路,其實是走向西方三聖的心的距離。
如果以一步一尺來計算,那麼,在禮敬西方三聖前,我們已經在心裡慢慢卸下了58件大大小小的心事雜念。當來到阿彌陀佛面前,想必心念已通透乾淨。以一顆無雜念的清淨心行佛禮,是最虔誠的行止。或許,這也是富貴生命館和其它寺廟不一樣的地方──佛永恆的在那裡,就等著我們慢慢靠近。


結跏端坐於中央的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觀世音菩薩是祂的左脇侍;大勢至菩薩是右脇侍,合稱為「西方三聖」或「阿彌陀三尊」。
西方三聖擁有不可思議殊勝宏大的本愿功德。觀世音代表大慈大悲;大勢至代表大喜大捨;分別表示了菩薩的四無量心,即:慈、悲、喜和捨。無論是觀世音菩薩手中的楊枝淨瓶,或是大勢至菩薩手執長柄蓮花,祂們都是世間通達無礙的智者,代表阿彌陀佛接引眾生的心。
在西方三聖前稽首禮敬跪拜,發菩提心虔誠誦念佛號百遍千遍萬遍,便能解除眾生恐懼圓滿一切願,善業功德回向發愿了脫生死往生西方淨土。
之後,三聖殿的右側牆,座落一尊金碧輝煌的地藏王菩薩,以及兩側的消災延壽光明燈。
只要一提到地藏王菩薩,大家的潛意識裡一定會和地獄鬼魂等產生聯想。這是必然的,因為地藏王菩薩是教化地府幽冥的大導師,承擔了本師釋迦牟尼佛湼槃前的重托,擁有不可思議願力悲願和威力功德,不辭辛苦的救度鬼道眾生,使令解脫,永離痛苦,正所謂:「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之宏大悲願;地藏王菩薩手上拿著寶珠,心稱摩尼珠,純淨耀眼,是戒定慧凝結成的寶物;另一手則拿著錫杖,也稱聲杖,能敲開地獄之門。誠如:明珠照徹天堂路,金錫振開地獄門。
地藏王菩薩不只管鬼道眾生,若誠心禮拜,必能消除宿世無明愚疑、無量業障,累積福慧資糧,讓生命的般若智慧具足及展現。
哀伤失落艺术疗愈三部曲工作坊
透过一笔一画,整理失落的心,用艺术温柔疗愈伤痛。限25人,小班互动,欢迎报名。
身心灵预防医学专家洛桑加参/人生最大的任务是好好爱自己
他表示,家人是最难沟通,甚至是没有沟通的一群,只是看谁比较大声。但如果生起慈悲心,聆听家人的声音,其次利用沟通技巧,聆听,中间才加入一些置入性广告(自己的想法),才是最受用的方法。
双春闰月
什么是“双春”,“闰月”?双春年,指的是一年中出现两个「立春」节气。在二十四节气中,立春象征着阳气生发、万物复苏,是一整年生机的开端。而当一年里拥有两次立春,意味着阳气双倍、春意再临,是极为吉利的象征。闰月年,则是……
积闰享寿——人死后到底该加几岁?
何谓「积闰享寿」?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公历和农历中都有「闰」,但二者的概念略有不同。公历的一年指的是地球绕著太阳转一圈的时长,也就是365.24天。因此,每隔四年的二月份就会有29天,那一年就被称作闰年。
《我的生命笔记》推介礼
这是一本为「活在当下」而认真书写的生命提醒。写给此刻的自己,也留给此生最在乎的人。每一页笔记,是一次与初心的对话;每一道练习,是推动人生前行的一股温柔力量。手中握着的不只是一支笔,更是一个机会——坦然、诚实地记录此刻的心意,描绘未来的模样,书写一段属于自己的人生圆满。
以豁达的心,理解生命与死亡的意义,疗愈灵魂,也疗愈在世的人
在理解人生终点的过程中,我们不只是疗愈逝者的灵魂,更是抚慰生者的心。透过情感、信仰与爱的连结,本次分享会希望为在场的人带来一份平静与释怀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