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1日讯)缅甸中部在两周前遭遇7.7级强震,造成数千人伤亡、房屋坍塌、基础设备严重受损,灾后重建迫在眉睫。为此,亚洲最大综合殡葬企业富贵集团于11日宣布捐赠一百万令吉善款,并正式移交予马来西亚慈济基金会用作缅甸赈灾基金,协助灾民渡过难关。  

 

此善款将用于缅甸地震灾区的多个关键方面,包括:紧急医疗援助、为灾民提供临时住所、基本生活物资提供(如食物、饮水、衣物等)、受损基础设施的修复,以及灾后心理辅导与社区重建工作等。

慈济一如既往发挥大爱无疆的精神

慈济多年来秉承着 “人饥己饥,人溺己溺” 的精神,不分国籍、种族或宗教,每当世界各地发生灾难,慈济志工总在第一时间出现并提供医疗救援、物资发放、心理辅导等全方位关怀。这次的缅甸地震也不例外,慈济志工团队已在3月30日起进驻灾区,并投入灾后第一线的援助工作,真正做到 “以人为本,以爱为桥” 。  

 

慈济雪隆分会正与联合国人道主义应急仓库(UNHRD)携手运输福慧床、赈灾毛毯、口罩、手套等物资至缅甸灾区,目前已有160张福慧床抵运灾区并投入使用,慈济志工也已在当地展开发放工作,并提供饮用水和基本生活用品。

 

同时,慈济亦启动以工代赈方案,协助灾民及寺庙搭建临时的亚达屋,为无家可归的灾民提供过渡性庇护所。富贵集团创办人兼执行主席丹斯里邝汉光表示,慈济拥有完善、高效且专业的援助系统,因此在得知缅甸地震的消息,并决定尽一份绵力之际,丹斯里第一时间就想起了慈济。

 

 “无论发生什么灾难,慈济志工总是冲在最前线;不管灾难现场环境有多脏乱,就算吃不好,住不好,我们依然能看见他们默默付出的身影,用无私的爱与慈悲心为灾民带来希望。”丹斯里深信,慈济绝对能让这笔善款发挥最大的效益,精准传达援助与关怀,为灾民带来实质的帮助与心灵的慰藉,达到“专款专用”。

富贵集团:灾难当前,爱与善不分国界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众多灾民流离失所,基础医疗、饮食、交通与教育体系皆遭受重创。秉持“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回馈精神,富贵集团创办人兼执行主席丹斯里邝汉光表示:“灾难当前,我们无法袖手旁观。每一次天灾人祸的发生,都提醒我们——爱与援助不分国界。”

成立35年,富贵集团始终在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包括在2015年尼泊尔发生7.8级强震时共捐赠了超过1000万令吉善款作为赈灾以及灾后重建基金;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时捐赠总值800万令吉的医疗配备、物资、干粮和口罩等携手全民对抗疫情;今年初也捐赠50万令吉助力砂拉越水灾救援行动,提供所能之援。

 

除了赈灾援助,富贵集团在行善济世的道路上亦从不懈怠,过去持续捐助善款予各大慈善机构及华校等等,多年来不遗余力地响应慈善公益。对此,丹斯里邝汉光坚信,企业的成功不仅体现在经济成果,更体现在对社会的贡献与回馈。

 

灾后的重建是一场持久战,此次捐赠是富贵集团一贯慈善行动的延续,更是其对全球弱势群体的深切关怀。除了希望通过这次的实际行动,为缅甸人民送上一份来自马来西亚的温暖,富贵集团也希望能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带动更多企业、组织与个人,一同加入救援行列。

 

丹斯里邝汉光补充道:“我们相信,每一份爱心都能点燃希望的火种,帮助灾民走出困境,重建家园。富贵集团将继续关注全球灾情,守护人间善念,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为需要帮助的群体提供实际的援助。”

丹斯里邝汉光表示,慈济拥有完善、高效且专业的援助系统,因此有信心慈济能让这笔善款发挥最大的效益,达到“专款专用”。

为表谢意,潘斯里董秀美为丹斯里邝汉光献上一份纪念品。

台湾知名作家吴若权/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也可以实践“四道人生”

台湾知名作家吴若权/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也可以实践“四道人生”

我从她眼里看到了天下所有母亲,期待儿子能够回家的渴望。我相信她从我拖着行李离去的那一刻,从我身上也看到了所有的孩子,长大之后都一直想要离开家的背影,就在这样一次次的离别当中,我们才有机会去学习怎样道爱、道谢、道歉及道别,因为我们知道道别真的是非常不容易,那回来看到爱这件事情,它就会更有意义。”

了解更多
灵魂沟通师Jessica | 以豁达的心,理解生命与死亡的意义,疗愈灵魂,也疗愈在世的人

灵魂沟通师Jessica | 以豁达的心,理解生命与死亡的意义,疗愈灵魂,也疗愈在世的人

Jessica认为,死亡,不过是人换了个方式,以绝大数人看不见的灵魂形态存在着。当灵魂来托梦或与她沟通时,他们呈现的样子通常是生前的样子,他们穿生前喜欢的衣服,保有生前的脾气和个性;他们会像生前一样关心生活琐事,他们对家属的关心并没有减少。反而,灵魂会先放下许多物质上的牵绊,例如金钱、房子和车子,他们更在意的,是孩子是否安好,有否感受到爱与关怀。灵魂经常回头思考,如果有机会再回来,他们会以更柔和的方式与孩子沟通,而不是责备。

了解更多
《我的生命笔记》推介礼

《我的生命笔记》推介礼

这是一本为「活在当下」而认真书写的生命提醒。写给此刻的自己,也留给此生最在乎的人。每一页笔记,是一次与初心的对话;每一道练习,是推动人生前行的一股温柔力量。手中握着的不只是一支笔,更是一个机会——坦然、诚实地记录此刻的心意,描绘未来的模样,书写一段属于自己的人生圆满。

了解更多
生死别离后,我该拿什么爱你?——如何利益已亡故亲人

生死别离后,我该拿什么爱你?——如何利益已亡故亲人

妙开法师表示,佛教认为,对亡故者最好的做法就是为亡故者诵经及持咒语回向,借由佛力加持, 将能让亡者受食。“至于要念什么经文或持什么咒,只要诚心与专注念佛号,所有功德亡故者都能收到。最简单的回向佛号就是:阿弥陀佛。其实在佛的世界是相通的,有分别的是我们,所有只要诚心,任何佛号都可以的。”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