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时期的悲伤 (第一章)
面对亲人的离世,悲伤是非常正常的反应,是由内心有感而发的悲恸情绪。当亲人离世时,对于留下来的人来说,大家能够收集和分享与死者的回忆是很重要的,这就是举办葬礼的其中一个原因。但如今疫情大流行影响了我们一贯致哀的方式 – 特别是那些不幸死于新冠肺炎的个案。
在疫情期间举办葬礼是件很困难的事。聚会不被允许进行, 因此,葬礼受到了人数限制以遏制被感染的风险。由于卫生当局对新冠肺炎患者遗体管理制定了严格的规定和指南,亲人因无法与往生者好好告别而感到遗憾。
一般情况下,是由死者家属指定的亲人处理遗体,依据死者不同的宗教和文化信仰,一般会举行 3 或 5 天的追思仪式和葬礼。
但如果是因新冠肺炎而逝世,遗体的管理则完全由卫生部 (MOH) 当局负责。一旦死者被转移到太平间,任何人都不得与死者接触。根据卫生部提供的指南,只允许一至两个身穿全套防护装备的亲属在安全距离内观看遗体。但是,不同的医院采用的做法都不同,例如:仅允许近亲通过窗户或通过摄影图像观看遗体。
整个过程都在卫生部官员在场监督下完成的,遗体会被包裹并放入尸袋。在放入密封的棺材之前,尸体将用消毒剂进行消毒。然后棺木将被直接转移到墓地或火葬场,几乎没有任何追思仪式,务必把所有风险降至零。
失去亲人本身就是一种创伤性的事,但由于疫情的限制而无法进行追思仪式而造成更大的悲痛。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应对这些情况。请继续关注本文的第二章。
更多关于新冠肺炎患者遗体处理的指南及信息,请参阅此链接了解更多:http://covid-19.moh.gov.my/garis-panduan/garis-panduan-kkm/Annex_20_Forensic_Guidelines_02122020.pdf
你好吗?
你好吗? / 注册心理辅导员 张以靖 天亮了,缓缓起身,拉开窗帘,感觉阳光的温暖,今天又是新的一天。泡了一杯茶,坐在电脑面前,随手拿起手机,看看信息,在社交媒体发布的各种讯息与新闻,一早就轰入了还在准备启动的大脑。偶尔看到令人不解的新闻会感到无奈,看到令人心痛的报导会感到难过,看到令人振奋的消息会感到开心,一早的心情随着不同的事件起起落落。深呼吸一大口气,回到当下,准备进入工作模式,开启新的一天。 这是目前我在疫情下的工作日常,那你的呢?你好吗?...
殡葬司仪扮演的角色
殯葬司儀扮演的角色 /Frankie丘銘澤富貴關懷殯葬禮儀部奠禮主持三十年來,富貴集團秉持著傳承各籍貫和宗教的奠禮禮俗以及發揚中華文化孝道的原則,已經莊嚴並圓滿了數不盡的殯葬儀式。而富貴的殯葬司儀團隊,則必須履行公司的這個大原則,引導孝眷,以各自信奉的宗教配合其籍貫的禮俗,讓他們往生的至親得以安息。...
夫妻真的不能相送吗?
夫妻真的不能相送吗? /Eve Chan, 富贵关怀殡葬礼仪部奠礼主持 在与主家拿取资料的时候,很多时候家属出于不理解,又因着害怕自己在丧礼期间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所以都会向司仪询问许多关于丧葬礼仪的禁忌。被问得最多的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夫妻是否不能相送?为什么夫妻不能相送? 現代社會特別是年輕一輩的人,對於許多事物與現象都講求邏輯與科學,面對這些民間禁忌更是如此。若沒有一個令人心悅誠服的理由以及缺乏科學邏輯性,便很難説服他們跟從。夫妻真的不能相送吗? 我们来看看以下关于这个禁忌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