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听过人死后要「加三岁」吗?在马来西亚,不同地区和籍贯的做法有所不同。有些往生者加四岁、有者甚至加到五岁。到底该怎么做才是对的呢?
马来西亚其中一个普遍的说法是「天地人加三岁」。但在南部又有一说因女性生育而伟大,故在往生后会多加一岁,变成「加四岁」的情况。另外福建人忌讳以9为尾数,故若往生者在「加岁」后是59、69,都需要再加一岁让其呈整数等。为何会有这么多种不同的情况呢?
华人的传统和习俗并不是铁一般的法律,很大部分的情况是,习俗会因应时代和地方性的需求而发展出在地化的特色。例如华人历来有土地神信仰,我们的祖先从中国来到马来西亚,融合了这里的原始守护灵信仰后,演化出了拿督公信仰。人死后加岁也是一样的情况。重点不是哪一种做法才是对的,而是不同的做法反映了个别群体什么样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以「天地人」概念来加岁的,反映了中国传统农耕社会对大自然和人之间关系的重视。我们的祖先看天看地讨生活,对大自然的崇敬是很合理的。至于南部因女性会生育多加一岁的做法,某程度反映了华人社会对生育和传宗接代的重视。
除了上述几种做法,还有一个更源远流长的加岁根据就是「积闰享寿」。
何谓「积闰享寿」?
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公历和农历中都有「闰」,但二者的概念略有不同。公历的一年指的是地球绕著太阳转一圈的时长,也就是365.24天。因此,每隔四年的二月份就会有29天,那一年就被称作闰年。
农历较为复杂,分为阴历和阳历。阳历根据的也是地球绕著太阳转一圈的时长,阴历则是根据月亮绕著地球转一圈的时长,约354.36天。每年阴历比阳历少了约10.88天,约2-3年的时间就会少了一个月。因此农历中每隔2-3年就会有一个闰月,例如今年就有闰六月,下一次有闰月的年份是在2028年。这样做就可以确保阴历和阳历不会相差太远,也就是所谓的「三年一闰,五年二闰,十九年七闰」。
中国传统的干支纪年中,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组合而成,一个循环有60个组合,一甲子代表60年。一个人活到了60岁就是本命年,在古时候是少有的,有福气的。所以60岁或以上就称作「寿」,可办「大寿」(大排筵席),定制寿衣在寿宴上穿。直到寿终正寝,再穿著寿衣入土为安为圆满。
积闰享寿的意思是,一个长寿有福气的老人家在去世后,为了彰显其高寿,把在生那么多年累积的闰月补回给他。因此,寿者方能积闰。不足寿者,并不符合此条件。按照「三年一闰,五年二闰,十九年七闰」的演算法,一个周岁60的老人家一生会经历约22个闰月,将近两年,在加上他的虚岁若是一年,就会积闰享寿63岁。
周岁和虚岁
以上述例子为例,若该老人家的虚岁为两年,他就会积闰享寿64岁。为何有者虚岁为一,有者则为二呢?
华人的岁数中,分为周岁和虚岁。周岁是实际年龄,虚岁是包括了十月怀胎的时长,也就是将近一年。因此,多数人的虚岁会比周岁「虚」长一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华人岁数」。但是,如果某人在该年份的农历新年前出生,以农历年来划分,他就会是前一年出生的人,他的虚岁就会比周岁大了两岁。
「积闰享寿」的实际例子
「积闰享寿」这个名词和概念或许为大众所陌生,讣告中很常见,只是不一定理解其含义。它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也沿用至今,且看以下两个例子:
一、 明朝山东按察使吴学
根据吴学的墓志铭 记载,他生于天顺丁丑五月廿七(1457年6月18日),卒于嘉靖壬午年十二月某日(1522年12月19日-1523年1月17日)。按周岁计算实际年龄应为65岁,虚岁66岁。墓志铭也明确註明他「享春秋六十有八」,也就是累积了两年的闰。

二、 香港商业大亨李兆基
1928年生的李兆基博士于2025年4月27日过世,周岁为97,其讣告上清楚註明他「积闰享寿一百岁」。以97年来计算,累积了约35个闰月,也就是将近三年。要注意的是,李博士的家人是以其周岁而不是虚岁来积闰。二者做法皆可。

结论:到底该加几岁?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最好先理解各种「加岁」的概念及其由来,再配合自身的信仰和地方习俗去选择是否「加岁」以及「加几岁」。
若你认同「天地人」的人与大自然密切关系的哲学概念就请遵循。若女性生育伟大而多加一岁是你所认同的也可遵循。若「积闰享寿」的农历演算法让你觉得更有依据自然也可遵循。重点是,大家应该清楚自己是根据哪个概念和逻辑去加岁。
「传承中华文化」不应该只是口号,或停留表面,更不该人云亦云,却不明所以。否则,中华文化的精髓终将流失。
红包
那些压岁钱象征的祝福,就好象陈年老酒,愈久愈纯,所给予的价值,更甚于其面额。
生命咖啡馆守护生活的余温
今年生命咖啡馆迎来了九场讲座,不管是在富贵生命馆还是在地方社区的场次,几乎都是座无虚席的,你们的支持和相伴滋养着生命咖啡馆的成长,希望你们也收获匪浅。
新纪元与富贵集团长者介护课程2024年对外开放
富贵集团着重提升社会的醒觉,透过生命教育渗入大家的生活中,借此带入人生规划的重要性。
富贵集团再扩企业足迹 开创彭亨首座风景墓园
富贵集团重磅发布筹划已久的富贵(福报)山庄,在2023年年末之际为该地区居民捎来了好消息。富贵(福报)山庄是富贵集团于彭亨州开设的第一座风景墓园,也是正式进驻彭亨州的一个重大里程碑。
毕柳莺:病人与家属须达共识 “断食善终非把人饿死”
毕柳莺强调,落实“断食善终”理念前,患者和家属之间必须达成共识。
她解释,公众不能单凭字面理解“断食”,误解“断食善终”就是把患者活活饿死的错误观念。
常藻法师与许雪翠分享 把握机会跟孩子谈生死
“父母应该允许孩子提出有关生死的问题,并在恰当的时间和孩子一起作讨论,当身边的人逝世时,就有利于孩子的情绪认知和管理,正确的表达情绪来渡过悲伤期。”
断食善终 · 拿回生命自主权
断食善终 · 拿回生命自主权 生死的安排,多知一点,维护每个人都同等拥有的善终权利,就能够让自己以及家人的人生最后一里路更为圆满。台中医院复健科资深教学医师——毕柳莺,陪伴母亲 21 天断食善终,圆满母亲的生命。这,是一种放手成全的爱。 关于临终者的生死抉择,一直都存有异议。当然,在实行任何一种善终的制度之前,必然需要依循病人的身体情况、病情等方面的考量,然后再选择放手成全。有些人是一知半解,不然就是存有迷思。...
生命的永续经营之四
生命的永续经营:之四 如何跟孩子谈生死分离这档事 生死,是人生大事。其实,我们都应该很自然地向孩子谈生死分离这档事。 孩子对世事从满好奇心。多少孩子曾经问过他们是怎么来到这个世上的,又有多少孩子曾经好奇为什么有些长辈就这样离开了。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让他们闭嘴不再问下去,就是随口敷衍。抚心自问,与其说他们长大了自然而然就会明白,不如说是我们不懂得怎么谈起这人生大事。如果我们自己都不懂得如何启齿,又怎么能够期望孩子长大以后就真的明白呢? 常藻法师与专栏作者许雪翠对谈...
永远不迟的人生幸福课
永远不迟的人生幸福课 原来问题不在于怎样获得幸福,问题在于怎样看待幸福。 发现幸福,感受幸福,是一种能力,因为幸福一直都在。好比小孩看到玩具,饕客尝到美食,原因不尽相同,结果却是一样的。生活中的美好从来不会变质,玩具依旧带来欢乐,美食依然刺激味蕾,变了的是我们。我们逐渐拉开与幸福的距离,蒙住了发现幸福的双眼,追求着情绪以外的富有。 生活之所以变得美好,是因为看见了近在咫尺的幸福。试着窥探小孩的快乐源泉,试着直视平凡人间的满足,这一刻的觉醒永远都不会太迟,只会更早感受到幸福。 【永远不迟的人生幸福课】...
我死过,所以知道怎么活
我死过,所以知道怎么活 《生命迴旋》及《我死过,所以知道怎么活》为认知心理学家──钟灼辉博士的最受欢迎作品。他在2004年不幸遇上坠机意外,从50层楼高空坠落,并经历了11分钟的奇幻灵魂出体经验。濒死意外使他失去了事业、健康、财富和感情,他从人生高峰瞬间跌入谷底,一无所有。他利用濒死经验所获得的生命智慧与醒悟,不仅翻转了终身伤残的命运,更活出了一个完全理想版本的自己。死神教懂了人生中最重要的4件事⋯⋯ 【我死过,所以知道怎么活】专题讲座暨书会详情: 日期:2023年9月8日(星期五) 时间:08: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