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从娘胎出生以来,我们的成长过程,不外就是从学习开始。学习来到这个世界上,如何好好生存下去。幼时学会喝奶、翻身、爬行到走路;少时上学、交朋友、办活动;直到长大外出工作,参与更多的社交活动、深造等等。在生活上,我们都在学习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许多人教我们怎么活著,怎么和这个世界和平相处,却没有人教我们如何面对有一天离开这个世界,可以如何做预备?
日复一日,面对著生活的日常,当生活突然发生重大事件时,难免会感到惊慌失措,不知道该往哪走?亦如,当生命走到最后,那是一个和这个世界永远的离别。尤其,当自己的生命来到临终,那也是我们每个人人生第一次遇到,也将是最后一次遇上的时刻。那么当面对死亡的时候,我们是否只要「不说、不看、不听」,死亡就不会来临呢?
来到临终,我们都是初学者,尤其是自己的临终。倘若这个社会上开始越来越多人学习或认识临终关怀,那么对我们自身来说都是有帮助的。比如说,如果生命到了不可逆转的地步,你会想要怎么做?只能等死,还是趁还能动的时候多动呢?如果深知道我们每一个人打从出生开始,就向死而生,你会如何准备说再见?
在我们的社会里,有专业的照护中心、立遗嘱服务,甚至殡葬的圆满契约配套,都让我们为「未来」的事做预备。我们未来想要怎么样的照护,我们若不想麻烦其他人,在无法自理的时候,如何可以过一个更舒服、安心的日子。这一些,都能在我们还健康的时候,就先做好准备。不久前,我有一位朋友告诉我,在经历了疫情之后,发现自己需要的并没有很多。于是打算缩小在年轻时扩展的事业,为自己和太太的晚年做好安排,包括倘若有一天生病状况不可逆转时,也可以考虑选择临终的缓和治疗。
说到临终,一般人的认知会直接联想到「放弃治疗」。我经常会多嘴地修改用词,改为「选择」缓和治疗或临终陪伴,这就是我们常见的临终关怀了。临终关怀的大方向可以分为缓和治疗以及临终陪伴。在医学专业的做法来说,就是为病人执行缓和治疗,症状控制和疼痛管理对临终生命末期的患者都极为重要。比较全面的临终陪伴则有社工师、宗教人员、义工、心理师等,给予病人与家属在生活上的各种支援协助,以及心灵上的支持慰籍。

安宁疗护(Hospice)是中途休息站的意思,对于癌症末期的病患而言,安宁疗护就是他们准备前往下一段旅程的休息站。对家属和病人而言,也是最后的机会好好的道谢、道歉、道爱和道别。一个家里头有一个人生病,其实每个人都会受到牵连。当接收到医生的病情告知,首当其冲的感受就是晴天霹雳、从天堂掉入地狱。临终的关怀所针对的对像不只是病患,还有家人,尤其是照顾者。在马来西亚我们有Hospice Malaysia、Kasih Hospice或Kuching Life Care等一些政府组织或民办的社会团体为临终、重症病患在当地提供服务。
马来西亚还有在为儿童安宁疗护做努力的The Malaysian Association of Paediatric Palliative Care (MAPPAC), 这个组织不仅为病痛中的孩子缓解不舒适的症状,同时也照护著照顾者的需求,教导家长如何给孩子洗澡、喂食、以及沟通等等。有时候,遇到可爱想要体验化妆扮美美的小女孩,医护人员也会请志工上门给孩子化妆拍照。这些组织有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治疗师、社工、志工、辅导员或心理师等。医护人员主要帮助给病患的是疼痛以及症状控制,受训的志工也会进行照护的培训,比如抹身、翻身、伤口处理、洗澡、洗头等。这样子当上门探访的时候,也可以示范给家人或照顾者,更舒适的照顾方式。
试想想,如果三天不洗澡,你的感觉如何?倘若一个星期不洗头呢?当病人躺在床上动弹不得时,照顾者很多时候也无暇兼顾更多的细节。一个病人身体已经有病痛了,再加上没有洗澡、洗头,那一定更不舒服。民办的安宁疗护中心纵然还无法概括全马,提供更多地区的照护。可是有他们的努力推广,民众更多的参与,那么照顾者和病人同时也能获得喘息的空间了。
上周和朋友聚餐的时候,提起了生病治疗的选择。我开玩笑问说「遗嘱立了没?」朋友说「经常会想到,就是没行动。」那想到就赶快行动吧,遗嘱的重要性不仅在财产分配,还有重病后的治疗决策,身后事该怎么办,给谁办、以什么宗教进行等等,都是一些细节但重要的小事。因为我们无法在躺在灵柩时,还能醒过来反对在世者为我们做的身后事。
当生命走到最后,你准备好如何说再见?

富贵关怀咨商与辅导部简介
富贵关怀咨商与辅导部(Grief Care)提供临终关怀、丧亲及失落关怀咨商与辅导服务。关于个人失落悲伤的咨商,或是团体支援以及生命教育推广,可于办公时间星期一至五,早上十时至下午五时(周休和公共假日除外),联络griefcare@nvasia.com.my,或拨电010-9896954预约。
作者简介:
赖昭宏,国立台北护理健康大学生死与健康心理咨商系硕士,主修生死学、生命教育、临终关怀、失落关怀。
《我的生命笔记》推介礼
这是一本为「活在当下」而认真书写的生命提醒。写给此刻的自己,也留给此生最在乎的人。每一页笔记,是一次与初心的对话;每一道练习,是推动人生前行的一股温柔力量。手中握着的不只是一支笔,更是一个机会——坦然、诚实地记录此刻的心意,描绘未来的模样,书写一段属于自己的人生圆满。
以豁达的心,理解生命与死亡的意义,疗愈灵魂,也疗愈在世的人
在理解人生终点的过程中,我们不只是疗愈逝者的灵魂,更是抚慰生者的心。透过情感、信仰与爱的连结,本次分享会希望为在场的人带来一份平静与释怀的力量。
「富与AI」:科技与爱的踏脚石
科技本身并不排斥任何年龄,真正设下门槛的,倒是我们对自己的设限。只要愿意,我们依然能用双手去触碰未来,用好奇心重新认识世界。正因如此,富贵集团顺应时代所推出「富与AI」的附加服务。若干人或许仅仅认为这是现代科技的产物,看似取代传统的告别仪式,可却能够回应现代人内心深处那份再爱一次的渴望。
四道人生:道谢、道爱、道歉、道別
在关系里,我们常常以为来日方长,却忽略了有些话,一旦错过就再也没机会说出口。看似简单的道谢、道爱、道歉、道别,却是人这一生最难练习的功课。藏在日常的沉默中,躲在关系的缝隙里,但一直都在轻轻提醒我们:有些感情,值得更及时地表达。
你问我爱你有多深:天人交战的考验
当情义与私欲交锋,我们又该如何抉择?种种考验,无一不是在剖开人性最真实的模样。唯有守护生命中不可替代的珍贵,才能在纷杂中不失方向,而爱,始终是那道最清晰的答案。
AI虚拟分身告别式|「富与AI」弥补遗憾的缺口
然而,现实往往未能如愿。时间来不及、距离太遥远、病况突变,这些无法掌控的因素使我们错过了最后一次的拥抱,来不及听见微颤的再见……于是,未说出口的千言万语就像藏在心口的千刀万剐,一句不说,却句句作痛。每当想起,仿佛整个灵魂都被回忆凌迟,只能在漫漫长夜里反复咀嚼那些来不及说的爱与道别。
也正因为如此,富贵集团推出全马首创的AI告别式服务——「富与AI」,此服务目前率先于吉隆坡与雪兰莪地区推出,并作为传统殡仪配套的附加选择。
科技让告别值得回忆——「富与AI」开启殡葬服务新纪元
AI重建影像可协助家属释怀,特别是重症离世或是癌患家属。病榻缠绵多年,逝者在人生最后的时光里,常常是在痛苦中挣扎求生。脸色苍白、神情疲惫,生命以最脆弱的姿态缓缓谢幕。对家属而言,留下的最后画面,往往是无力与心碎。如今「富与AI」重建逝者影像,回到健康、有精神的模样,他们再一次张口说话,不带痛楚、不带病容,只带着柔和的声音,缓缓说出想留给亲人的那句:“别担心,我很好。”
生死别离后,我该拿什么爱你?——如何利益已亡故亲人
妙开法师表示,佛教认为,对亡故者最好的做法就是为亡故者诵经及持咒语回向,借由佛力加持, 将能让亡者受食。“至于要念什么经文或持什么咒,只要诚心与专注念佛号,所有功德亡故者都能收到。最简单的回向佛号就是:阿弥陀佛。其实在佛的世界是相通的,有分别的是我们,所有只要诚心,任何佛号都可以的。”
你问我爱你有多深:如果可以重来,我会如何?
有人说,人生最遗憾的,不是失去了什么,而是来不及说的那一句话。及时,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深情。本次分享会将引领我们一起找回表达爱的勇气。
富贵集团慷慨捐赠百万善款予慈济 助力缅甸灾后重建
成立35年,富贵集团始终在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包括在2015年尼泊尔发生7.8级强震时共捐赠了超过1000万令吉善款作为赈灾以及灾后重建基金;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时捐赠总值800万令吉的医疗配备、物资、干粮和口罩等携手全民对抗疫情;今年初也捐赠50万令吉助力砂拉越水灾救援行动,提供所能之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