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灵预防医学专家洛桑加参建议大家离苦得乐,找到真正幸福的钥匙,好好的爱自己,珍惜当下自己一呼一吸之间的人生,而不是把自己的快乐与生命寄托在别人身上,哪怕那个人是你的至亲,也没有人比自己更重要……

洛桑加参第一次来马会见读者,并办了4场分享会。
身心灵预防医学专家洛桑加参
“离苦得乐,找到真正的幸福” 讲座会

“人生最大的任务是好好爱自己,好好爱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净土,是我们人生修炼的地方,不是死了以后去净土。”
“不要随意点评,别人的好与坏与你没有关系。”
这是身心灵预防医学专家洛桑加参给大家离苦得乐,找到真正幸福的钥匙,好好的爱自己,珍惜当下自己一呼一吸之间的人生,而不是把自己的快乐与生命寄托在别人身上,哪怕那个人是你的至亲,也没有人比自己更重要。

洛桑加参认为,把自己活好比什么都重要,不要为了老公、小孩把自己累死;人生最大的任务就是好好爱自己,好好对自己慈悲,那么人生下半场就可以离苦得乐。
好好爱自己,就能找到幸福的钥匙
“你不能掌控任何人,但可以改变自己,人生的意义,把自己活好。一旦人学会对自己好,就会燃起爱与慈悲,懂得如何对自己善良,你以后的人生就会不一样。”
在网络世界里,大家都喜欢做键盘侠,对各种事件、现象点评,洛桑加参奉劝大家,不要随意点评,别人的好与坏与你没有关系,一旦你批评后就会进入负面能量,业力交缠,人就变得心胸狭窄。

观众踊跃出席洛桑加参的分享会。
他直言,批评与讨厌,只会令一个人的福报越来少,能量越来越低,最终人生充满负面思维。
洛桑加参表示,我们每天都更接近死亡,因为人一辈子只活三万多天,很快就会过去。我们也常常在谈死亡,以为死亡是别人事情,其实都是你跟我的事情。只有真正把自己活好,世界才能不一样,你好,你的家人、小孩、社区,乃至国家才会变好。
“当你死的时候,以前一切跟你有关系的,都会变得没有任何关系,唯一可以改变的是自己,每个人一定要有这个觉悟。”

洛桑加参表示,人一辈子最宝贵的,就是心中燃起爱与慈悲,而慈悲的优先是对自己,要好好爱自己,先对自己慈悲,才能对别人慈悲。
他认为,人不能只是拜佛,祈求菩萨能够加持自己,那是不可能的,因为真正能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要想自己的人生平安、快乐,都是由自己决定。
“医生能改变的健康只有20%,其他都是跟自己有关系,除了急症与外科骨折,所有疾病都是由自己生活方式来改变。”
来自云南香格里拉藏区的洛桑加参表示,每个人都希望可以离苦得乐,然而真正的快乐是时时刻刻都有的,只是有时我们被蒙蔽,以为有钱就快乐。但人生中真正的快乐没有别的目的,只有好好地活着。
对自己不慈悲与不善良,就是最大的不幸
他表示,人最大的不幸,就是对自己不慈悲与不善良。而欲望是一种自私的爱,最终会变成害自己。
除了欲望之外,他也提到,从佛法角度来讲,生气会对人生造成很大伤害,是比毒药与吸烟更毒的毒药,生气的那一刹那血压会飙高,中风几率提高,日月累积成疾,因此常常生气就等于慢性自杀,破坏身心灵健康。
“要想让自己变得更乐观,我们要有所觉悟,可以每天花3分钟发愿,每天起床就感恩自己还活着,许愿自己有美好的一天。练习以后会慢慢察觉,通过持续练习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这说法是有科学验证的,只要6个月坚持的去做,大脑结构就会变化,尤其是海马回,负面的事情也会慢慢变成正面。”
他表示,这一个简单又不花钱,却能够达到自我觉醒的方便之门,每天起床就发愿,把家变成道场,比你吃任何药物更来得有疗愈效果。
他表示,现代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慈悲心被遮挡了,觉得任何事情都不顺意,特别是夫妻变成怨偶,生气会关掉看另一半优点的开关,家里就会变成战场,草木不生。
“通常我们怨的最多是家人或亲近的人,如雪球般滚大,而变成负面情绪,怨多大,业力就待多久。”
洛桑加参强调,家,是每个人真正修行的地方,把家里变成道场,不生气的那一霎那,顺他的眼就会慢慢燃起。当你愿意改变自己不生气,不要变成被动式的情绪奴隶,另一半或家人也会跟着改变。
他表示,家人是最难沟通,甚至是没有沟通的一群,只是看谁比较大声。但如果生起慈悲心,聆听家人的声音,其次利用沟通技巧,聆听,中间才加入一些置入性广告(自己的想法),才是最受用的方法。
他表示,人与人的差别就是思维,能量就是福报,而慈悲的意思就是你的心胸有多宽广。世界上的伟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伟人,是因为他们的心够宽大,他们看到的是机会,而我们看到的是问题。
“觉悟之后心胸就如海一样大,格局就会不一样,心里的慈悲会燃起,变成能量,也叫福报,所以最重要就是懂得改变思维,不要有这个人是来讨债或还债的思维,而是以感恩取代,这样家里的氛围就不一样,自己变成最大的受惠者,这才是真正的爱自己。”
人真正拥有的,就是当下
此外,他也提出,净土,是人生修炼的地方,不是死了以后去净土,而我们唯一有的是现在,所以把握眼前,别让烦恼把自己搞乱。

洛桑加参与观众大合照。左七及左八为洛桑加参和星洲日报副总编辑曾毓林。
“我们会烦恼未来,但烦恼还没有发生,为何提早拿来忧?我们烦恼的事情,80%都是重复的,大概重复七八次才会放下,有的人甚至是几十年都放不下,不断以烦恼来虐待自己。”
他重申,人真正有的只是当下,就在那一呼一吸的一刹那而已,与其捉住一些没有的东西,恐惧未来,烦恼过去,不如真心真意对别人好,福报就会回馈到自己身上,这是真正有利自己的方法,不要有怨气,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善良与慈悲。



洛桑加参为读者签书。
“特别是50岁以后更要修德,慈悲的对象除了自己以外,也包括身边的人。当一个人的心态改变了,就如有金刚罩保护着你。”
尽管很多人说人生苦短,但洛桑加参却觉得,人生并不苦,而是来旅游与享受的,任何事情都是经历,只要想法改变了,人生就会变好,反之若没有处理好就会变成负担。

作为身心灵预防医学专家的洛桑加参,鼓励大家每天晨起花3分钟发愿,半年后会看到意想不到的成果。
“人学任何东西都是为了离苦得乐,不然就不要学。而人生是没有目的的,当下好好生活比任何都重要,享受当下的一呼一吸。”

当病痛侵袭,爱与安宁 何去何从
父母是孩子的大树,为孩子遮风挡雨陪他们长大。年老时,父母安好便是孩子最大的幸福。生命总有考验,有些人老了会出现各种病痛,孩子也成为他们的依靠。照顾老人和病人并非易事,不只是吃喝拉撒,还有喂药、翻身、沟通、运动、在医院做决定……
那些在辅导室教会我的事04来不及说的再见
在辅导室里,我感到最心痛的就是没办法说再见的哀伤,也称为非预期的哀伤。非预期的死亡的形式包括天灾意外、自杀、他杀或任何毫无心理准备下的发生的死亡事件。
吴碧彬:勿让独自扛下责任 家庭照顾者需有人援助
“首先要学会‘道谢’,很多照顾临终病人者都会有很多的后悔和内疚,但要肯定自己的付出,要跟自己道谢;许多人不善于表达爱,甚至会有病人要过世了,工作人员请孩子与病人道谢、道爱、道别,他们都很抗拒,所以要练习道爱。”
安心畅快的人生下半场
人的情绪很微妙,多变又善变,非常复杂,有时连自己也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步入人生下半场,生活是自己的,快乐与否也是可以选择的,却不知何故总是选择了不快乐。
读到这里,问问自己,“我” 想要快乐的生活吗?
8月5日,我们听听台湾作家 吳若權 来说说自在的生活态度,一起感受安心畅快的人生下半场。
谈晚年的世界
非专业的家庭照顾者需要长年照顾长者并非易事。健康状况良好的老人家偶尔都会闹脾气与家人起争执,而抱病在身的老人家一方面认为自己是个负担,一方面又想留在孩子身边,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更容易与子女发生口角。
人生单程票
“人生是一场旅程。我们经历了几次轮回,才换来这个旅程。而这个旅程很短,因此不妨大胆一些,不妨大胆一些去爱一个人,去攀一座山,去追一个梦……有很多事我都不明白。但我相信一件事。上天让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就是为了让我们创造奇迹。”出自电影《大鱼海棠》
当病痛侵袭,爱与安宁何去何从?
(四之一)当病痛侵袭,爱与安宁何去何从?
这是一场由马来西亚安宁疗护推手之一、慈悲安宁疗护基金会主席吴碧彬医生及暖心作家欧芙伶的对谈会。入场免费,欢迎大众一同出席。
宋慧慈:允许自己哭 “悲伤过后学习自愈”
宋慧慈:允许自己哭 “悲伤过后学习自愈” /文:转载自星洲日报(吉隆坡24日讯)“我们要允许自己悲伤,同时也要学习如何处理悲伤。” 创新教学讲师宋慧慈说,每个人都要允许自己悲伤,也要允许我们身边的人哀伤,不要自责为何过了这么长的时间还沉浸在哀伤中。 她分享说,如果有所谓走出悲伤的方法,就是那3个“T”,即 Time(时间)、Tear(眼泪)、 Talk(说话)。“那么处理悲伤的秘诀是什么?”...
衡量父爱的那把尺
爸爸从来不会记得家人的生日,即使偶然想起,也完全没有任何表示。他甚至为了追看他最喜欢的电视节目,而选择留在家,不要和我们出去庆生,我们真的很纳闷,甚至感到失望。爸爸木讷冷漠,而且有时候脾气说来就来,我似乎感受不到他对我们的关心。
给自己一个好好活着的理由
如无意外,人就会寿终正寝,面目安详,可天降横祸呢?意外可以毫无意外地扼杀了人们好好死去的权利,所有超乎想象之中的情况都可能是我们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