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山庄(莎亚南)唐城 –

涵詠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美丽陵园

唐城是富贵山庄(莎亚南)中另一座不可多得的仿古建筑群。在明宫,访客所感受到的是气势磅礴的古代建筑氛围;而在唐城,访客犹如来到园林水乡,漫步在诗情画意的水乡小镇。

走进富贵唐城,一树一木、一花一草、一石一鸟皆显得如此不可思议,彷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之中,细细品味,自然流露的诗情画意,让随意在此驻足的访客,顿时抛开了忧心烦恼,心情豁然开朗。

进入唐城的正门口,映入眼帘的首先是经典的四合院造型建筑,与周围的小庭院相融,形成一个“口”字型的格局。从中华文化中风水学的角度看来,“口”字型的建筑形式不仅有聚气的含义,更是象征一家和乐融融的本意,反映出世人对追求生活幸福美满的向往,同时也是富贵吉祥的美丽意境。而位于四合院中央,四口相通的喷水池,则有源源不绝之意。

富贵山庄(莎亚南)的三圣殿位于唐城。步入殿内,精致且古色古香的建筑构思,配以金色泽相间的装潢衬将三圣殿托出一片庄严祥和的氛围。慈祥肃穆的西方三圣佛尊圣佛,气势照耀光祖,福泽惠及子孙。

唐城2, 又称紫竹林。以观世音菩萨在紫竹林中修道为名,是一个充满慈悲、宁静、自在的庭院。普罗众生的紫竹林,竹子中通外直,节节空心,是佛教概念中“无我参禅,性空修道”的形象体现,是一种脱尘出世的超然境界。

富贵唐城紫竹林气韵柔美悠远,婉约中透着坚毅,气势十足。享受竹林的幽静,细闻竹叶的清香,绿意盎然、充满生机勃勃的竹林;宁静、祥和的氛围让人沉浸其中;心灵在幽静与清香中袅袅升华,进入物我两忘得意境。

在唐城,少了明宫那雄伟的气势,却多了一份清幽宁静,只因处处可见的碧绿植被及潺潺流水,被绿阴环抱的建筑典雅别致,既有传统文化至神韵,又有现代园林之简约,形成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相结合。

《我的生命笔记》推介礼

《我的生命笔记》推介礼

这是一本为「活在当下」而认真书写的生命提醒。写给此刻的自己,也留给此生最在乎的人。每一页笔记,是一次与初心的对话;每一道练习,是推动人生前行的一股温柔力量。手中握着的不只是一支笔,更是一个机会——坦然、诚实地记录此刻的心意,描绘未来的模样,书写一段属于自己的人生圆满。

「富与AI」:科技与爱的踏脚石

「富与AI」:科技与爱的踏脚石

科技本身并不排斥任何年龄,真正设下门槛的,倒是我们对自己的设限。只要愿意,我们依然能用双手去触碰未来,用好奇心重新认识世界。正因如此,富贵集团顺应时代所推出「富与AI」的附加服务。若干人或许仅仅认为这是现代科技的产物,看似取代传统的告别仪式,可却能够回应现代人内心深处那份再爱一次的渴望。

四道人生:道谢、道爱、道歉、道別

四道人生:道谢、道爱、道歉、道別

在关系里,我们常常以为来日方长,却忽略了有些话,一旦错过就再也没机会说出口。看似简单的道谢、道爱、道歉、道别,却是人这一生最难练习的功课。藏在日常的沉默中,躲在关系的缝隙里,但一直都在轻轻提醒我们:有些感情,值得更及时地表达。

AI虚拟分身告别式|「富与AI」弥补遗憾的缺口

AI虚拟分身告别式|「富与AI」弥补遗憾的缺口

然而,现实往往未能如愿。时间来不及、距离太遥远、病况突变,这些无法掌控的因素使我们错过了最后一次的拥抱,来不及听见微颤的再见……于是,未说出口的千言万语就像藏在心口的千刀万剐,一句不说,却句句作痛。每当想起,仿佛整个灵魂都被回忆凌迟,只能在漫漫长夜里反复咀嚼那些来不及说的爱与道别。
也正因为如此,富贵集团推出全马首创的AI告别式服务——「富与AI」,此服务目前率先于吉隆坡与雪兰莪地区推出,并作为传统殡仪配套的附加选择。

科技让告别值得回忆——「富与AI」开启殡葬服务新纪元

科技让告别值得回忆——「富与AI」开启殡葬服务新纪元

AI重建影像可协助家属释怀,特别是重症离世或是癌患家属。病榻缠绵多年,逝者在人生最后的时光里,常常是在痛苦中挣扎求生。脸色苍白、神情疲惫,生命以最脆弱的姿态缓缓谢幕。对家属而言,留下的最后画面,往往是无力与心碎。如今「富与AI」重建逝者影像,回到健康、有精神的模样,他们再一次张口说话,不带痛楚、不带病容,只带着柔和的声音,缓缓说出想留给亲人的那句:“别担心,我很好。”

生死别离后,我该拿什么爱你?——如何利益已亡故亲人

生死别离后,我该拿什么爱你?——如何利益已亡故亲人

妙开法师表示,佛教认为,对亡故者最好的做法就是为亡故者诵经及持咒语回向,借由佛力加持, 将能让亡者受食。“至于要念什么经文或持什么咒,只要诚心与专注念佛号,所有功德亡故者都能收到。最简单的回向佛号就是:阿弥陀佛。其实在佛的世界是相通的,有分别的是我们,所有只要诚心,任何佛号都可以的。”

富贵集团慷慨捐赠百万善款予慈济 助力缅甸灾后重建

富贵集团慷慨捐赠百万善款予慈济 助力缅甸灾后重建

成立35年,富贵集团始终在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包括在2015年尼泊尔发生7.8级强震时共捐赠了超过1000万令吉善款作为赈灾以及灾后重建基金;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时捐赠总值800万令吉的医疗配备、物资、干粮和口罩等携手全民对抗疫情;今年初也捐赠50万令吉助力砂拉越水灾救援行动,提供所能之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