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父爱的那把尺

/ 彭晓芬

爸爸从来不会记得家人的生日,即使偶然想起,也完全没有任何表示。他甚至为了追看他最喜欢的电视节目,而选择留在家,不要和我们出去庆生,我们真的很纳闷,甚至感到失望。爸爸木讷冷漠,而且有时候脾气说来就来,我似乎感受不到他对我们的关心。

直到我就读中三那年,我发现原来这个大男人的骨子里也藏着朴素的父爱。2012年的10月,我和朋友想要趁着来临的短假赚些零用钱,碰巧某家大型书店即将举办一星期的促销活动,需要聘请临时工,我们便去报名。面试当天,我让爸爸载我去。我下车后便叫爸爸先回家,毕竟面试地点相当靠近家里,面试结束后我打给他再来接我也没问题。

面试前,烈日当空;面试后,晚霞兮兮。这次的面试应该是我史上用时最长的一次,三个小时。我一边缓缓走下楼,一边打电话给爸爸让他来接我,却赫然看见那个熟悉的背影。我赶快跑前去,心里五味杂陈。当年智慧型手机尚未完全普及,对中下阶层而言还是个奢侈品,而爸爸用着的旧款手机除了能用来打电话,就是接电话了。所以,这三个小时,他在做些什么?为什么不先回家?为什么要傻傻地在太阳底下等我?我冲到爸爸面前,问他这三个问题。他看了看我,用平淡的语气说他本来想回家,却担心自己会忘了怎么过来就留在原地等我。他补充,本来想打电话问我几时结束,却又担心打扰到我的面试过程,所以就不打了。他慢慢掏出车钥匙,向我确认没有遗留任何私人物品后,我们就回家了。

这件事情一直让我很愧疚。我没有办法想象他是怎么在大太阳下默默等着我,这一等,就是三个小时。或许三个小时并没有很久,但是期间没有任何娱乐,更不知道究竟要等多久的情况下,我觉得这份等待很难得。爸爸没有任何一句抱怨,也没有一句催促,一心一意地等我出来,就只为了确保我面试结束后,能够及时接我回家。

每当我想起他曾经这么耐心等过我,我就能感受到那份从不缺席的父爱。我们一家一直很不理解他冷漠的态度,很可能是我们用了别人的标准来衡量他。我们习惯性认为别人的爸爸都会热情地帮家人庆祝生日,而我的爸爸则是不闻不问,连一起吹蜡烛,吃蛋糕这么简单的事情都没做到,真的有别于一般的父亲,以致于我们忽略了他其他的优点。然而,自从那天感受到他默默等待的体贴后,我也学会默默地用另外一把尺去衡量这份父爱。那把尺让我意识到虽然他从来不记得我们的生日,可是他记得每个星期日早上都要打包我们最爱吃的早餐。他从来没有替我们买过一个蛋糕,可是他每天努力工作,买下了我们生活起居的账单。他从来没有唱过生日歌给我们,可是他会关心我在外头的生活。大学宿舍的那几年,每次我想回家,只需要一通电话,不管是深夜一点还是放工时间的塞车时段,他都会准时接我回家。

如果我依旧拿别人爸爸的标准来作比较,我就会忽略了这些举动其实也是父爱的一种表现。仔细回想,我爸都有尽其责任提供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只是他用了不一样的方式体现。况且,性格内向兼大男人的他不擅长主导家庭活动也是情有可原。与其用别人的尺去计算他偶尔少做了什么,不如用心底那把尺去记录他日常的付出。因此,对我而言,其实唱不唱生日歌真的没那么重要,我反而更期待每个星期日早上能够吃到美味的早餐。最重要的是,不管外面下多大雨或是多塞车,只要我累了,我都有一位随时待命的老爸接我回家。

作者简介
彭晓芬,毕业于马来亚大学应用语言学学系学士。热衷于文字工作,热爱生活。喜欢阅读、聆听、分享。

当生命走到最后

当生命走到最后

来到临终,我们都是初学者,尤其是自己的临终。倘若这个社会上开始越来越多人学习或认识临终关怀,那么对我们自身来说都是有帮助的。比如说,如果生命到了不可逆转的地步,你会想要怎么做?只能等死,还是趁还能动的时候多动呢?如果深知道我们每一个人打从出生开始,就向死而生,你会如何准备说再见?

了解更多
生命咖啡馆:生命教育的灵魂伴侣

生命咖啡馆:生命教育的灵魂伴侣

如同上天待我们不薄的事实,虽然我们被安排哇哇大哭且毫无预备地来到世上,我们多数人却都被赋予了充足的时间和机会交代清楚再笑着离别,只是视乎我们有否好好把握时机。

了解更多
最残忍也最仁慈的对话:如何减少末期癌患、癌童痛楚,让他们在爱中离开

最残忍也最仁慈的对话:如何减少末期癌患、癌童痛楚,让他们在爱中离开

一个是马来西亚儿童安宁疗护协会主席兼儿童安宁疗护专科医生李知展,一个是中西医结合肿瘤科医生林仁吉,他们每天都会面对与上天讨价还价的病患,希望可以争取多一些时间,希望可以不用承受这么多痛苦的离去。虽然治疗医人是他们的职责,但要如何在最残忍也最仁慈的对话中,宣判病人的死期,同时让病人可以在爱中离开,却是医生的功课。

了解更多
盂兰节

盂兰节

儿时对于盂兰节的认识,就停留在妈妈给予我的那句警告。自此,总觉得七月特别阴森。对于鬼神和死亡之说,大人习惯性回应小孩:“不要问,大了你就知道。”我曾经质疑和抗拒这样的一种说法。如今的我虽然已不再是小孩,但我想我会知道并不是因为我真的长大了,而是我懂事以后经历了人生中那一段必经之路,那段目送亲人永远离去的路。

了解更多
林进成医生 刘梅玉心理师:「年迈父母难相处 怎么办?」

林进成医生 刘梅玉心理师:「年迈父母难相处 怎么办?」

林进成医生、刘梅玉心理师「年迈父母难相处怎么办?」讲座会由富贵集团生命咖啡馆主办,星洲日报《活力副刊》策划与联办的“年迈父母难相处怎么办?”讲座会,邀请悠乐居养生馆及康复中心(ElderLove)创办人林进成医生,以及正念养育导师兼高级临床心理师刘梅玉担任主讲人,告诉大家应该如何照顾年迈的父母,让自己心安理得。主持人是星洲日报副总编辑曾毓林。...

了解更多
父爱

父爱

父爱下班回家,启动车子后,看见仪表板上的油表亮起了红灯。不着急,听说油表刚亮起了红灯还可以撑多四五十公里。按日程通勤的公里算,应该还足够我照常上下班直到周末。所以,即使待会儿回家途中经过加油站,我也没有顺道添油的打算。 回到家后,爸爸正坐在客厅看着他最关注的八点档新闻。正好。我漫不经心地说:“老豆,车没有油了。”...

了解更多
张曼娟致照顾者:不要埋怨自己照顾得不够好,要活在当下,做自己

张曼娟致照顾者:不要埋怨自己照顾得不够好,要活在当下,做自己

张曼娟致照顾者: “不要埋怨自己照顾得不够好,要活在当下,做自己”照顾父母与照顾小孩根本是两回事,张曼娟形容,照顾小孩是在父母的秩序下做事,而照顾父母则是在父母的意志下过生活,“你是背着炸弹去拆炸弹的人,你永远不知道,你拆的炸弹会先爆炸,还是你背的炸弹会先爆炸,还是两个一起爆炸……”“告诉自己,这样就很好了!付出的同时,告诉自己,我会这么做,不是为了责任,而是因为爱。告诉自己,如果不是我的付出,父母不可能有这样美好的晚年。” 39年前,台湾著名作家张曼娟凭着著作《海水正蓝》席卷华文文坛...

了解更多
红包

红包

那些压岁钱象征的祝福,就好象陈年老酒,愈久愈纯,所给予的价值,更甚于其面额。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