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时期的悲伤(第二章)

新冠疫情大流行已经颠覆了全世界每个人的生活。我们一直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从朋友之间的简单聚会到拥抱等)现在却成为了会有感染风险的举动,甚至也影响了我们对失去亲人的那种哀伤及哀悼的方式。在上一章节中,我们谈到了对新冠肺炎患者遗体处理的严格限制,在一切必需从简的SOP执行下,我们无法举行正式的葬礼来悼念和告别因感染新冠肺炎而离世的亲人。

感染新冠病毒甚至死亡是来得如此迅速和突然,这不仅剥夺了许多珍贵的性命,同时也剥夺了与死者告别的机会。这无意中给留下来的人带来了很多创伤和遗憾,因为他们没机会好好的和逝者告别。在新冠疫情肆虐下,使人们感受到生命是如此的脆弱,我们无法控制生命的长度,但我们绝对可以掌握生命的宽度,因此,促使生命规划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了;这也可以确保我们所爱的人永远不会在这种情况下陷入悲痛。

除此之外,对于那些发现自己处于如此不幸或令人心碎的困境中的人来说,在新常态下,人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应对悲伤呢?大多数人普遍误解葬礼是为往生者准备的,而实际上更多的是为活着的人准备的。举办葬礼的意义是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亲朋好友前来吊唁逝者,献上最后的敬意;同时也让出席的人相互鼓励和纾解彼此的哀伤。虽然葬礼仪式在疫情期间受到了严格管制,但思念无碍距离,科技的发达促使我们依然可以保持联系,并通过视频主持线上追思分享与往生亲人的回忆与故事。

同时,也可以寻求信仰组织的支持,包括宗教领袖和会众。在悲伤的时候,精神咨询或建议对恢复有很大帮助。最重要的是,为了适应新常态,大多数的组织都通过使用科技给予精神上的帮助,因而解决了社交距离的问题。

在疫情大流行之前,民众可以通过电话或在线得到援助及咨询,我们的咨询服务、辅导小组或热线全天候开放,如有必要,请寻求心理辅导单位以得到协助。永远记住,社交距离和有条件管制令的封锁无阻心灵上的关怀,您永远不会孤单,您还有我们。

疫情的限制意味着我们可能无法像以往一样在某人因新冠病毒去世时举办传统式葬礼,一切都必须简化及谨遵SOP下执行。但我们可以在疫情缓和下来后,在未来举办追思活动,纪念亲人。传统很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因环境和时代的变化而适应,更重要的是对逝者的心意。

欲了解更多关于生命规划或线上生命规划的资料,请浏览

https://www.nirvana.com.my/getting-started/pre-planning/ https://nirvana.bereev.com/

更多相关资源,请浏览 https://www.nirvana.com.my/zh/resources-2/lifecafe/

疫情时期的悲伤(第一章)

辅导只是聊聊天吗?

辅导只是聊聊天吗?

在接近五年的辅导生涯中,我听过不少对辅导员的言论。有些话听起来带着不解和质疑,例如:“你读心理学的,那你知道我现在在想什么吗?”、“跟你讲有什么用,你可以帮我解决所有问题吗?”、“我为何要找一个陌生人来听我的心事?”这些话语或许来自于大众对辅导员的误解,或者是他们的困惑和无助。然而,最让我个人感到一秒爆炸的那句话是:“你的工作很容易厚,就跟人家聊聊天,还有得收费。” 每每听到这句话时,我的心里不禁翻了个大白眼,心理OS想:“你说得这样容易,不然你来试试看!况且,我根本没有收费(补充说明:给予富贵的顾客辅导费用是被豁免的)。...

当生命走到最后

当生命走到最后

来到临终,我们都是初学者,尤其是自己的临终。倘若这个社会上开始越来越多人学习或认识临终关怀,那么对我们自身来说都是有帮助的。比如说,如果生命到了不可逆转的地步,你会想要怎么做?只能等死,还是趁还能动的时候多动呢?如果深知道我们每一个人打从出生开始,就向死而生,你会如何准备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