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年代,人工智能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从我们手中的手机到代步工具,一点一滴的便利,成全了时代的发展。环顾四周,人工智能的使用无处不在,逐渐成为日常接触的必需品。如今,AI甚可以成为一份温柔的日常陪伴,回应我们对逝者在人生最后一段路上的爱与思念。
富贵集团推出全马首创的AI告别式服务——「富与AI」,是一项结合科技与情感的创新心意。透过先进的影像重建与语音模拟技术,只需几张逝者的照片与短短几秒钟的录音,就能在短时间内还原逝者的音容笑貌。人工智能走入殡葬世界的创举,不是冰冷科技的堆叠,而是一次关于爱与告别的温柔革命。

AI影像重建,让道别不留遗憾
当熟悉的面孔再次映入眼帘,与家属作最后的道别,何尝不是利于家属释然的时刻,同时创造出一段珍重且珍贵的回忆。在告别式当天,家人不再只是面对一张遗照,而是透过一段有声影像,让挚爱的人从容地轻声道出:“别担心,我很好”、“谢谢你一直在”……在保留传统殡仪流程之上,「富与AI」多了一个让逝者“亲口”道别的机会。
这一刻,AI重建出铿锵有力的道别话语更像是一封来自天国的留言,诉说着未竟的情感,也抚慰着仍在人间的思念。告别式现场缓缓流淌的感伤伴随万般思念的熟悉感,仿佛亲人真的从未离开,而是换了另一种方式守护着身边的人。随着故人珍重道别的时刻,心中的遗憾也会轻轻画下一个圆而满的句点。

AI重建影像可协助家属释怀,特别是重症离世或是癌患家属。病榻缠绵多年,逝者在人生最后的时光里,常常是在痛苦中挣扎求生。脸色苍白、神情疲惫,生命以最脆弱的姿态缓缓谢幕。对家属而言,留下的最后画面,往往是无力与心碎。如今「富与AI」重建逝者影像,回到健康、有精神的模样,他们再一次张口说话,不带痛楚、不带病容,只带着柔和的声音,缓缓说出想留给亲人的那句:“别担心,我很好。” 那一刻,家属不再只是泪眼相望过去的苦,而是终于可以卸下心中那份长久的牵挂,轻轻地带着爱,说出一句祝福:“谢谢你曾经那么努力活着,现在,安心去没有病痛的地方吧。”
「富与AI」并非取代传统仪式,而是赋予道别新的温度与可能性,为家属提供一个更完整、更有温度的选择。在传统殡仪流程如常进行的同时,这段AI影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拥抱,把未曾说完的思念,说得更完整,也更动人。悼念仪式上的眼泪,始于不舍和悲伤,终于祝福和对生命的深深敬意。

富贵集团的初心:以科技延续温度
科技的进步孵化出超越时间界限的爱,在这条关于道别的旅程上,富贵集团始终相信,每一次告别都值得被温柔以待。我们看见家属眼中的泪光,也看见他们心中难以说出的放不下;我们理解,爱从未因离别而停止,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存在。
「富与AI」的诞生是技术上的革新,更是我们对“慎终追远”精神的延伸。我们用AI重现最温暖的笑容,只为在最后一刻,让家属听见熟悉的声音、看见熟悉的神情,从而安放那些无法言喻的情感,也让「好好说再见」从理想的画面成为真正能够被实现的仪式。
这是一次跨越科技与人心的结合,
更是一份富贵集团始终坚持的使命——
让每一段思念,都被妥善安顿;
让每一份爱,都有机会好好说完。
因为我们深知,真正的告别,不在于形式,而在于那一刻,心中有爱,眼里有光。而科技,只是我们传递那份温度的方式之一。



常藻法师与许雪翠分享 把握机会跟孩子谈生死
“父母应该允许孩子提出有关生死的问题,并在恰当的时间和孩子一起作讨论,当身边的人逝世时,就有利于孩子的情绪认知和管理,正确的表达情绪来渡过悲伤期。”
断食善终 · 拿回生命自主权
断食善终 · 拿回生命自主权 生死的安排,多知一点,维护每个人都同等拥有的善终权利,就能够让自己以及家人的人生最后一里路更为圆满。台中医院复健科资深教学医师——毕柳莺,陪伴母亲 21 天断食善终,圆满母亲的生命。这,是一种放手成全的爱。 关于临终者的生死抉择,一直都存有异议。当然,在实行任何一种善终的制度之前,必然需要依循病人的身体情况、病情等方面的考量,然后再选择放手成全。有些人是一知半解,不然就是存有迷思。...
生命的永续经营之四
生命的永续经营:之四 如何跟孩子谈生死分离这档事 生死,是人生大事。其实,我们都应该很自然地向孩子谈生死分离这档事。 孩子对世事从满好奇心。多少孩子曾经问过他们是怎么来到这个世上的,又有多少孩子曾经好奇为什么有些长辈就这样离开了。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让他们闭嘴不再问下去,就是随口敷衍。抚心自问,与其说他们长大了自然而然就会明白,不如说是我们不懂得怎么谈起这人生大事。如果我们自己都不懂得如何启齿,又怎么能够期望孩子长大以后就真的明白呢? 常藻法师与专栏作者许雪翠对谈...
永远不迟的人生幸福课
永远不迟的人生幸福课 原来问题不在于怎样获得幸福,问题在于怎样看待幸福。 发现幸福,感受幸福,是一种能力,因为幸福一直都在。好比小孩看到玩具,饕客尝到美食,原因不尽相同,结果却是一样的。生活中的美好从来不会变质,玩具依旧带来欢乐,美食依然刺激味蕾,变了的是我们。我们逐渐拉开与幸福的距离,蒙住了发现幸福的双眼,追求着情绪以外的富有。 生活之所以变得美好,是因为看见了近在咫尺的幸福。试着窥探小孩的快乐源泉,试着直视平凡人间的满足,这一刻的觉醒永远都不会太迟,只会更早感受到幸福。 【永远不迟的人生幸福课】...
我死过,所以知道怎么活
我死过,所以知道怎么活 《生命迴旋》及《我死过,所以知道怎么活》为认知心理学家──钟灼辉博士的最受欢迎作品。他在2004年不幸遇上坠机意外,从50层楼高空坠落,并经历了11分钟的奇幻灵魂出体经验。濒死意外使他失去了事业、健康、财富和感情,他从人生高峰瞬间跌入谷底,一无所有。他利用濒死经验所获得的生命智慧与醒悟,不仅翻转了终身伤残的命运,更活出了一个完全理想版本的自己。死神教懂了人生中最重要的4件事⋯⋯ 【我死过,所以知道怎么活】专题讲座暨书会详情: 日期:2023年9月8日(星期五) 时间:08:00pm...
生命的永续经营之三
生命的永续经营之三 做个不麻烦的老人 用智慧过好后半生 给自己时间,给孩子空间,生活要学会独立但不孤僻,做个身心健康的智慧长者。 从身,银发族药剂师陈朝颖分享调理身子的处方笺; 从心,辅导系导师郭富美讲解随心顺意的心理建设。 立即报名,出席8月19日(六)在巴生允中堂的“做个不麻烦的老人 用智慧过好后半生”对谈会,把自己的身心照顾得妥妥贴贴,享受平静又安详的日子。 “做个不麻烦的老人 用智慧过好后半生”对谈会详情: 日期:2023年8月19日(六) 时间:晚上7时30分...
生命的永续经营
生命的永续经营 好端端,人活着,说什么“死”,到时才算。可是生死这回事,真的是到时才来打算的吗? 到时,你懂得如何面对吗? 到时,你懂得要明白些什么吗? 到时,你,还好吗? 到时,会不会一切都来不及了? 妙开法师与生死学实践者陆海燕对谈“生命的永续经营──每个人都应该提早阅读的一本生死学秘笈”,陪同大家面对生死,反思生命。 活动详情: 日期:2023年8月13日(明天) 时间:上午11时 地点:吉隆坡富贵生命馆(M1)Executive Lounge...
中秋的味道
在一个大家庭里,因为人多的关系,大月饼才够分给每个人。切好的月饼,不管是冰皮月饼还是烘烤月饼,递给家人都有一种温暖。如果是小家庭,寓意更深。正因为人数不多,反而能因为一个月饼让大家都聚在一桌,吃出齐全而圆满的味道。
中秋的那些小事
即使八月十五已过,留着的饼盒也能够延续佳节的喜庆。
灯笼的火光熄灭了,却照亮了我们相聚的时刻。月饼的味道消散了,可是同台吃饭的约定依旧还在。空荡荡的饼盒,随即就装上了属于我们的回忆。这一点一点的小事,在中秋显得格外珍贵。
钟灼辉“我死过所以知道怎么活”讲座
香港心理学博士钟灼辉说:“从死看生,可说是一种逆向思维模式,尝试从事物的背面去看问题,重新认识问题,对于似乎是已成定局的事情或观点,反过来思考,让思维往对立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探索,你就会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