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晚年的世界

孩子小时候生病,是父母照顾孩子;父母晚年生病时,是谁该陪伴在侧?这是一个需要各方深思的社会课题。

要知道,照顾生病的小孩和照顾生病的长者是两码事,尤其是重病的长者。

其实身为子女,长大成人后能够照顾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可说是一种福气。尽管如此,非专业的家庭照顾者需要长年照顾长者并非易事。健康状况良好的老人家偶尔都会闹脾气与家人起争执,而抱病在身的老人家一方面认为自己是个负担,一方面又想留在孩子身边,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更容易与子女发生口角。另外,孩子也会因为谁该负起照顾责任而闹到全家人不欢而散的情况也时有所闻。这是非专业家庭照顾者的难处。

当父母年纪越来越大时,生病的概率也会越来越高。很多长者一经跌倒后,身体状况就会每况愈下,接二连三出现其他病痛,最终失去自理能力。一个人原本能够自由行走到需要别人服侍,而照顾者需要迅速掌握照顾长者的种种技巧,双方一时之间都会难以适从。虽然有些老人的四肢仍然具有活动能力,能够处理好生活自理,但是照顾者需要时刻注意他们的睡眠问题或者是否患有失智症,并且及时鼓励他们学习新技能,多参与社交活动,减少他们对子女的依赖。这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独立面对自己的老化。

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老人”,要学会接受自己的老化,也要学会明白子女的难处。很多老人家认为,子女将父母送往老人院就是不孝。事实上,如果老人院环境舒适,聘有专业人士贴身照顾以及准备各项健康的乐龄活动,对老人以及子女而言是个不错的选择,特别是长年患病的父母。在专业人士的照料下,起码父母能有尊严地老化,而不是被子女嫌弃的老人。此外,受训练的照顾者不仅懂得如何替老人解决生活自理的问题,减少弄疼老人的概率,也懂得安抚他们,提供全面的照顾服务。

然而,马来西亚养老院各方面都有待提升。虽然国内有多家养老院,但是有素质又可负担的养老院可说是一家难求。国内一直缺乏专业训练的护士和跨领域的医疗人员,导致有需要的病患无法得到专业的服务。有鉴于此,富贵集团与新纪元大学学院在马来西亚开创了介护课程,将日本专门的介护知识和技术带入国内,培育出能够对老人进行贴心细致的护理的专业人员。介护的理念是不改变老人原本的生活,保持他们的尊严,让老人做个独立快乐的长者。

马来西亚2030年将迈入老龄国,医疗保健需求必然大幅度增加。现阶段的老人需要思想开明,年轻一辈可考虑从事相关行业,而政府以及其他爱心企业也要共同重视和发展医疗服务,才有望实践长者幸福的晚年生活。

吴碧彬:勿让独自扛下责任 家庭照顾者需有人援助

吴碧彬:勿让独自扛下责任 家庭照顾者需有人援助

“首先要学会‘道谢’,很多照顾临终病人者都会有很多的后悔和内疚,但要肯定自己的付出,要跟自己道谢;许多人不善于表达爱,甚至会有病人要过世了,工作人员请孩子与病人道谢、道爱、道别,他们都很抗拒,所以要练习道爱。”

了解更多
安心畅快的人生下半场

安心畅快的人生下半场

人的情绪很微妙,多变又善变,非常复杂,有时连自己也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步入人生下半场,生活是自己的,快乐与否也是可以选择的,却不知何故总是选择了不快乐。
读到这里,问问自己,“我” 想要快乐的生活吗?
8月5日,我们听听台湾作家 吳若權 来说说自在的生活态度,一起感受安心畅快的人生下半场。

了解更多
人生单程票

人生单程票

“人生是一场旅程。我们经历了几次轮回,才换来这个旅程。而这个旅程很短,因此不妨大胆一些,不妨大胆一些去爱一个人,去攀一座山,去追一个梦……有很多事我都不明白。但我相信一件事。上天让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就是为了让我们创造奇迹。”出自电影《大鱼海棠》

了解更多
当病痛侵袭,爱与安宁何去何从?

当病痛侵袭,爱与安宁何去何从?

(四之一)当病痛侵袭,爱与安宁何去何从? 
这是一场由马来西亚安宁疗护推手之一、慈悲安宁疗护基金会主席吴碧彬医生及暖心作家欧芙伶的对谈会。入场免费,欢迎大众一同出席。

了解更多
宋慧慈:允许自己哭 “悲伤过后学习自愈”

宋慧慈:允许自己哭 “悲伤过后学习自愈”

宋慧慈:允许自己哭 “悲伤过后学习自愈” /文:转载自星洲日报(吉隆坡24日讯)“我们要允许自己悲伤,同时也要学习如何处理悲伤。” 创新教学讲师宋慧慈说,每个人都要允许自己悲伤,也要允许我们身边的人哀伤,不要自责为何过了这么长的时间还沉浸在哀伤中。 她分享说,如果有所谓走出悲伤的方法,就是那3个“T”,即 Time(时间)、Tear(眼泪)、 Talk(说话)。“那么处理悲伤的秘诀是什么?”...

了解更多
衡量父爱的那把尺

衡量父爱的那把尺

爸爸从来不会记得家人的生日,即使偶然想起,也完全没有任何表示。他甚至为了追看他最喜欢的电视节目,而选择留在家,不要和我们出去庆生,我们真的很纳闷,甚至感到失望。爸爸木讷冷漠,而且有时候脾气说来就来,我似乎感受不到他对我们的关心。

了解更多
给自己一个好好活着的理由

给自己一个好好活着的理由

如无意外,人就会寿终正寝,面目安详,可天降横祸呢?意外可以毫无意外地扼杀了人们好好死去的权利,所有超乎想象之中的情况都可能是我们的结局。

了解更多
陈然致法医新书分享暨读者见面会

陈然致法医新书分享暨读者见面会

法医值勤时,会听见什么?陈然致法医听见了《逝者的证词》,更听见了读者的期待!2023年5月30日,晚上8时正,陈然致法医的首场新书分享暨读者见面会将在富贵生命馆(Nirvana 2)掀开序幕!现场也会售卖陈法医的《逝者的证词》,让各位读者先睹为快。

了解更多
回家

回家

距离下班还有五分钟,点击打开每日工作清单表,该完成的都完成了,全数打上勾勾,再列下隔天需要完成的工作。刚刚好到了下班的时间,收拾桌面,拎起背包,打卡,下班。在城市工作,只有零星数人能够与夕阳同步回家。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