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兰节

农历七月亦称鬼月,相传地府大门将会开放,准许鬼魂从阴间回到人间,看望子孙后代,接受香火供奉。至于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则在街上游荡,或伺机捣乱。因此人们除烧香祭祀祖先之外,也在路旁拜祭亡魂。

这时候的纸扎店铺人潮众多,人们纷纷添购金银衣纸,拜祭先人。偶尔可见早市的杂货摊贩也来分一杯羹,售卖先人的纸扎用品。

记得小时候,妈妈带着我到人来人往的菜市场。走着走着,妈妈看见售卖纸扎品的摊子,驻足停留。妈妈的视线横扫了摊子一遍,就拿起了其中一件纸扎品。

我记得,那是男性衣着,深色,西装格子衬衫,适合较有一定年纪人士的穿着。那是我第一次接触纸扎品。英国有句谚语说:好奇害死猫,而我的好奇心则害我被敲了一记脑壳。

不管是质量还是比例,纸扎品和真实物品有着明显差距,导致当时年幼的我对于纸扎品的使用对象,感到异常纳闷。

在好奇心以及好学心的驱使下,我自然问了句:“妈咪,你买给谁的?

妈妈一向予以耐心回答,若是刁钻古怪的问题,顶多面带笑容不语罢了。不知为何妈妈当日神情严肃,对我的提问也佯装充耳不闻。

于是,我重复我的提问,妈妈却仅回应:“嘘!”

这下,我心里有更多的疑问了。

我紧接着问:“妈咪,你买给爸爸吗?可是,爸爸穿不……”

事不过三,未完的提问,脑壳就迎来了指节的一记重捶。接着,妈妈语带警告说:“小孩子不要乱讲话!”

儿时对于盂兰节的认识,就停留在妈妈给予我的那句警告。自此,总觉得七月特别阴森。

对于鬼神和死亡之说,大人习惯性回应小孩:“不要问,大了你就知道。”

我曾经质疑和抗拒这样的一种说法。如今的我虽然已不再是小孩,但我想我会知道并不是因为我真的长大了,而是我懂事以后经历了人生中那一段必经之路,那段目送亲人永远离去的路。

今天,我带妈妈到纸扎铺。妈妈要买一些日常用品和衣服给婆婆,可是女装售罄了。店家建议我们买碎布,让婆婆依据个人喜好自行裁剪。婆婆生前也钟意缝纫,正好。

我戏言插嘴:“那需要买一架缝纫机吗?”妈妈听后,莞尔一笑。

对于多年前,妈妈给我的“当头捧喝”,我历历在目。回想起来,我能理解妈妈当年选择避而不谈。在妈妈的年代,有关死亡仍是个禁题。真要妈妈向我说明盂兰节、纸扎品种种的话,可能生命教育在当时社会的禁忌枷锁下,妈妈不但无法说出个所以然来,也会把我印象中神秘的鬼节,再额外套上一个模糊的说法。恰恰是妈妈的郑重警告和那一记脑捶,促使我有着深刻印象,时刻遵守小孩子不准乱讲话的规矩,而自己也在日常生活中找寻想要的答案。

只是,年度盂兰盛会和网络上庞大的信息量仅足以提供我片面的理解。唯经历亲人无声离去后,才真正让我自然而然明了:盂兰节传颂孝道,后人焚烧冥纸和纸扎品,祭祀祖先。当然这不是盂兰节的完整面貌,可是我却能深切感受当中每一个举动的意义。

夜晚,我们在婆婆的老家化宝。晚风拂面而来,正逢鬼月,曾经是那么让人敬畏,特别是小孩容易童言无忌,说是鬼怪。倒是我们几个大人们,分别嘀咕念着:“婆婆”、“啊妈”。

做好自己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做好自己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做好自己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沉浸在媒体生涯逾15年 从懵懂小子到了今天有特别多的想法 包括贾森在他的分享中提及的一段话 我的生命/职业生涯里或许不是真的没有挑战 而是我把它视为生命的一个常态 当你把它当作生命的一部分 就更能接受它的出现而更轻松的面对它 解决了也就不是什么大件事了 生命不见得会善待我们 你并不特别,你面对问题,别人也会 不同的是取决于面对问题的态度 09.01.2021 (星期六 Saturday) 8.00pm 分享平台:生命咖啡馆 FB live  ...

了解更多
长照路上让自己过得也很好

长照路上让自己过得也很好

长照路上让自己过得也很好   走进长照现场,你会看到孝顺吗? 在传统文化中,最容易被外来者的评论包围, 让人坠入无法自拔的伦理绑架中, 若要继续在长照的路上活得自在,首先必须让自己过得也很好。 若亲人病倒了,这个照顾的责任该由谁负责呢? 如何好好的面对病人,如何好好的面对自己, 这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楚。 长照路上不忧心,让自己安心? 或许我们该思考长照的目的是为了延续痛苦还是解脱?   生命咖啡馆直播: 日期:05.12.2020 (星期六) 时间:8.00pm 分享平台:生命咖啡馆Facebook Live...

了解更多
边缘过往成就现在,生命影响生命

边缘过往成就现在,生命影响生命

邊緣過往成就現在, 生命影響生命   分享嘉賓:Zoel Ng 伍玥瑩,个人公共形象管理 与 组织永续经营管理策略师,   伍玥瑩,一个出生在黑三代家族中的槟城女孩。 少年时因为不懂得自爱,也不喜欢学习,时常逃课,被校方视为坏学生。 她在学校里找不到归属感,于是开始流连在电子游戏机场所,有一次更因为打架而被停学。 她曾经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前途一片黑暗,也想放弃生命。 但在最重要的关口,她遇见了生命中的天使, 她去了一家青年发展中心学习爵士鼓,并在过程中遇到一群追梦人。...

了解更多
從新冠肺炎反思 人們對精神疾病的害怕

從新冠肺炎反思 人們對精神疾病的害怕

從新冠肺炎反思 人們對精神疾病的害怕   新冠肺炎的蒞臨,百年難得一見。真亦如此,我們大家都慌了、亂了陣腳。 MCO的前一天瘋狂採購好幾個月都吃不完的食物,把肺炎康復者當成怪物,肉搜全家的資料發在網路上,我們到底在害怕什麼?我們對精神疾病亦是如此,一聽到就避而遠之。精神疾病真的有這麼可怕嗎?還是我們從來沒有理解過? 分享嘉賓:新紀元大學學院輔導中心諮商師 -...

了解更多
生命的傳承之幸福的苦命人

生命的傳承之幸福的苦命人

生命的傳承之幸福的苦命人   每個人命運都是不一樣的,有些人一生忙碌到頭來還是一場空,而有些人生下來就坐享其成,一生福運亨通。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豁達面對苦難,此乃著名創意教育學家張寶幼老師的人生具足。 57年的人生經歷夾上30年的教學經驗,讓她不斷恢復換框思考,豁達面對,去度過一個又一個的難關,且讓我們一起聽聽張老師的故事。...

了解更多
穿越时空看墓碑

穿越时空看墓碑

穿越时空看墓碑   法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雨果是這麼形容墓碑:每塊墓碑下,都是一部長篇小說。 墓碑,對於親近的人的來說,至少一塊冰冷生硬的石頭,而是存留了逝者音容相貌和美好回憶的精神寄託,通過一塊墓碑我們可以讓回憶保存的更久,通過一塊墓碑我們可以讓親情繼續溫暖人間。...

了解更多
死神跟我擦身而过

死神跟我擦身而过

死神跟我擦身而過   一場意外,她遊走在死亡邊緣殘酷的考驗煎熬,她堅強得走過死亡邊緣勇者如鳳凰涅磐的她,經歷肉體、 精神和靈魂的疼痛;她又是如何在火焰燃燒的時候, 赫然的面對新生命,從心出發?我們約定你一起聽聽這位勇者,如何用他的重生述說當年與死神對談的點點滴滴   分享嘉宾: Vincci...

了解更多
別讓人生,不告而別

別讓人生,不告而別

別讓人生,不告而別   疫情看似無盡, 但漫長的告別更遙遠   疫情肆虐,猶如關山阻隔咫尺即是天涯,我們如何穿越重重障礙和所愛的人好好道別生命咖啡館與台灣生死學專家...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