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凉23日讯)配合新春的到来,富贵集团发起《新春送暖,福气满满》慈善活动。创办人兼执行主席丹斯里邝汉光偕同集团高层领导与业务发展总监前往直凉叁娘善心老人院,以实际行动关怀弱势群体,同时借此机会呼吁社会大众延续春节行善积福的传统美德,共建温暖和谐的社会。

叁娘善心老人院:慈善典范的缩影
叁娘善心老人院由3名富有爱心的妇女一同创立,分别是大娘(林玉禾)、二娘(李春英)以及三娘(院长拿督叶玉梅),因此老人院被命名为“叁娘”善心老人院。在2004年创立之时,她们曾发愿收留100位无家可归的老人。21年的岁月过去,叁娘善心老人院从仅有7名老人的小型养老机构,发展成为涵盖洗肾中心、临终关怀中心、积善堂及弟子规中心等综合而成的慈善机构,是当地备受尊敬的慈善标杆。
至今,叁娘善心老人院已经收留过超过1千名老人,当中在老人院离世的占据一半以上,一部分已经离开了老人院,而目前仍居住在院内的有485名长者。这些长者当中有的可以自理,有的则行动不便、残缺、长期卧床、患有老人痴呆或精神疾病等等。


奉献精神获殿下认可 院长受封拿督
彭亨苏丹阿都拉殿下曾在一年多前以国家元身份探访叁娘善心老人院,并深受院长拿督叶玉梅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动,因此她也在去年12月受封拿督(DIMP)勋衔。这不仅是殿下对她过去21年努力的认可,也是对老人院慈善理念的支持。
花了大半辈子经商的她本该到了提早退休享福的年龄,但她却在2003年的时候决定捐出一块地用作老人院的建设,甚至拿出自己的积蓄,全身心投入其运营。21年来,老人院始终免费收留无依无靠的长者,承担他们的衣食住行及生老病死,用爱心为弱势群体筑起温暖的港湾。

为提倡孝道设办弟子规中心
拿督叶玉梅曾坦言,有的院内长者并非自愿要来,而是亲人或孩子把他们送过来,甚至骗过来,有者迟迟不肯下车,令人既心疼又愤怒。她表示,既然老人院可以为长者喂饭、换尿布,自然也能担幡买水。因此,一旦决定将自家父母或亲属送入老人院,也意味着长者的生死再也与他们无关,日后长者在院内往生,他们将统一免费处理丧事,想尽最后孝心者可以付钱买棺木。
为了更好的宣扬孝道以及传承优良的中华传统文化,拿督叶玉梅也筹建了一座三层楼高的弟子规中心,并在2014年正式启用。

丹斯里邝汉光一家低调资助该院长达6年
由于自身出生于困苦家庭,丹斯里邝汉光在事业有成后,毅然投身慈善事业,多年来以企业及个人名义在公益领域捐赠巨额资金,受益群体包括学校、慈善机构及非营利组织等。
2019年,丹斯里一家因缘际会结识叁娘善心老人院,并深受拿督叶玉梅无私精神的感染,秉承“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精神,多次探访并捐款支持其发展,包括拨款62万令吉用作老人院念佛堂的收尾基金、200万的癌症自然疗法建筑基金等等,疫情期间拨出50万令吉作为老人院的水电费,现在依然每个月拨款5万令吉用作该院的水电费。
乐善好施的富贵集团首席执行长拿督斯里邝耀丰在得知该院的护生园建设正在进行中时,也毫不犹豫应捐200万令吉,而在拿督叶玉梅烦恼积善堂装修事宜时,拿督斯里也立即安排设计师和人手到场包办装修。此外,丹斯里的其他子女也经常致电拿督叶玉梅嘘寒问暖和捐出善款,让她深受感动。
今年再捐2百万建造出家师父寮房
听闻拿督叶玉梅计划建造五层楼的出家师父寮房,专门照顾中风、失智、行动不便和生病的师父,让他们能在舒适的环境中有尊严的老去,丹斯里邝汉光一家也义不容辞,去年拨款45万用作建筑的工程费用,参访这天也再拨款30万令吉,剩下的余额也将在今年分阶段拨出(总额2百万令吉)。
以榴莲养院 继续造福社会
为了让叁娘善心老人院能永续运营,并拥有稳定的运营资金,丹斯里邝汉光也以合约的方式将富贵集团旗下成熟的30英亩的榴莲芭放到老人院名下,初步估算一年将有2至3百万令吉的回酬,预计将会持续长达50年。

富贵集团业务发展总监共襄善举
丹斯里的慈善精神也深深感染了富贵集团的业务组织发展总监(GBDD)与业务发展总监(CBDD)。在丹斯里的号召下,大家积极参与各类慈善活动,慷慨解囊。《新春送暖,福气满满》慈善活动当天,多位富贵集团首席业务发展总监从各地赶来,共同慷慨捐赠了总额RM15,000的物资于老人院。探访老人院这天也恰好是富贵山庄中马区首席执行长(营销及市场)拿汀李姐䭲的已故父亲李汶桂先生的三七,因而拿汀也以父亲的名义捐赠舒适棉袜给院内长者以及派送红包,延续父亲的爱心和温暖。
在本次活动中,丹斯里合家偕同富贵集团全体同仁更是精心准备和赞助了逾20万令吉的新春礼品与物资,主要为长者的日常必需品,包括米、食用油、奶类饮品、干粮和各种食品,以实际行动关怀院内长者,在温馨的新春佳节里播下善的种子。
除了善款与物资,富贵集团更是一并把新春的欢乐带到了老人院。富贵集团的员工穿上了喜庆的财神爷服装,带动全场合唱新年歌,现场洋溢着欢声笑语,令人动容。大家纷纷为长者送上诚挚的问候与祝福,老人院充满温馨的新春佳节氛围。
传播善心 启发更多善举
所谓“行善得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富贵集团希望借助企业的号召力,鼓励更多人根据自身能力参与慈善活动,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更多帮助与支持。
《新春送暖,福气满满》慈善活动不仅彰显了富贵集团对社会的深切关怀,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未来,富贵集团将继续推动更多慈善项目,以企业的力量凝聚社会善意,为更多人带来希望与温暖,共同构建更美好的社会。



《哀伤疗遇~沙游曼陀罗》丧亲艺术抚慰工作坊
《哀伤疗遇~沙游曼陀罗》丧亲艺术抚慰工作坊 透过艺术连结,以体验式活动的方式,连结梳理对于丧亲后的经验中的自己、情绪想法;抒发情感、整理思绪,以达到自我关照身心状态。 《哀伤疗遇~沙游曼陀罗》丧亲艺术抚慰工作坊 日期:2024年11月17日(日) 时间:2:00p.m. 地点:吉隆坡富贵生命馆 报名链接: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KHVFwmR8wk8Co_uMNX8qR0GlPSijWqiqvn3xUBKK3NhCKzg/closedform...
生命咖啡馆:生命教育的灵魂伴侣
如同上天待我们不薄的事实,虽然我们被安排哇哇大哭且毫无预备地来到世上,我们多数人却都被赋予了充足的时间和机会交代清楚再笑着离别,只是视乎我们有否好好把握时机。
那些面对死神前常忽略的问题
那些面对死神前常忽略的问题 谈及死亡,大家都会很自然地把焦点放在痛苦和悲伤的情绪。当我们在死神面前的时候,我们或许就会忽略了其他值得我们关注的事情。那会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有晢法师的演讲。 那些面对死神前常忽略的问题 日期:2024年10月18日(五) 时间:8:00p.m. 地点:巴生允中堂 报名链接: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EJ6Qa-a7kPhHEeb8HEwBN2YSGxromw9HncwjuqFiTBgoajg/closedform...
守护女性乳房健康 活出乳腺癌后的第二人生
守护女性乳房健康 活出乳腺癌后的第二人生 本期生命咖啡馆请来了宝康医院临床肿瘤顾问医生林允威医生,讲解守护乳房健康的重要性,并另由粉红丝带健康基金会教师林凤琴分享乳腺癌后的第二人生。 守护女性乳房健康 活出乳腺癌后的第二人生: 日期:2024年10月4日(五) 时间:7:30p.m. 地点:吉隆坡富贵生命馆 报名链接:https://forms.gle/dqVo8EN1TwMN2mvx8...
最难启齿,也最必要开口的对话:你有心理准备面对我的死亡吗?
因为有人放不下,他不捨得,不想面对事实,所以不想听、不想说、不要沟通,可是抓紧会辛苦,而且双方都很辛苦。暂时放不下,没关系,你听了一堂课之后,慢慢的放松,再听多一堂及更多,并分享想法,你会发现自己可以放下和自在。
中医智慧与西医技术:防癌筛查双保险
中医智慧与西医技术:防癌筛查双保险 不让癌症在一夜之间就摧毁了人体的健康,就要检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是否做得足够。人人都有患癌的可能,比起抱着侥幸的心态,实际行动才能有效降低患癌风险,享受健康无忧人生。 中医智慧与西医技术:防癌筛查双保险: 日期:2024年9月7日(六) 时间:2:30p.m. 地点:吉隆坡富贵生命馆...
最难启齿,也最必要开口的对话 :你有心理准备面对我的死亡吗? 开启两代间的生死对话
最难启齿,也最必要开口的对话 :你有心理准备面对我的死亡吗? 开启两代间的生死对话 开口跟爸妈或孩子谈生死并不容易,但总比错过了以后不知所措来得周全。透过一些日常的安排,可以自然地帮助彼此越过死亡话题的鸿沟,互诉生命终期的想法,让两代人更懂得把握当下。 “最难启齿,也最必要开口的对话 :你有心理准备面对我的死亡吗? 开启两代间的生死对话: 日期:2024年8月6日(二) 时间:晚上8点 地点:八打灵再也SS3佛光山滴水坊...
最残忍,也最仁慈的对话:减少末期癌患的痛楚,让他们在爱中离开
最残忍,也最仁慈的对话:减少末期癌患的痛楚,让他们在爱中离开 资深医生的对谈会,守望癌症患者与家属,教导家属如何从旁协助减少癌患的痛楚,守护末期病人的生命质量。 “最残忍,也最仁慈的对话:减少末期癌患的痛楚,让他们在爱中离开” 讲座详情: 日期:2024年7月21日(日) 时间:早上11点 地点:大城堡城邦阅读花园1楼〈阅心〉...
最残忍也最仁慈的对话:如何减少末期癌患、癌童痛楚,让他们在爱中离开
一个是马来西亚儿童安宁疗护协会主席兼儿童安宁疗护专科医生李知展,一个是中西医结合肿瘤科医生林仁吉,他们每天都会面对与上天讨价还价的病患,希望可以争取多一些时间,希望可以不用承受这么多痛苦的离去。虽然治疗医人是他们的职责,但要如何在最残忍也最仁慈的对话中,宣判病人的死期,同时让病人可以在爱中离开,却是医生的功课。
盂兰节
儿时对于盂兰节的认识,就停留在妈妈给予我的那句警告。自此,总觉得七月特别阴森。对于鬼神和死亡之说,大人习惯性回应小孩:“不要问,大了你就知道。”我曾经质疑和抗拒这样的一种说法。如今的我虽然已不再是小孩,但我想我会知道并不是因为我真的长大了,而是我懂事以后经历了人生中那一段必经之路,那段目送亲人永远离去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