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柳莺:病人与家属须达共识 “断食善终非把人饿死”

行医超过40年、台中医院复健科资深教学医师毕柳莺昨午主讲的“断食善终”-拿回生命自主权”,2023年大马巡回演讲座无虚席,公众踊跃深入探讨“断食”和“善终”定义。

上述由星洲日报、富贵集团和城邦出版集团联办的讲座会,是于吉隆坡富贵生命馆开讲。

曾毓林:回归病人和家属决定

星洲日报副执行总编辑曾毓林在讲座会活动暖场表示,当初承办上述活动,引起争议;有人认为,断食等于活活饿死,变相谋杀。

他说,“断食善终”背后真正意义,里面涵盖许多因素,姑且让台湾主讲者毕柳莺医师通过讲座会与大马读者交流讲解。至于社会是否认同这种方式,一切回归病人和家属决定。毕竟生命的结束,取决许多方面,“断食善终”适用哪类人,需要事前评估和规划。

毕柳莺:灌输尊重病人自主权

毕柳莺在讲座会表示,其患上小脑萎缩症的母亲,也是支持“断食善终”,她同时引用其它真实个案,讲解“断食善终”原意,灌输公众尊重病人自主权,不要滥用医疗手段改变机制,即便延长垂死边缘患者的寿命,可却忽视人类生活的品质。

她说,华人社会忌讳死亡课题,甚少深思人类的生活品质,其实比生命长短更加重要。

她认为,医院本是救人的地方,结果沦为人类死亡的地点,本是拯救生命的医学仪器,科技越来越昌明发达,变成延迟患者死亡的工具。这导致患者失去生命自主权,包括失去意识的群体,没人征求他们同意,然而患者却遭强迫插鼻胃管灌食维持生命,痛楚生存下去。

她指出,病人插管后丧失咀嚼能力,身体机能下降,抵抗力变差,插管后的他们身体机制被改变,医学仪器正在延长患者死亡时间。

“有否设想患者当下的生活品质?这种方式不是行善,而是行恶。”

勿凭字面理解“断食”观念

无论如何,毕柳莺强调,落实“断食善终”理念前,患者和家属之间必须达成共识。

她解释,公众不能单凭字面理解“断食”,误解“断食善终”就是把患者活活饿死的错误观念。

意指对食物慢慢减量

现场观众在交流环节活跃提问,包括来自临终关怀中心社会服务者发问,如何处理失去意识且没有家属认领的插鼻胃管患者时,皆获得毕柳莺耐心解答。

也有观众认为,不能让大众误解“断食善终”是慢性自杀手段,“断食”一词概念源自日文,意指对食物慢慢减量,缓和降低食量,一旦人体衰老,食欲自然减少,趋向死亡阶段。

助处理逾百“断食善终”个案

毕柳莺经常收到许多末期病患和家属的脸书私讯,讨教如何“断食善终”解脱,她共协助处理过101宗个案。

针对医界对她的评论褒贬不一,毕柳莺在讲座会上打趣表示,自己不怕被告上法庭,只怕新闻不理她。

她笃信协助他人善终带给家庭深远影响,一个人无法善终,终究是家属痛苦。若能做到生死两相安,助人解脱乃是善举。

 

文:星洲日报 https://www.sinchew.com.my/?p=5124081

直播回顾: https://fb.watch/ojRytfFl-N/

外婆的脚尾钱

外婆的脚尾钱

外婆的脚尾钱 /张以靖 | 注册心理辅导员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把生死看成是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所谓“生死事大”,所以身后事总有很多繁文缛节,加上不同的籍贯、宗教、地方风俗等等不同的文化,形成了流传至今都还在应用的传统丧礼。而一些习俗和文化也随着时代与环境的转变而慢慢转变或消失,但丧礼主要让亡者安息与安抚生者的目的却是越来越深受现代人注重与关心。 谈及不同籍贯与宗教的丧礼,让我想起了一段往事。...

了解更多
你好吗?

你好吗?

你好吗? / 注册心理辅导员  张以靖 天亮了,缓缓起身,拉开窗帘,感觉阳光的温暖,今天又是新的一天。泡了一杯茶,坐在电脑面前,随手拿起手机,看看信息,在社交媒体发布的各种讯息与新闻,一早就轰入了还在准备启动的大脑。偶尔看到令人不解的新闻会感到无奈,看到令人心痛的报导会感到难过,看到令人振奋的消息会感到开心,一早的心情随着不同的事件起起落落。深呼吸一大口气,回到当下,准备进入工作模式,开启新的一天。 这是目前我在疫情下的工作日常,那你的呢?你好吗?...

了解更多
殡葬司仪扮演的角色

殡葬司仪扮演的角色

殯葬司儀扮演的角色 /Frankie丘銘澤富貴關懷殯葬禮儀部奠禮主持三十年來,富貴集團秉持著傳承各籍貫和宗教的奠禮禮俗以及發揚中華文化孝道的原則,已經莊嚴並圓滿了數不盡的殯葬儀式。而富貴的殯葬司儀團隊,則必須履行公司的這個大原則,引導孝眷,以各自信奉的宗教配合其籍貫的禮俗,讓他們往生的至親得以安息。...

了解更多
夫妻真的不能相送吗?

夫妻真的不能相送吗?

夫妻真的不能相送吗? /Eve Chan, 富贵关怀殡葬礼仪部奠礼主持   在与主家拿取资料的时候,很多时候家属出于不理解,又因着害怕自己在丧礼期间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所以都会向司仪询问许多关于丧葬礼仪的禁忌。被问得最多的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夫妻是否不能相送?为什么夫妻不能相送? 現代社會特別是年輕一輩的人,對於許多事物與現象都講求邏輯與科學,面對這些民間禁忌更是如此。若沒有一個令人心悅誠服的理由以及缺乏科學邏輯性,便很難説服他們跟從。夫妻真的不能相送吗?       我们来看看以下关于这个禁忌的说法:...

了解更多
基督徒不祭拜親人便是不孝嗎?

基督徒不祭拜親人便是不孝嗎?

基督徒不祭拜親人便是不孝嗎?                    /Eve鄭貝君, 富贵关怀殡葬礼仪部奠礼主持許多人都對於基督徒不允許祭拜神像、祖先,都存在著許多的迷思與誤解。特別是在非基督徒的親人往生時,基於信仰的關係他們選擇不參與誦經和祭拜儀式,身旁的人都會對他們指指點點,甚至被大家標簽為「不孝」。對於這一些指責,多半基督徒都感到非常地無奈。 「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出埃及記20:12; 「你要使父母歡喜,使生你的快樂」- 箴言23:25;...

了解更多
銘旌/女婿旗

銘旌/女婿旗

銘旌/女婿旗 /Eva歐燕珊富貴關懷殯葬禮儀部典禮主持“小姐,我想問下這個女婿旗其實是有什麽意思的嗎?爲什麽會有女婿的名字在上面的呢?”我回頭看著顧客,微笑地回答了他的疑惑,告訴他女婿旗故事。他聽完后說:“哇,原來是那麽威風的啊……!那到底我告訴他什麽故事了呢? 銘旌又名爲女婿旗,在古時代是以銘旌這個名詞來命名,但經過時代的演變,銘旌已慢慢被女婿旗的名稱取而代之。銘旌的意思就是豎立在靈柩前標志往生者的官職和姓名的旗幡。...

了解更多
哭路頭

哭路頭

哭路頭 文/Eva歐燕珊富貴關懷殯葬禮儀部典禮主持   「阿姨,你準備好了嗎?」從日本旅遊趕回來的阿姨坐在車裡紅著眼眶點了點頭。我們把車的引擎熄了,幫阿姨開了門,她緩緩地下了車,踏著沉重的腳步走向外公家。在外公家的大門前,阿姨的雙腳就重重的跪在大門外,終於忍不住大哭跪著爬到外公的靈前,哭著說:「阿爸,對不起,我回來晚了。」其他的阿姨舅舅大家都跟著大哭起來,他們扶起跪在靈前的阿姨,走到棺木前看看爸爸的遺容。或許有些人只是在電視劇上看過這樣的場景,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真的切切實實地經歷過。...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