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 · 家味

年味,过年的年俗、风情。

腊月风一起,年就快到了。

马来西亚各个籍贯对于新春贺岁围绕庆祝丰年皆不一样,普遍上都会以除旧迎新、拜神祭祖、祈求未来国歌丰收年倒是家家户户的约定俗成。

随着新冠疫情的肆虐,已经进入第三年,人们对于新常态渐渐地习惯成为常态,而有些过年的习俗跟风气也在常态下,也慢慢的给淡化、甚至变得能免则免。

以前,过年就是期待团聚、享受一家团圆共聚,拜拜年,讨个好意头,拿红包;然而,现在却因疫情尚未明朗化,我们必须步步为营,也必须顾及家人朋友的安危,很多过年的习俗也必须从简。

可是,一些新年的习俗还是得传承下去,这样才不会成为历史课本的记录档案,而无法在生活上实践。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迎接新年前所要准备的工作呗!

年前习俗:

腊月二十三:祭灶王,过小年。民间百姓在这一天都会忙着张罗美食甜品祭灶神,期望灶神能够在玉皇大帝那里多多美言,说多一些吉利话,让百姓们能够在未来一年丰盛富足。

腊月二十四:扫尘,根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华文化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或新年的扫尘的风俗。尘与陈谐音,按照民间的说法,就是年前扫尘,除陈布新,把“穷运”、“晦气”等给统统的扫出门,辞旧迎新。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古时候的老百姓生活较为贫困,一年就是等这么一天可以吃肉,大伙也会事先安排,准备办年货的节奏就是在这一天启动。

腊月二十八:广东人的一句俗话 “年二十八,洗邋遢”。意思就是全家人都会在这一天留在家中打扫卫生,贴上春联,迎接新年。

除夕夜:团圆饭,也有人称为年夜饭。游子们都会在这一天回到家中跟家里人一同团聚,合家团圆。守岁,在除夕这一天也是岁末最重要的一环,在爆竹声中辞旧迎新,迎接新的一年。

在失去后,我怎么了?

在失去后,我怎么了?

在失去后,我怎么了? /注册辅导员 张以靖当失去挚爱,面对极大的失落与悲伤时 ,大多数人都可能会经历悲伤失落带来的一些反应。从一开始的无法接受事实到崩溃,都经历了一些复杂性的心理变化,最终总会迈向痊愈的道路上。有没有发现在经历这类似的失落事件时,总会经历差不多心理过程呢?...

疫情时期的悲伤 (第一章)

疫情时期的悲伤 (第一章)

疫情时期的悲伤 (第一章) 面对亲人的离世,悲伤是非常正常的反应,是由内心有感而发的悲恸情绪。当亲人离世时,对于留下来的人来说,大家能够收集和分享与死者的回忆是很重要的,这就是举办葬礼的其中一个原因。但如今疫情大流行影响了我们一贯致哀的方式 – 特别是那些不幸死于新冠肺炎的个案。...

破解悲伤的5大迷思

破解悲伤的5大迷思

破解悲伤的5大迷思 / 注册心理辅导员  张以靖没关系,是悲伤啊!It’s  OK That You’re Not OK!   当因失去挚爱而巨大的悲伤来临时,你都习惯用什么方式去面对? 当你感觉悲伤,有人来关心你好不好时,你都习惯用什么方式去回应? 承认自己悲伤,承认自己 “Not...

讓自己成為幽谷的那道光

讓自己成為幽谷的那道光

讓自己成為幽谷的那道光 /Eve鄭貝君, 富贵关怀殡葬礼仪部奠礼主持   今天的奠禮堂格外的清靜。禮堂内沒有靈柩,只有往生者的遺照,以及擺放在靈桌上的骨灰甕。現場沒有其他的親屬朋友,只有往生者的太太和兩位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