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年代,人工智能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从我们手中的手机到代步工具,一点一滴的便利,成全了时代的发展。环顾四周,人工智能的使用无处不在,逐渐成为日常接触的必需品。如今,AI甚可以成为一份温柔的日常陪伴,回应我们对逝者在人生最后一段路上的爱与思念。
富贵集团推出全马首创的AI告别式服务——「富与AI」,是一项结合科技与情感的创新心意。透过先进的影像重建与语音模拟技术,只需几张逝者的照片与短短几秒钟的录音,就能在短时间内还原逝者的音容笑貌。人工智能走入殡葬世界的创举,不是冰冷科技的堆叠,而是一次关于爱与告别的温柔革命。

AI影像重建,让道别不留遗憾
当熟悉的面孔再次映入眼帘,与家属作最后的道别,何尝不是利于家属释然的时刻,同时创造出一段珍重且珍贵的回忆。在告别式当天,家人不再只是面对一张遗照,而是透过一段有声影像,让挚爱的人从容地轻声道出:“别担心,我很好”、“谢谢你一直在”……在保留传统殡仪流程之上,「富与AI」多了一个让逝者“亲口”道别的机会。
这一刻,AI重建出铿锵有力的道别话语更像是一封来自天国的留言,诉说着未竟的情感,也抚慰着仍在人间的思念。告别式现场缓缓流淌的感伤伴随万般思念的熟悉感,仿佛亲人真的从未离开,而是换了另一种方式守护着身边的人。随着故人珍重道别的时刻,心中的遗憾也会轻轻画下一个圆而满的句点。

AI重建影像可协助家属释怀,特别是重症离世或是癌患家属。病榻缠绵多年,逝者在人生最后的时光里,常常是在痛苦中挣扎求生。脸色苍白、神情疲惫,生命以最脆弱的姿态缓缓谢幕。对家属而言,留下的最后画面,往往是无力与心碎。如今「富与AI」重建逝者影像,回到健康、有精神的模样,他们再一次张口说话,不带痛楚、不带病容,只带着柔和的声音,缓缓说出想留给亲人的那句:“别担心,我很好。” 那一刻,家属不再只是泪眼相望过去的苦,而是终于可以卸下心中那份长久的牵挂,轻轻地带着爱,说出一句祝福:“谢谢你曾经那么努力活着,现在,安心去没有病痛的地方吧。”
「富与AI」并非取代传统仪式,而是赋予道别新的温度与可能性,为家属提供一个更完整、更有温度的选择。在传统殡仪流程如常进行的同时,这段AI影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拥抱,把未曾说完的思念,说得更完整,也更动人。悼念仪式上的眼泪,始于不舍和悲伤,终于祝福和对生命的深深敬意。

富贵集团的初心:以科技延续温度
科技的进步孵化出超越时间界限的爱,在这条关于道别的旅程上,富贵集团始终相信,每一次告别都值得被温柔以待。我们看见家属眼中的泪光,也看见他们心中难以说出的放不下;我们理解,爱从未因离别而停止,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存在。
「富与AI」的诞生是技术上的革新,更是我们对“慎终追远”精神的延伸。我们用AI重现最温暖的笑容,只为在最后一刻,让家属听见熟悉的声音、看见熟悉的神情,从而安放那些无法言喻的情感,也让「好好说再见」从理想的画面成为真正能够被实现的仪式。
这是一次跨越科技与人心的结合,
更是一份富贵集团始终坚持的使命——
让每一段思念,都被妥善安顿;
让每一份爱,都有机会好好说完。
因为我们深知,真正的告别,不在于形式,而在于那一刻,心中有爱,眼里有光。而科技,只是我们传递那份温度的方式之一。



因为爱,我们一定会再相遇
因为爱,我们一定会再相遇 在另一个平行宇宙的你,过得还好吗?这是一对父母给喜欢绘画的孩子制作的一本书,名为《因为爱,我们一定会再相遇》的彩绘本。彩绘本的主人翁,是一位活泼可爱的小天使。即便患癌、化疗带给他的不适,可他也从不轻言放弃生命,直到生命陨落的那一天,小天使依然是对世界充满爱和希望。绘本导读会这一次邀请到富贵关怀咨询与辅导部赖昭宏为我们分享这一次的绘本故事,让昭宏透过绘本,把小天使正面看待生死这一面带给大家。 14.05.2022 (星期六 Saturday) 8.00 PM 分享平台:生命咖啡馆 FB...
清明团圆日
清明团圆日 提起清明节,是否会联想到祭祖现今的我们只懂得循例祭祖却未曾真正了解过清明节的由来与意义眼前的墓碑,承载着不为人知的历史这段回忆,属于这片土地,也属于你扫墓这件事,我们该如何重新看待 09.04.2022 (星期六 Saturday) 8.00 PM 分享平台:生命咖啡馆 FB...
我与死亡的对话 : 面对死亡,想象死亡
我与死亡的对话 : 面对死亡,想象死亡 / 文化礼仪管理部实习生 黄义和 死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必经之路,但其实我们平日里对死亡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畏惧,我们依旧可以过着日常生活,想着晚餐吃什么,为什么道路又堵车了。所以啊,死亡似乎离我们好远好远,远到不及一顿饭,一条路的距离。我们习惯地把生活填满,让自己过得充实,但我们有多久没有和死亡坐下来,好好地面对它,和它谈一谈了呢?面对死亡真的要哭吗?...
我不好
我不好 / 賴昭宏 「你好嗎?」「你還好嗎?」朋友發來這樣的簡訊,心裡很想回答說「我不好」,「一點都不好」。基於禮貌上,還是回應了「還好啊」、「還不錯」、I am fine。往往,這樣就可以打發被追問下去的窘境。...
人死了魂去哪?
人死了,魂去哪? 清明扫墓的意义到底是什么,鬼神真的存在吗? 每年跟着大人去扫墓,到底扫来做么? 墓碑上的祖先,真的知道我来过吗? 05.03.2022 (星期六 Saturday) 8.00 PM 分享平台:生命咖啡馆 FB...
死亡永遠是別人的事
死亡永遠是別人的事 /賴昭宏 「死亡永遠是別人的事」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無意識的固有模式,於是,一旦死亡事件發生過於靠近我們,大部分人會感覺不知所措,無所適從。然而,死亡真的永遠是他人的事嗎?捫心自問,你是否也想過這個問題? 對於死亡,祂可分為三類,既是「他死」、「我死」、「你死」。...
除夕到十五,过新年啦!
除夕到十五,过新年啦!时间飞逝,转眼间我们就迎来了虎年,这几天大家为迎接新的一年到来大概也忙到不可开交吧!不过在过年之前,别忘了先掌握一些除夕至十五的一些习俗噢! 【除夕夜合家庆团圆】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 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团圆饭充分表现出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当晚,一家人会通宵“守岁”到天明,祈求父母及长者长命百岁。 【初一拜年“新年好”】 大年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新的一年从一句喜气洋洋的问候开始吧!...
年味.压岁钱
年味-压岁钱红包和压岁钱是一回事吗? 压岁的“岁”音同“祟”,也就是鬼鬼祟祟的祟,因此压岁钱又有压制邪祟的意义,把不好的灾厄压制下来。 早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就已经有压岁钱这个习俗,意义是镇压邪祟,但在清朝才正式变成过年的习俗。 谁要给红包? 出来社会工作的人,也可以包红包给家里的长辈和孩子。图个新年事事顺利好彩头。 结婚了的人,通常都会包红包给未婚、年纪比他们年幼的人。 包红包有哪些规矩? 红包里头的钱都会讨个意头,6和8 是常见的数字,图个六六大顺,好事成双,发大财。 为了讨个吉利,建议包红包必须是现金...
马来西亚各大籍贯的年菜新年习俗
马来西亚各大籍贯的年菜新年习俗年,包含着人们对吉祥如意的向往,对和谐美好的渴望,在马来西亚,我国华人至今仍然会延续祖籍,以各个籍贯传统方式庆祝新年。 年菜,就是其中一个。不同的籍贯会吃不同的年菜,其意义也不一样,你对马来西亚不同籍贯的年菜佳肴懂多少呢?且让我们一同看看和盘点马来西亚各大籍贯对年菜习俗的精髓。潮州人:卤鸭、卤猪手、卤大肠、卤鸡蛋等等,这些都是潮州人吃团圆饭不可缺的食材,统称为卤菜。在潮州话里头,卤豆干音似“做官”,也是潮州人必备的年菜。潮州人也爱吃鱼,普遍上相信吃了发财鱼就会发财。...
年味 . 家味
年味 · 家味年味,过年的年俗、风情。 腊月风一起,年就快到了。 马来西亚各个籍贯对于新春贺岁围绕庆祝丰年皆不一样,普遍上都会以除旧迎新、拜神祭祖、祈求未来国歌丰收年倒是家家户户的约定俗成。 随着新冠疫情的肆虐,已经进入第三年,人们对于新常态渐渐地习惯成为常态,而有些过年的习俗跟风气也在常态下,也慢慢的给淡化、甚至变得能免则免。 以前,过年就是期待团聚、享受一家团圆共聚,拜拜年,讨个好意头,拿红包;然而,现在却因疫情尚未明朗化,我们必须步步为营,也必须顾及家人朋友的安危,很多过年的习俗也必须从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