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灵预防医学专家洛桑加参建议大家离苦得乐,找到真正幸福的钥匙,好好的爱自己,珍惜当下自己一呼一吸之间的人生,而不是把自己的快乐与生命寄托在别人身上,哪怕那个人是你的至亲,也没有人比自己更重要……

洛桑加参第一次来马会见读者,并办了4场分享会。
身心灵预防医学专家洛桑加参
“离苦得乐,找到真正的幸福” 讲座会

“人生最大的任务是好好爱自己,好好爱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净土,是我们人生修炼的地方,不是死了以后去净土。”
“不要随意点评,别人的好与坏与你没有关系。”
这是身心灵预防医学专家洛桑加参给大家离苦得乐,找到真正幸福的钥匙,好好的爱自己,珍惜当下自己一呼一吸之间的人生,而不是把自己的快乐与生命寄托在别人身上,哪怕那个人是你的至亲,也没有人比自己更重要。

洛桑加参认为,把自己活好比什么都重要,不要为了老公、小孩把自己累死;人生最大的任务就是好好爱自己,好好对自己慈悲,那么人生下半场就可以离苦得乐。
好好爱自己,就能找到幸福的钥匙
“你不能掌控任何人,但可以改变自己,人生的意义,把自己活好。一旦人学会对自己好,就会燃起爱与慈悲,懂得如何对自己善良,你以后的人生就会不一样。”
在网络世界里,大家都喜欢做键盘侠,对各种事件、现象点评,洛桑加参奉劝大家,不要随意点评,别人的好与坏与你没有关系,一旦你批评后就会进入负面能量,业力交缠,人就变得心胸狭窄。

观众踊跃出席洛桑加参的分享会。
他直言,批评与讨厌,只会令一个人的福报越来少,能量越来越低,最终人生充满负面思维。
洛桑加参表示,我们每天都更接近死亡,因为人一辈子只活三万多天,很快就会过去。我们也常常在谈死亡,以为死亡是别人事情,其实都是你跟我的事情。只有真正把自己活好,世界才能不一样,你好,你的家人、小孩、社区,乃至国家才会变好。
“当你死的时候,以前一切跟你有关系的,都会变得没有任何关系,唯一可以改变的是自己,每个人一定要有这个觉悟。”

洛桑加参表示,人一辈子最宝贵的,就是心中燃起爱与慈悲,而慈悲的优先是对自己,要好好爱自己,先对自己慈悲,才能对别人慈悲。
他认为,人不能只是拜佛,祈求菩萨能够加持自己,那是不可能的,因为真正能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要想自己的人生平安、快乐,都是由自己决定。
“医生能改变的健康只有20%,其他都是跟自己有关系,除了急症与外科骨折,所有疾病都是由自己生活方式来改变。”
来自云南香格里拉藏区的洛桑加参表示,每个人都希望可以离苦得乐,然而真正的快乐是时时刻刻都有的,只是有时我们被蒙蔽,以为有钱就快乐。但人生中真正的快乐没有别的目的,只有好好地活着。
对自己不慈悲与不善良,就是最大的不幸
他表示,人最大的不幸,就是对自己不慈悲与不善良。而欲望是一种自私的爱,最终会变成害自己。
除了欲望之外,他也提到,从佛法角度来讲,生气会对人生造成很大伤害,是比毒药与吸烟更毒的毒药,生气的那一刹那血压会飙高,中风几率提高,日月累积成疾,因此常常生气就等于慢性自杀,破坏身心灵健康。
“要想让自己变得更乐观,我们要有所觉悟,可以每天花3分钟发愿,每天起床就感恩自己还活着,许愿自己有美好的一天。练习以后会慢慢察觉,通过持续练习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这说法是有科学验证的,只要6个月坚持的去做,大脑结构就会变化,尤其是海马回,负面的事情也会慢慢变成正面。”
他表示,这一个简单又不花钱,却能够达到自我觉醒的方便之门,每天起床就发愿,把家变成道场,比你吃任何药物更来得有疗愈效果。
他表示,现代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慈悲心被遮挡了,觉得任何事情都不顺意,特别是夫妻变成怨偶,生气会关掉看另一半优点的开关,家里就会变成战场,草木不生。
“通常我们怨的最多是家人或亲近的人,如雪球般滚大,而变成负面情绪,怨多大,业力就待多久。”
洛桑加参强调,家,是每个人真正修行的地方,把家里变成道场,不生气的那一霎那,顺他的眼就会慢慢燃起。当你愿意改变自己不生气,不要变成被动式的情绪奴隶,另一半或家人也会跟着改变。
他表示,家人是最难沟通,甚至是没有沟通的一群,只是看谁比较大声。但如果生起慈悲心,聆听家人的声音,其次利用沟通技巧,聆听,中间才加入一些置入性广告(自己的想法),才是最受用的方法。
他表示,人与人的差别就是思维,能量就是福报,而慈悲的意思就是你的心胸有多宽广。世界上的伟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伟人,是因为他们的心够宽大,他们看到的是机会,而我们看到的是问题。
“觉悟之后心胸就如海一样大,格局就会不一样,心里的慈悲会燃起,变成能量,也叫福报,所以最重要就是懂得改变思维,不要有这个人是来讨债或还债的思维,而是以感恩取代,这样家里的氛围就不一样,自己变成最大的受惠者,这才是真正的爱自己。”
人真正拥有的,就是当下
此外,他也提出,净土,是人生修炼的地方,不是死了以后去净土,而我们唯一有的是现在,所以把握眼前,别让烦恼把自己搞乱。

洛桑加参与观众大合照。左七及左八为洛桑加参和星洲日报副总编辑曾毓林。
“我们会烦恼未来,但烦恼还没有发生,为何提早拿来忧?我们烦恼的事情,80%都是重复的,大概重复七八次才会放下,有的人甚至是几十年都放不下,不断以烦恼来虐待自己。”
他重申,人真正有的只是当下,就在那一呼一吸的一刹那而已,与其捉住一些没有的东西,恐惧未来,烦恼过去,不如真心真意对别人好,福报就会回馈到自己身上,这是真正有利自己的方法,不要有怨气,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善良与慈悲。



洛桑加参为读者签书。
“特别是50岁以后更要修德,慈悲的对象除了自己以外,也包括身边的人。当一个人的心态改变了,就如有金刚罩保护着你。”
尽管很多人说人生苦短,但洛桑加参却觉得,人生并不苦,而是来旅游与享受的,任何事情都是经历,只要想法改变了,人生就会变好,反之若没有处理好就会变成负担。

作为身心灵预防医学专家的洛桑加参,鼓励大家每天晨起花3分钟发愿,半年后会看到意想不到的成果。
“人学任何东西都是为了离苦得乐,不然就不要学。而人生是没有目的的,当下好好生活比任何都重要,享受当下的一呼一吸。”

因為癌,所以愛
因為癌,所以愛 得癌症的我,不是廢物! 信念的燃燒,戰鬥的力量;讓抗癌鬥士咬緊牙,為了妻兒家庭,堅持完成化療,一步一步的完成!疫情與患癌的種種也差點打垮了他,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哭過、笑過與癌症抗爭是唯一出路,且讓Louis Than給你說說他的抗癌故事以及在MCO期間成功創立Louis廚房的故事。 分享嘉賓:抗癌鬥士Louis Than 日期:2021年5月8日(星期六)時間:8pm分享會平台: 生命咖啡館 Life Cafe Facebook...
我拥有悲伤的权利
我拥有悲伤的权利 /注册辅导员 张以靖 你有没有试过在面对至亲离世时,伤心至眼泪不由自主的流下时,被喝止说:「不要哭!」、「不准哭!」、「不能哭!」、「要坚强!」 你有没有试过在表达你对至亲离开的不舍和心痛时,被劝告说:「要感恩了哦,他都活到这么老了,很好命了。」 你有没有试过想好好表达悲伤时,被安慰说:「别伤心了,他的离开对你们都好,至少大家都不用受苦了。」...
我坐著輪椅和時間在賽跑
我坐著輪椅和時間在賽跑 分享嘉賓:馬來西亞漸凍人協會大使陳書樺 日期:2021年4月17日(星期六)時間:8pm 分享會平台: 生命咖啡館 Life Cafe Facebook LIVE 生性樂觀的漸凍人陳書樺,不怨天尤人,不坐以待斃。 即便世界上沒有漸凍症的解藥,她依舊勇敢的面對,選擇享受生命,因為她知道活著的每一天都是BONUS! 與其活得平凡,不如好好的讓自己幸福的過好每一天!...
我也可以是你的家人!
我也可以是你的家人! /林怡玲富貴關懷殯葬禮儀部奠禮主持 還記得第一次執行案子,心情超級無敵緊張。我不斷地告訴我自己我可以的,勇敢面對吧!爲了不辜負上司對我的期望,執案前一天還背了一整晚稿子,回想起來,那是我最開心又挑戰的一天吧! 我一直以來都不懂得如何安慰人,有的人説我是個非常冷血的人(或許我真的不會安慰人吧?)哈哈!就連我的家人心情欠佳,我也不知道什麽情況,什麽適當的時刻,該説些什麽讓人舒服的話語。特別是有人哭泣的時候,我只會選擇默默在旁陪伴直到對方發現我的存在。...
活出生命的意义
活出生命的意义 欣赏人生背包下的生活 日期:10. 04. 2021 (星期六Saturday) 时间:8.00pm 分享平台:生命咖啡館面子書直播 分享嘉宾: 梁韻矜 – 资深媒体人、《出走,是为了好好吃饭》作者 为了可以“好好吃饭”,她放弃新币的工作, 以打工换宿和沙发冲浪的方式到欧洲兜了一个大圈, 走进不同的洋人家庭跟他们一起生活, 做饭给他们吃,了解彼此文化。 如果你热爱旅游、憧憬流浪生活、喜欢做饭、 享受美食、对欧洲饮食文化有兴趣、 好奇老外如何看待中餐、 想知道作者如何在食材欠缺的欧洲变出...
關於陪伴,你可以……
關於陪伴,你可以…… /賴昭宏 「哪裡有彩虹告訴我……」家裡的客廳響起了周杰倫 《彩虹》的鋼琴旋律,小麗又在那裡彈鋼琴了。似乎是固定的時刻表,在即將接近黃昏的時候,小麗就會坐在鋼琴前,彈起這首歌。 一年前,那一個晚上小麗和先生吃了晚餐後,小兩口一起相依偎著,聊起未來。他們結婚將近一年,是時候計劃有小寶寶了。聊着这一些只要兩個人攜手前進,就能逐步完成的前景,那麼美麗。 如今就快一年了,丈夫在睡梦中骤逝,毫无预警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悲伤需要辅导吗?
悲伤需要辅导吗? /注册辅导员 张以靖 失落 失落,是人生的一部分。 打从我们出生后,在经历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从得到到失去,从相遇到分离,失落总是以不同面貌跟随着我们,让我们被迫接受失去的失落感与分离的痛苦。失落是由丧失开始,我们可能丧失了某人,某件物品或者某种状态。失落是痛苦的,无论是生命、健康或某种状态的丧失,我们的情绪都会遭受到冲击,而每个人对于面对失落的方式都不一样。 悲伤...
生命的離席與頓悟
剪不斷的親情:生命的離席與頓悟 日期:13. 03. 2021 (星期六Saturday) 時間:8.00pm 分享平台:生命咖啡館面子書直播 分享嘉賓: 鄭詩儐博士 – 新紀元大學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院長 一位讀最古老的書,過最現代的生活 相信創意和實用才能激活學術源泉 如何在古老的書中 尋找屬於現代人的生活 在古典文學內 古人如何看待生命的可貴 古代的文人活在一個單元色彩的生活內 也可以有著源源不絕的創意和活力 而活在現代的人們,天天陶勳在五花八門 社交媒體也在現實和虛擬世界難以分辨下 現代人是否也對生和死有著不一樣的定義...
当我们说再见
当我们说再见 注册辅导员 张以靖-马来西亚开放大学辅导系硕士 最近,社会流行了一个名词——仪式感。打从我们出世后,从满月礼,到每一年的生日,求婚、结婚典礼,各种节日或纪念日,都会进行一些庆祝活动来度过。人们也越来越注重所谓的仪式感,每一次的庆祝活动都要求甚高,有些人更不惜花重金,打造一个属于自己完美的仪式感,不容一点马虎。而,当我们说再见的时候,来到人生的最后一个典礼——丧礼,你会期待着怎样的最后仪式呢?这典礼不仅自己是主角,也是属于自己的最后一个典礼。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对丧礼的要求也相对的提高,同时更追求属于丧礼的仪式感。...
做好自己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做好自己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沉浸在媒体生涯逾15年 从懵懂小子到了今天有特别多的想法 包括贾森在他的分享中提及的一段话 我的生命/职业生涯里或许不是真的没有挑战 而是我把它视为生命的一个常态 当你把它当作生命的一部分 就更能接受它的出现而更轻松的面对它 解决了也就不是什么大件事了 生命不见得会善待我们 你并不特别,你面对问题,别人也会 不同的是取决于面对问题的态度 09.01.2021 (星期六 Saturday) 8.00pm 分享平台:生命咖啡馆 FB l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