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起送暖”到森州
受惠者赞来得和时宜


诚与爱义工团配合疫起送暖计划走入社区,分发生命粮予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中为该团主席谭雪华。

森美兰同善福利协会义不容辞配合本报与富贵山庄的送暖活动,感恩你们!中为本报高级主任(受众成长及管理部)何文权。
星洲日报与富贵集团推动“疫起送暖”计划,向急需生活救济的家庭派发“生命粮”,受惠读者赞扬这项援助来得适宜,为不少受影响的家庭暂时渡过困境。
在这项计划中,森州区获得分配逾800份物资干粮,当活动推出时,也获得热烈反应,短时间内申请额已满,本报将在近日内陆续把物资干粮派出。
为了不形成群聚,本报把分派活动分成多个时段进行,并安排每小时有20人前来领取,所有受惠者皆给于高度配合,让活动顺利举行。
国内疫情持续升温,各种行管令对低收入群体更是雪上加霜,不少民众在疫情下失去生计,有的人面对断炊之苦,因此这项活动对许多深受影响的人而言,有着雪中送炭的意义。
前来领取干粮物资的受惠者,皆对主办单位的帮助深表感激,并赞扬主办单位与民众共度时艰,让他们倍感窝心。
除了分发给民众提出申请,“疫起送暖”计划也通过慈善团体的配合直接送至所需的家庭或人士,同时,芙蓉区内的部分老人院、孤儿院也获得生命粮的配额,使此活动发挥得淋漓尽致,帮助到真正需要援助的弱势群体。
参与的慈善团体包括森美兰同善福利协会、邻恩复兴教会、诚与爱义工团,感谢你们无私的奉献和关爱。

邻恩复兴教会牧师吴清贵(右)接领“生命粮”,左为本报森州区经理李意和。
受惠者陈桂英(60岁):
盼续办活动助有需要者
我是《星洲日报》多年的读者,在翻阅报章时获知这个获得,感谢主办单位接受我的申请,让我暂时渡过艰难时期。尤其是在现阶段,不仅是疫情打乱了生活步伐,许多人的生计也成了问题,我希望这类帮助社区上有需要者的活动,可以继续举行,让更多人受惠。

受惠者萧秋平(76岁):
可节省开销
疫情肆虐超过一年,我的家人也深受影响,孩子在失业期间,还要面对孙子的教育费,“生命粮”虽然不足以让我们撑一个月,但至少达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感谢《星洲日报》与富贵集团的用心,让我们可以节省一些开销。


本报职员为受惠者送上“生命粮”。
受惠者陈国来(55岁):
助渡过低潮期
我是一名在工厂工作的机械技术员,由于这段期间工厂没有运作,我也失去了收入,只要一天无法工作,家里的三餐和基本开销,对我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这项活动来得真是及时,帮助我渡过低潮期。


美嘉威安老院院长刘西堂(左)感谢“疫起送暖”计划,帮助弱势群体度过难关。右为本报高级主任(受众成长及管理部)何文权。
文摘 星洲日报 / 花城社区报 / 2021年7月31日

积闰享寿——人死后到底该加几岁?
何谓「积闰享寿」?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公历和农历中都有「闰」,但二者的概念略有不同。公历的一年指的是地球绕著太阳转一圈的时长,也就是365.24天。因此,每隔四年的二月份就会有29天,那一年就被称作闰年。
《我的生命笔记》推介礼
这是一本为「活在当下」而认真书写的生命提醒。写给此刻的自己,也留给此生最在乎的人。每一页笔记,是一次与初心的对话;每一道练习,是推动人生前行的一股温柔力量。手中握着的不只是一支笔,更是一个机会——坦然、诚实地记录此刻的心意,描绘未来的模样,书写一段属于自己的人生圆满。
以豁达的心,理解生命与死亡的意义,疗愈灵魂,也疗愈在世的人
在理解人生终点的过程中,我们不只是疗愈逝者的灵魂,更是抚慰生者的心。透过情感、信仰与爱的连结,本次分享会希望为在场的人带来一份平静与释怀的力量。
生命乐章报导- 国内第一女广播人黄兼博
文摘 : 星洲日报 SIN CHEW DAILY 2 0 2 1年4月15日|星期四 Thursday国内第一女广播人黄兼博 90余载浮载人生,最想铸留一个 尽职母亲、慈爱祖母曾祖母的形象...
生命乐章报导- 黃一飛與小喵 – 而愛就是我們留給她最好的遺物
文摘 : 星洲日报 SIN CHEW DAILY 2 0 2 1年4月8日|星期四 Thursday黃一飛與小喵 : 孩子是我們最珍貴的遺產,而愛就是我們留給她最好的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