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咖啡馆以生命教育为营,挥发耐人寻味的甘涩气息,陪伴五味杂陈的现实人生,始终守护生活的余温。人生百态,时间里变化无常的手法烘焙着生活种种的滋味,于是需要生命教育的中和。承蒙富贵集团的支持,生命咖啡馆得以往返大城小市,承办一场又一场的生命教育活动。

「陪伴,是照顾者最长情的告白」
今年初,循着电影《源生罪》踏出关怀家庭照顾者需求的步伐,生命咖啡馆则引导社会省思自我的生命价值观,并借此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人文精神。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大银幕里的情节是许多家庭照顾者的缩影。日常的无力和无助分分秒秒转动着照顾者的生理时钟,敲醒了我国老龄化的警铃。富贵集团扛起社会责任,年前就推动长者介护专业课程,培育生命经理师掌握照护技巧,善待自己与他人的晚年。
富贵集团走在生命教育的前线,生命咖啡馆紧追其后,四月联手张曼娟教授开办照顾者的修炼课。人不可貌相,曼娟的神采飞扬着实难以令人相信她也正肩负着照顾者的责任,或许这就是逾三百名与会者好奇前来向她取经的缘故。事实上,是长期照护的漫漫长路看不见尽头,因此更需要双倍的活力方能走下去。一路上,生命咖啡馆希望曼式修炼课纲与大家并肩同行,直至修成正果的那一天。在此之前,与年迈父母相处相信是每一位长照者的入门课。当我们觉得父母变得越来越难相处时,其实是他们年老所导致的。不是丰富的美食满足不了父母,而是他们咀嚼与消化能力变得迟缓;不是他们不愿意一起出游,而是他们担心频尿和难以适应新环境。但凡花些时间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会发现他们始终不变,依然是我们最亲爱的爸妈。抚心自问,父母反复问起您同一道问题,难道是纯粹闲着无聊吗?假设是,那么您的再次回应对他们而言,必然是一种珍贵的陪伴吧。



多一刻的陪伴,就少一刻的遗憾。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真心地陪伴孩子,孩子有勇有谋自由展翅翱翔的成果更胜于成龙成凤与否。宋慧慈老师语重心长劝诫现代父母重新定义优秀,善用慧眼识孩子,并且懂得放下手机与孩子共读共话,创造共好氛围。肯定孩子的优秀,是父母赠予孩子最无价的生命礼物。
陪伴无憾而泣的眼泪
不一定是亲子,家庭成员之间若也能无所不谈,如此温馨的画面会是余生美丽的回忆。展开“最难启齿,但也最必要开口的对话:你有心理准备面对我的死亡吗?”,对死神而言,年龄和岁月只是一个参考指数,无常才是如常,所以身壮力健的黄一飞、精神抖擞的太太与正值花样年华的女儿均无惧谈及人生后事的安排,各自分享理想中的归宿。比起死亡,更可怕的是活着时一次又一次错过日常对话的机会。
我们躲不开死神召唤,但却能尽量避开病魔缠身。预防胜于治疗,正如林仁吉医师分享中医智慧与西医技术的结合,达到防癌筛查双保险的目的。癌症不如死神般无迹可寻,定期进行检查有利于及早发现潜伏的癌细胞。林允威医生坦言,女性尤其需要注意患上乳癌的机率。切记抗癌之路绝不会是孤单一人,陌生却又如此熟悉的同路人默默陪伴林凤琴教师活出癌后的第二人生便是最佳证明。
当病魔的爪子锋利得足以磨平手术刀,李知展医生和林仁吉医生为减少末期癌患的痛楚,与家属共商让他们在爱中离开的方案。众人取得共识,摊开生命长度的本子,以爱书写生命的深度,特允泪水滴落,化作此生盖章。




随着爱的离去,有者不慎陷入自责深渊,离不开“是不是我不够好,才留不住爱”的出口,丧亲家属首当其冲。周慕姿咨商心理师向与会者伸出援手,厘清亲密恐惧,期许可以扶起众人走出愧疚的无底洞,掌握自己与他人舒服相处的橄榄枝。但平凡人如你我,偶尔依然会抵挡不住复杂情绪的突袭,任由悲伤低落加剧丧亲之痛。由黄俊勇艺术治疗师主导的丧亲艺术抚慰工作坊教导家属自我救赎的方式,利用手作逐步解开陈年心结,顺道回应我们面对死神之前常会忽略的问题。如同上天待我们不薄的事实,虽然我们被安排哇哇大哭且毫无预备地来到世上,我们多数人却都被赋予了充足的时间和机会交代清楚再笑着离别,只是视乎我们有否好好把握时机。

这个机会在动物同伴的眼里是多么的奢侈,唯有选择来到主人身边,完成陪伴主人好好生活的使命。缘分不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相信主人与宠物的相遇也从来都不是巧合。主人的生活哀喜交并,小动物尽收眼帘,恰恰两者语言有别,所以静心守护便抵过所有爱的言语。
四道人生的日常陪伴
不难发现,电影里的四道人生倒映现实的人生剧情,赚人热泪的同时将「道谢」、「道歉」、「道爱」、「道别」,一一回扣给观众。至于是否值回票价,有赖于观影后的自我觉察,始于日常的练习操作。四道人生习题的特别之处在于越是努力地呈现,越是幸福的表现。




生命咖啡馆,就像是生命教育的灵魂伴侣,陪伴悲欢离合的人生。二零二四年的光景随着自然规律落下句点,又再迎接新的一年。借鉴时间的规律,「生老病死」的说辞应该是「生老病死生」。
台湾知名作家吴若权/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也可以实践“四道人生”
我从她眼里看到了天下所有母亲,期待儿子能够回家的渴望。我相信她从我拖着行李离去的那一刻,从我身上也看到了所有的孩子,长大之后都一直想要离开家的背影,就在这样一次次的离别当中,我们才有机会去学习怎样道爱、道谢、道歉及道别,因为我们知道道别真的是非常不容易,那回来看到爱这件事情,它就会更有意义。”
灵魂沟通师Jessica | 以豁达的心,理解生命与死亡的意义,疗愈灵魂,也疗愈在世的人
Jessica认为,死亡,不过是人换了个方式,以绝大数人看不见的灵魂形态存在着。当灵魂来托梦或与她沟通时,他们呈现的样子通常是生前的样子,他们穿生前喜欢的衣服,保有生前的脾气和个性;他们会像生前一样关心生活琐事,他们对家属的关心并没有减少。反而,灵魂会先放下许多物质上的牵绊,例如金钱、房子和车子,他们更在意的,是孩子是否安好,有否感受到爱与关怀。灵魂经常回头思考,如果有机会再回来,他们会以更柔和的方式与孩子沟通,而不是责备。
哀伤失落艺术疗愈三部曲工作坊
透过一笔一画,整理失落的心,用艺术温柔疗愈伤痛。限25人,小班互动,欢迎报名。
身心灵预防医学专家洛桑加参/人生最大的任务是好好爱自己
他表示,家人是最难沟通,甚至是没有沟通的一群,只是看谁比较大声。但如果生起慈悲心,聆听家人的声音,其次利用沟通技巧,聆听,中间才加入一些置入性广告(自己的想法),才是最受用的方法。
《我的生命笔记》推介礼
这是一本为「活在当下」而认真书写的生命提醒。写给此刻的自己,也留给此生最在乎的人。每一页笔记,是一次与初心的对话;每一道练习,是推动人生前行的一股温柔力量。手中握着的不只是一支笔,更是一个机会——坦然、诚实地记录此刻的心意,描绘未来的模样,书写一段属于自己的人生圆满。
以豁达的心,理解生命与死亡的意义,疗愈灵魂,也疗愈在世的人
在理解人生终点的过程中,我们不只是疗愈逝者的灵魂,更是抚慰生者的心。透过情感、信仰与爱的连结,本次分享会希望为在场的人带来一份平静与释怀的力量。
四道人生:道谢、道爱、道歉、道別
在关系里,我们常常以为来日方长,却忽略了有些话,一旦错过就再也没机会说出口。看似简单的道谢、道爱、道歉、道别,却是人这一生最难练习的功课。藏在日常的沉默中,躲在关系的缝隙里,但一直都在轻轻提醒我们:有些感情,值得更及时地表达。
你问我爱你有多深:天人交战的考验
当情义与私欲交锋,我们又该如何抉择?种种考验,无一不是在剖开人性最真实的模样。唯有守护生命中不可替代的珍贵,才能在纷杂中不失方向,而爱,始终是那道最清晰的答案。
生死别离后,我该拿什么爱你?——如何利益已亡故亲人
妙开法师表示,佛教认为,对亡故者最好的做法就是为亡故者诵经及持咒语回向,借由佛力加持, 将能让亡者受食。“至于要念什么经文或持什么咒,只要诚心与专注念佛号,所有功德亡故者都能收到。最简单的回向佛号就是:阿弥陀佛。其实在佛的世界是相通的,有分别的是我们,所有只要诚心,任何佛号都可以的。”
你问我爱你有多深:如果可以重来,我会如何?
有人说,人生最遗憾的,不是失去了什么,而是来不及说的那一句话。及时,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深情。本次分享会将引领我们一起找回表达爱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