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一个好好活着的理由
/彭晓芬
5月30日晚,我出席了陈然致法医首场新书分享暨读者见面会,感触颇深。
陈法医提到数宗尸首不全的案件,平实的叙述着如何为逝者查找死亡原因。陈然致任职法医多年,相信处理过无数具死状异常的遗体。如无意外,人就会寿终正寝,面目安详,可天降横祸呢?意外可以毫无意外地扼杀了人们好好死去的权利,所有超乎想象之中的情况都可能是我们的结局。任谁都希望自己得到死神的眷顾,安详地、体面地离开,但事实上我们只能任由“意外”或是“明天”差遣。

就陈然致法医撰写的《逝者的证词》里的一宗案件而言,女逝者被发现时全身赤裸。经过法医的查证,她并没有被性侵的迹象。女逝者居住的小房间非常窄小,而且空气不流通,法医推断这是她在房间赤裸的原因。逝者生前患有结核结节(tuberculosis),这是一种传染病,具有一定的死亡风险。她的死亡真相解开了,可是我的感触持续至今。想起这宗案件就会令我再次意识到死亡其实真的可以很突然。一般上,一个小生命的诞生需要十个月。即使是早产,准妈妈也有好几个月的时间作好各种准备。然而,离世是一眼瞬间的事情,“身体”和“遗体”不过是一秒之差。
陈然致法医透露自己如何用法医学知识处理遗体,为非自然死亡的逝者找出扑朔迷离的死亡原因时,我由衷敬佩他的专业。矛盾的是,我同时希望他的解剖刀无用武之地,虽然我知道这并不可能。我从他的经验分享得知,《马来西亚刑事程序法》第329条文清楚阐明,死亡情况一共分为5种,警方依据法律办事,凡认为需要深入调查以确定死因,就会要求法医为遗体进行解剖。这5种死亡情况是:自杀、他杀或怀疑他杀、意外、死因不明,以及猝死。另外,即使是自然老死,也可能需要解剖。这表示为了证实死因,多数逝者都躲不开法医的解剖刀,所以我才说法医的解剖刀无用武之地是不可能的事。如同我们希望能够日复一日地醒来看见次日的白昼,可总有一天也会在当天的黑暗中永远沉睡。

陈然致法医撰写的《逝者的证词》最后一页写道:“法医不是英雄。法医只是一位永远对死亡充满好奇的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如此好奇死亡。撇开专业知识,起码我们能够做到坦然地提起死亡,否则有一天我们也会害怕一动也不动的自己。不过,相信到了那个时候,反而是执着于省思活着时的种种。活着这回事,本来就单纯,但我们就是单纯地活着吗?毕竟单纯地死去和好好地死去可以是同一回事,可是单纯地活着和好好地活着却可以是两回事。
文章主题《给自己一个好好活着的理由》,却只字不提好好活着的理由,倒是一味地提到死亡。一方面是因为答案因人而异,没有标准答案。为自己而活也好,为挚爱而活也罢,不管是什么好好活着的理由,只要无怨无悔便足矣。另一方面,是因为这是向死而生的生命课题,谈生论死,所以论死谈生,逆向叙述道出理由。
如果我们未必能选择离开的方式,那能不能选择好好地活着?

作者简介
彭晓芬,毕业于马来亚大学应用语言学学系学士。热衷于文字工作,热爱生活。喜欢阅读、聆听、分享。
宋慧慈:允许自己哭 “悲伤过后学习自愈”
宋慧慈:允许自己哭 “悲伤过后学习自愈” /文:转载自星洲日报(吉隆坡24日讯)“我们要允许自己悲伤,同时也要学习如何处理悲伤。” 创新教学讲师宋慧慈说,每个人都要允许自己悲伤,也要允许我们身边的人哀伤,不要自责为何过了这么长的时间还沉浸在哀伤中。 她分享说,如果有所谓走出悲伤的方法,就是那3个“T”,即 Time(时间)、Tear(眼泪)、 Talk(说话)。“那么处理悲伤的秘诀是什么?”...
衡量父爱的那把尺
爸爸从来不会记得家人的生日,即使偶然想起,也完全没有任何表示。他甚至为了追看他最喜欢的电视节目,而选择留在家,不要和我们出去庆生,我们真的很纳闷,甚至感到失望。爸爸木讷冷漠,而且有时候脾气说来就来,我似乎感受不到他对我们的关心。
回家
距离下班还有五分钟,点击打开每日工作清单表,该完成的都完成了,全数打上勾勾,再列下隔天需要完成的工作。刚刚好到了下班的时间,收拾桌面,拎起背包,打卡,下班。在城市工作,只有零星数人能够与夕阳同步回家。
黄一飞:爱,一定要付诸于行动
爱,该如何表达呢?对于含蓄内敛的爸爸而言,内心的情感更为深沉,不轻易直白地表达爱。如果爱必须透过言语传达,那么这些爸爸难免会感到别扭和尴尬,甚至孩子们也会全身鸡皮疙瘩了吧!
小喵: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WONDER 母们
除了进得了厨房,出得了厅堂,他们甚至为了孩子们的吵吵闹闹而需要学会佛系不抓狂。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费尽全力把妈妈的角色做好,不管是家庭事业两头忙的职场妈妈还是二十四小时待命的全职妈妈,甚至是父兼母职的家长都一样是了不起的WONDER 母们!
人生像颗贝果,有洞才算完整
在“瞬息全宇宙”里,女主角伊芙琳在多重宇宙的跳跃是现实生活的隐喻,透露出每一个不起眼的决定都极其重要,交错一生的命运。当下的取与舍,无论是有心或无意,都会产生另一个宇宙,为下一个选择再变化出另一种结果,以致无穷无尽。
如果我只剩下100天
这个题目于我而言,首先要面对的不是“剩下”,也不是那个“100天”,而是“如果”和“我”。
我们很喜欢说“如果”,通常这个词会出现在对过去的追悔:“如果可以重来,我会…”;或未知的想像:“如果我有100万,我会…”。我们很常对自己和生命都有误解,以为人生的转折,只在某个关键点或因素,但一个结果往往是很多方面的因素在时间推进下的总和。
心路GPS
对于那些方向感极佳的人而言,难免会觉得路痴之所以找不到方向,是因为懒惰思考,不然就是习惯依赖他人。我能理解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想法,正如我也曾经认为那些考试不及格的同侪,归根究底也是懒惰思考,不然就是无心向学。然而,自从我意识到我的方向感特别糟糕时,我才停止了这种主观臆断,并且在心里默默向他们郑重道歉。
关于生命咖啡馆的Logo故事
是咖啡豆,亦是人生,几经波折,最终的完美风味才能得以呈现。然而,当每一场生活画面与每一颗咖啡豆同时放入滤器时,会是什么样的风味呢?纵使咖啡缥缈的香气终将随风飘散,生命咖啡馆将会如常献上精彩的生活内容,和你体味独一无二的人生滋味。
生命咖啡馆
生命咖啡馆,了解生老病死与理解向死而生之处,致力于与每一个生命个体连接永续不止的生命线。透过专业人士的翔实分享和亲身经历的经验之谈,冀望每一场分享会能与大家感悟人生的意义,感知生命的真谛。从感受生活到感知生命,必须探索生老病死的人生规则才能揣摩专属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