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启齿,也最必要开口的对话:你有心理准备面对我的死亡吗?

本地著名福建歌手黄一飞与喵喵组合之一,同时也是其妻子的郑美心(小喵),多年来习佛弘法,与佛光山结缘,对于生死课题百无禁忌,经常在公开场合高谈阔论。女儿黄子晏(小米)自小在父母的身教之下耳濡目染,18岁时选择修读台湾南华大学生死系,一家三口全心全意地灌输生命教育的真缔,期望社会大众正面看待生死课题。
黄一飞是富贵集团形象代言人,妻子郑美心是生命教育老师,女儿黄子晏则准备大学毕业后投入生命教育的辅导谘商领域。2024年8月6日晚上,这一家三口出席由富贵集团《生命咖啡馆》与星洲日报《活力副刊》联办,在八打灵再也SS3佛光山滴水坊举行的“你有心理准备面对我的死亡吗?最难启齿,也最必要开口的对话”座谈会,担任分享嘉宾。
黄一飞与妻女透过自身对于生命教育的学习与经验,透过谈话、音乐与遊戏,分享一家三口如何坦然地面对死亡。黄一飞与郑美心在华人传统上最禁忌的农历七月,公开分享夫妻互相生前告别的场景;黄子晏则公开遗书向父母生前告别,旨在告诉社会大众:“如果我们能够在死亡之前与亲人进行真心的告白,在亲人往生后,我们不会留下太多的遗憾。”
座谈会开始之前,响起黄一飞的成名曲《一百万》,人生名利双收,拥有一百万的钱财又如何?人生无常,若没有事先规划,没有好好的生前告别,一百万留下来的,只是空有遗憾。

对于女儿黄子晏在台湾南华大学修读生死系,郑美心直言是女儿最大的福报与缘份,“我去陪她的时候,计程车司机说南华很好,但要担心女儿以后会成为法师;我说若是,我和丈夫的生命就圆满了,功德无量;我这一辈子没有这个福报,可是我发愿来世我要成为法师”。
“女儿常说,这或许是前世的因缘,她相信生命中即便谁离开,都不是完全的死亡,而是应该往更好的地方,因为生命是永续的。”
黄子晏原本是要选修辅导课程,但获悉生死系亦有辅导课程后,她深感兴趣,毕竟死亡无法避免,却是华人社会普遍上仍然避忌去讨论的课题,于是她选择生死系辅导与谘商,希望以后可以给予痛失亲人的家属在心灵与精神上的帮助。
她提到老师在课堂上说明生死系辅导谘商最难之处并非考试,而是如何看待与正视自己,“你要先帮助自己,才能够帮助别人,在读懂生命里每个阶段的自己,更了解自己,并装备更多的知识后,才能够准备未来去帮助别人。”
一般人认为,生死系冷门又不赚钱,所以亲朋好友百思不得其解而经常询问郑美心。
对此,黄子晏以其大学教授的说词回应:“我们读的是触碰到死亡的终究限制,才能从中开拓出生命的尊严与价值,就是你已经知道了生,你知道了死,那你有权利让生死中间的人生要怎么过,这是你的权利,你要不要把它过好。”

黄一飞发挥其惯常的幽默本性,提及事前规划,自称获得台湾佛光山寺副住持兼南华大学生死系教授慧开法师指引三件事,一是“不怕死,二是“知道怎样死”,三是“死了去那里?”
“就是因为不怕死,所以会想怎样去规划怎样死,以及死了去哪里,一定要事前规划。”
郑美心补充,当医疗已经无济於事,生命走到了尽头,就要拒绝插管,让自己活得有品质且有尊严,并趁著自己意识还清醒时,好好地跟所爱的人道别、道谢、道爱及道歉。
为了学习生命教育,黄一飞一家三口参加许多相关的课程,夫妻俩跟现场观众进行抛球与接球、掷筊及桌遊等遊戏,让参与者了解生命是永续经营,所以要先学会放手。
“因为有人放不下,他不捨得,不想面对事实,所以不想听、不想说、不要沟通,可是抓紧会辛苦,而且双方都很辛苦。暂时放不下,没关系,你听了一堂课之后,慢慢的放松,再听多一堂及更多,并分享想法,你会发现自己可以放下和自在。”
“你可以开心的谈,过程可能会流下眼泪,那个感动的眼泪是珍珠,那个放下的眼泪非常地珍贵,你碰触到了自己,你听到了自己,你也让对方不舍得的人也愿意一起听,我们一起放下。只要放下,上前就有路,这是星云大师说的。别人说生老病死,星云大师说的是‘老病死生’,我们前面还有路,生命是跨度发展及永续经营的。”

每次与兄弟姐妹聚会,郑美心皆毫不避忌地讨论自己的事前规划,但往往没有人要听,并刻意避开话题。对此,她向现场观众叫唤:“如果我真的突然间走了,你们要支持我的女儿和我的老公,去跟我的姐妹们说。”
之后,她坦然地公开本身“最后目的地”是彭亨州福隆港,“那是最靠近天堂,也是最靠近我妈妈的故乡(雪州新古毛)。这个鸟不生蛋的地方太好了,我可以好好在那边好好的死去,这是最理想的”。
郑美心的母亲在10年前往生,让她非常伤心,座谈会上播放母亲生前的珍贵生活照片,伴随著母亲清唱歌曲《爱的箴言》,一家三口与现场观众都哭红了眼睛。
“如果家里有老人、临终或癌症病患,请你们跟家里人多拍一些录影、多拍一些照片,把它记录下来,那会是后来他离开之后,你疗愈自己最好的工具,是无价之宝。”
2007年,郑美心陪伴母亲参加佛光山的课程,她视之为与母亲最珍贵的回忆,“如果生命可以重来,我愿意放下所有赚钱的机会,陪伴她,可是生命没有重来。”

黄子晏与外婆的感情特别好,因为她从小与外婆相处,外婆往生时,她才小学三年级,乃是她第一次接触死亡,并看著母亲每天以泪洗脸,直至长大后才发现,外婆往生一事是她日后报读生死系的原因之一。
“我是独生女,跟爸妈的感情很好,我不敢去想,如果有一天他们不在了,我要怎么办?如果我读了生死系,读了辅导,我可以帮助自己。如果那一天到来,我会怎么样?至少我提前做了预备,所以真正让我想要读这个的原因,是我想要先帮助自己,不然如果爸妈不在了,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办。”
郑美心以前不了解生命教育,忽略了女儿小时候对于失去外婆的心理冲击,直至有一次与女儿参加生死课题的工作坊,女儿悲从中来,才发现女儿有一段很长的时间无法适应没有外婆的日子,让她顿时觉悟生命教育不应该局限于成年人,而是必需从小开始,尽量不要让孩子留下遗憾。
“我们永远会忽略,以为太早跟孩子说死亡,他们不一定会明白,可是我们永远忘记他们的抵抗力最弱,他们才是最需要,所以我跟女儿道歉,说妈妈不知道你有这样的需要。女儿回了一句让我很感动的话,她说你的母亲往生了,你没有妈妈,我还有妈妈,所以你可以哭,没有人可以剥夺你悲伤的权利。”
夫妻俩还没有参加临终关怀的演练课程之前,黄一飞曾经对郑美心说“如果你死了,我也跟你一起去死”,使郑美心担心受怕,决定带他去上课,要他学会放下。
“再相爱的夫妻,都要准备有分手的一天,好好的说再见!”在临终演练时,夫妻俩互相道别、道歉、道谢与道爱,黄一飞握着她的手说“会好好照顾孩子”,而当黄一飞说要放手时,郑美心泪如雨下,因为她终于放心,黄一飞不会跟著她走。
2024年 4月3日,台湾花莲发生7.2级地震,身在台湾的黄子晏与母亲透过视频通话互诉报平安,当下黄子晏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幸好我写好了遗书!”
“我把遗书发给妈妈,里面写完了我所有要讲的话。很多人觉得年轻人的人生还有那么长,可是生命无常啊,你不知道明天跟无常哪一个先来,所以我把想要和爸妈说的东西,无论是道谢、道歉、道爱或道别,我都有好好的写在遗书里。我跟妈妈说,如果有一天我先走了,你不要担心,我也已经没有遗憾,我很确定自己人生的每一个当下都过好了。”

马来西亚佛光山副住持如行法师
法师的助念对于生者与亡者会有很大的宽慰,但佛教不是只有法师助念,才叫比较没有缺憾,我们还可以做很多事情来做到比较没有缺憾。
例如用往生者的名义来捐助孤儿院、老人院,或者去帮助很多社会上需要的人,或者你可以为他抄经和诵经。
法师的声音和你的声音比起来,谁的声音他比较熟悉呢?是来自于我们自己的声音,所以有时候法师去助念的时候,会跟家属说,请大家尽量来诵经,我们需要法师的引导,可是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心有没有在。
我们的心常常跟他在一起的时候,你可以透过你的心念和他沟通,让他永远感觉到。
最重要的是,说像黄一飞与家人示范的道谢、道爱、道歉与道别,当从一个物质变成一个能量后,他一样可以感受得到,因为我们有心念,我们没有障碍了,所以这些东西永远都是即时的,只是可能你无法用肉眼看得到,但这些讯息他一定可以收到。





这么的亲密、有爱又温柔的家庭,要讲道别的时候会不会更加难?我相信是更难,所以我也是带着这样的一种期待。
离苦得乐,找到真正的幸福
二○一六年于台北大直创办「Dr. Lobsang洛桑预防医学集团」,独创「ACT自体生长因子疗法」,精擅「免疫细胞疗法」、「干细胞疗法」、「血液净化」、「慢性病调养」与「睡眠调理」。经常受邀于海内外各地传授整合东西方医疗体系的养生知识。
生死别离后,我该拿什么爱你? ——如何利益已亡故亲人
逝去,不是爱的终点。如何在无常中延续深情,真正利益已故亲人?这场生命教育分享会,将带你探讨爱的延续方式,让思念化作温暖的行动,让离别成为另一种深远的陪伴。
清明追思
事实上,扫墓是追思,并非追悔。转个念头,扫墓是透过先人来认识自己的存在,而且珍惜当下的想法和清明祭祖的文化也毫无冲突。后人与祖宗素未谋面却是血脉相连,唯有祭祖之时,才深刻感知自己从何而来,往何处去。
认识四道人生
换言之,四道人生的词典里不单单是「谢谢你」、「再见了」、「对不起」、「我爱你」,可以是千言万语,又或是片言只语。当说者有意,听者有心,四道人生会是日常生活中最健康、最天然的保健品:弥补原先破碎的关系,升华本就亲密的感情。
宠物与你相遇,从来都不是巧合
“我们爱一个人,往往带着求回报的心,所以得不到回报的时候会特别痛苦。如果我们对于爱与付出有着深刻的理解,那么,无论是爱宠物乃至爱一个人,即使有朝一日失去他们,内心也会生起另一种情感:谢谢你!因为你的出现,让我知道自己有爱的能力,并且愿意把这份珍贵的礼物奉献给你。”
黄俊勇《哀伤疗遇》工作坊 艺术抚慰丧亲之痛
这场工作坊是免费报名,让近期内面对失去亲人的人士,可以通过艺术创作找到情感的宣泄与自我疗愈。
那些面对死神前常忽略的问题
有晢法师表示,很多人当家庭遭遇困境或人生不顺遂时,就会埋怨父母为何要生我?而他也曾经回答过学生这个问题,说道:“没有一对父母上过父母先修班,孩子也一样没有上过模范生课。”
电影里的四道人生
电影里的四道人生 经历过濒死并跌入人生谷底的钟灼辉博士,将通过真实经历与大家分享他如何在失去的过程中顿悟“道谢、道爱、道歉、道别”的力量。投身殡葬业15年的拿汀李姐䭲,也将分享她的亲身经历、多年以来在行内的深刻感悟,以及见证过的生命故事。大马影评人梁文聪将与两位嘉宾带领大家探讨生命的本质,一同找到“向死而生”的生命力。分享会将探讨的4部生命电影包括《送行者》《源生罪》《How to Make Millions Before Grandma Dies》《破·地狱》。 电影里的四道人生 日期:2024年12月11日(三)...
宠物与你:你们的相遇从来都不是巧合
宠物与你:你们的相遇从来都不是巧合 在别人的眼里是动物或者宠物,在主人的眼里却是——亲人。一场讲述主人与宠物的生命故事,道出人类和小动物之间的相遇、相处,相知和相送,用鼓励和祝福送别同伴。 宠物与你:你们的相遇从来都不是巧合 日期:2024年12月8日(日) 时间:2:00p.m. 地点:吉隆坡富贵生命馆 报名链接:...
谈:看见孩子的优秀
谈:看见孩子的优秀 温暖陪伴,耐心等待。理解,才能真心相待。放下自己的想要,看到孩子的需要。 谈:看见孩子的优秀 日期:2024年12月5日(四) 时间:8:00p.m. 地点:吉隆坡富贵生命馆 报名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