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听过人死后要「加三岁」吗?在马来西亚,不同地区和籍贯的做法有所不同。有些往生者加四岁、有者甚至加到五岁。到底该怎么做才是对的呢?

 

马来西亚其中一个普遍的说法是「天地人加三岁」。但在南部又有一说因女性生育而伟大,故在往生后会多加一岁,变成「加四岁」的情况。另外福建人忌讳以9为尾数,故若往生者在「加岁」后是59、69,都需要再加一岁让其呈整数等。为何会有这么多种不同的情况呢?

 

华人的传统和习俗并不是铁一般的法律,很大部分的情况是,习俗会因应时代和地方性的需求而发展出在地化的特色。例如华人历来有土地神信仰,我们的祖先从中国来到马来西亚,融合了这里的原始守护灵信仰后,演化出了拿督公信仰。人死后加岁也是一样的情况。重点不是哪一种做法才是对的,而是不同的做法反映了个别群体什么样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以「天地人」概念来加岁的,反映了中国传统农耕社会对大自然和人之间关系的重视。我们的祖先看天看地讨生活,对大自然的崇敬是很合理的。至于南部因女性会生育多加一岁的做法,某程度反映了华人社会对生育和传宗接代的重视。

 

除了上述几种做法,还有一个更源远流长的加岁根据就是「积闰享寿」。

 

何谓「积闰享寿」?

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公历和农历中都有「闰」,但二者的概念略有不同。公历的一年指的是地球绕著太阳转一圈的时长,也就是365.24天。因此,每隔四年的二月份就会有29天,那一年就被称作闰年。

 

农历较为复杂,分为阴历和阳历。阳历根据的也是地球绕著太阳转一圈的时长,阴历则是根据月亮绕著地球转一圈的时长,约354.36天。每年阴历比阳历少了约10.88天,约2-3年的时间就会少了一个月。因此农历中每隔2-3年就会有一个闰月,例如今年就有闰六月,下一次有闰月的年份是在2028年。这样做就可以确保阴历和阳历不会相差太远,也就是所谓的「三年一闰,五年二闰,十九年七闰」。

 

中国传统的干支纪年中,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组合而成,一个循环有60个组合,一甲子代表60年。一个人活到了60岁就是本命年,在古时候是少有的,有福气的。所以60岁或以上就称作「寿」,可办「大寿」(大排筵席),定制寿衣在寿宴上穿。直到寿终正寝,再穿著寿衣入土为安为圆满。

 

积闰享寿的意思是,一个长寿有福气的老人家在去世后,为了彰显其高寿,把在生那么多年累积的闰月补回给他。因此,寿者方能积闰。不足寿者,并不符合此条件。按照「三年一闰,五年二闰,十九年七闰」的演算法,一个周岁60的老人家一生会经历约22个闰月,将近两年,在加上他的虚岁若是一年,就会积闰享寿63岁。

 

 

周岁和虚岁

以上述例子为例,若该老人家的虚岁为两年,他就会积闰享寿64岁。为何有者虚岁为一,有者则为二呢?

 

华人的岁数中,分为周岁和虚岁。周岁是实际年龄,虚岁是包括了十月怀胎的时长,也就是将近一年。因此,多数人的虚岁会比周岁「虚」长一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华人岁数」。但是,如果某人在该年份的农历新年前出生,以农历年来划分,他就会是前一年出生的人,他的虚岁就会比周岁大了两岁。

 

「积闰享寿」的实际例子

 

「积闰享寿」这个名词和概念或许为大众所陌生,讣告中很常见,只是不一定理解其含义。它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也沿用至今,且看以下两个例子:

一、  明朝山东按察使吴学

根据吴学的墓志铭 记载,他生于天顺丁丑五月廿七(1457年6月18日),卒于嘉靖壬午年十二月某日(1522年12月19日-1523年1月17日)。按周岁计算实际年龄应为65岁,虚岁66岁。墓志铭也明确註明他「享春秋六十有八」,也就是累积了两年的闰。

二、  香港商业大亨李兆基

1928年生的李兆基博士于2025年4月27日过世,周岁为97,其讣告上清楚註明他「积闰享寿一百岁」。以97年来计算,累积了约35个闰月,也就是将近三年。要注意的是,李博士的家人是以其周岁而不是虚岁来积闰。二者做法皆可。

结论:到底该加几岁?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最好先理解各种「加岁」的概念及其由来,再配合自身的信仰和地方习俗去选择是否「加岁」以及「加几岁」。

 

若你认同「天地人」的人与大自然密切关系的哲学概念就请遵循。若女性生育伟大而多加一岁是你所认同的也可遵循。若「积闰享寿」的农历演算法让你觉得更有依据自然也可遵循。重点是,大家应该清楚自己是根据哪个概念和逻辑去加岁。

 

「传承中华文化」不应该只是口号,或停留表面,更不该人云亦云,却不明所以。否则,中华文化的精髓终将流失。

原来离世后我的社交账号会变成这样!

原来离世后我的社交账号会变成这样!

原来离世后我的社交账号会变成这样! 虽然现在还是有些人忌讳谈论生死这件事,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也开始接受并正向面对及提早规划身后事。然而,现代人离世后,留下来的不仅是一栋房子,或是银行里的存款,更多的还有网路上行走的点点滴滴,包含发过的动态,照片,打卡的位置等信息,都将成为你的“数位遗产”,这些“数位遗产”在人离世之后仍然会留在网路上。 那么,你有没有想过在社交媒体如此普遍的现在,如果用户逝世后,这些账户该如何处理呢?原来,不同的社交网站都有自己的一套处理方式哦!【Facebook】...

了解更多
思念下載方程式

思念下載方程式

手機需要透過網絡,才可以下載軟件。而我認為思念也有它的下載方程式。可以透過你和他之間的聯繫點:他喜歡吃的東西,我們一起去過的地方,做過的事,在腦海中下載我們之間一起相處過的時光。

了解更多
最后一张照片

最后一张照片

很多人都会认为自己老了,不需要拍照或不喜欢拍照,到后来要准备葬礼时却找不到一张合适、好看的照片作为遗照,到最后也只能用几十年前或证件照来作为遗照。

了解更多
为什么需要葬礼

为什么需要葬礼

葬礼让我们有机会说:谢谢你的出现。对不起我错了。我真的很爱你。你会永远烙印在我心中深处。你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了解更多
有时不幸的事也会发生在好人身上

有时不幸的事也会发生在好人身上

「我这辈子没做过什么坏事,为什么这样不幸的事会发生在我身上?」
「他是个好人,一直都在做善事,为什么老天要这么快带走他,不带走那些坏人?」
「难道我们要做坏人才会比较长命,才会有好报吗?」

了解更多
阿嫲的长命百岁

阿嫲的长命百岁

我回了姐姐的简讯,第一次鼓起勇气说了真心话。姐姐没有正面回应,也没有反驳。有这想法的应该不止我,只是我是家里唯一敢指出房间里有一头大象的人。

了解更多
你好我是喪禮司儀

你好我是喪禮司儀

當我的心情還沉寂在凄慘的哭聲中時,我的同事突然對我説:“等下的封棺儀式由你來做,之後才交囘給我。”她一説完把麥克風交了給我,當時的我完全來不及反應,大家就開始各就各位要准備做封棺儀式了。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