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辅导室教会我的事

来不及说的再见

注册心理辅导员: 张以靖

不是每一个离别都有机会说再见。

往往还来不及说再见,就真的再也不见了。

昨天还跟爸爸一起吃饭的小雯,隔天在上班的当儿突然接到哥哥的电话说爸爸突然晕倒在地,现在在送往医院的路途中。

小雯已忘记那时她接了电话后,是如何赶到医院的。

“可能那时我有超速吧。”她只知当时脑袋一片空白。到了医院后,医生还在帮爸爸做着急救,小雯和哥哥只能在急诊室外焦急地来回踱步,除了祈求上天保佑以外,小雯和哥哥不知还可以做些什么,感觉无能为力。

努力了超过20分钟,爸爸的心跳始终没有恢复过来。医生告诉小雯和哥哥不如就让爸爸安详地离开吧。小雯和哥哥虽然无法接受,但还是强忍着悲痛,走到爸爸的身边,牵着爸爸的手,陪伴爸爸走过人生的最后一刻。

小雯爸爸从晕倒到逝世前后不到5分钟。小雯爸爸身体一向来都很健壮,只是偶尔会觉得疲劳,身体没出现什么大问题。爸爸的骤逝令小雯接受不到,很想知道原因。

“当时长辈都劝我们让爸爸早日安息,因此没有进行解剖。但是如果能重来,我一定会坚持到底让爸爸去解剖。”

“你知道爸爸去世的原因后,然后呢?”我轻轻地提问。

“然后我就可以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问题。是不是自己一直忽略爸爸的健康,没有把爸爸照顾好。爸爸有投诉说他有感觉身体很累,我只是敷衍他叫他多休息。我应该尽快带爸爸去看医生的。都是我的错!”小雯崩溃大哭地说。

对于爸爸的骤逝,原来小雯有很深的内疚与自责。她觉得自己没有做好一个孩子的本分,把父母照顾好的基本责任都没办法好好完成。小雯觉得自己很差劲,是个不孝顺的孩子。

 “在爸爸去世前一天还一起吃饭,没想到这顿饭变成最后一顿饭了。我们还说好年尾要一家人去旅行,这是我们全家的第一次旅行,没想到也永远实现不了了。”小雯充满无奈地说道。

在辅导室里,我感到最心痛的就是没办法说再见的哀伤,也称为非预期的哀伤。非预期的死亡的形式包括天灾意外、自杀、他杀或任何毫无心理准备下的发生的死亡事件。非预期死亡常常毫无预警、征兆以协助人们做好心理准备以致非预期哀伤的出现。这哀伤里头常伴随着震惊、难以置信与接受、愤怒、愧疚、自责等等的情绪反应,在短时间以内是难以消化与缓解的。

“只要想起爸爸,我的眼泪就不能控制,不停地流。看着时间,就会想着平时这时候爸爸会在做些什么呢?看着家里一事一物,每一样都充满着爸爸的足迹。我真的很想念,很舍不得爸爸!家里少了爸爸,就如同了家里的大树倒下了一样,失去了最大的依靠。”小雯哭着说道。

“我的心如刀割”、“我心痛到无法呼吸”这些台词常常在电影或歌曲里看到听到,不曾经历过悲痛的人都以为它只是个形容词,但这些确实是丧亲者们真真切切的感受。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让丧亲者的世界瞬间崩塌,内心像被刀割一样,痛苦不堪,连呼吸都觉得好难好难。

“我可以怎么做让自己好起来呢?”大哭完的小雯,恢复了平静问了我这个问题。

“怎样才算好起来呢?你觉得可以怎么做让自己好起来呢?”我把问题丢回给小雯。

“可能我的心情不再那么崩溃就算好起来吧。但是我又觉得如果我好起来,不再哭,是不是代表我把爸爸忘记了呢?我不想把爸爸忘记。”小雯苦恼地回应。

“很多人都误会好起来就是想起这个人时不再哭,其实不是这样的。当我们渐渐接受这个人真的离开,允许自己的任何情绪抒发,你会发现那个眼泪的意义已经不知不觉地转化了。好比说之前的哭泣可能带着很多的愤怒与愧疚,那后来的眼泪里面或许包含更多的是思念、是不舍、是爱。”我微笑地回答。

就这样,慢慢地陪伴小雯度过失去爸爸的日子,过程就如同坐过山车一样,情绪起起伏伏,偶尔觉得自己已爬上高峰,但不知为何地又跌入谷底。总是对小雯说,没关系,哀伤就是长这样,不管在高或低,我们就允许它的到来。当感觉有正能量时就好好生活,当感受哀伤时就好好哭泣。

不知不觉几个月过去了,再次见到小雯,她看起来精神与情绪比之前平稳许多,笑容也多了。

“我觉得好很多了。虽然想起爸爸还是会哭泣,还是会想很多的为什么,但这些已经不会太影响我的情绪了。目前这样的状况对我来说是最好的了,毕竟我还是不想把爸爸忘记。”小雯笑中带泪地说。

“对了,我也找到方式和爸爸保持连结了。当我看到漂亮的风景或有想说的话时,我会把它分享在Instagram上面。虽然爸爸不在了,但我相信他一样能听见我说的话并会像之前一样默默地支持我。”小雯开心地分享着。

“你做得很棒!从爸爸突然离开的这件事上,你有什么不同的发现或收获吗?”我问。

“嗯,珍惜当下吧。如果我知道那会是我和爸爸的最后一顿饭,我会告诉他我有多感谢他把我们照顾得这么好,尤其把我当成公主般那样地宠爱。我也会跟他说对不起自己是个不大孝顺的孩子,总是仗着他的宠爱,做出很多惹他生气担心的事情。最后我要告诉爸爸我们是多么地爱他,虽然我们不常把爱挂在嘴边,但我们真的真的很爱他。”小雯哽咽地说着。

人生总有遗憾,来不及和爸爸好好说再见是小雯这辈子最大的遗憾。这份遗憾里或许有很多的“如果”、“早知道”、“内疚”、但这份遗憾里也充满着满满的爱,而这份爱不会因时间或这个人不在变得消失,就像小雯不想把爸爸忘记一样,心里有个位置专属于爸爸。

当我们面临非预期的告别时,我们可以用心来感受和表达。我们可以回忆我们和那个人共同经历过的美好时光,可以写下一封信或者发一条短信表达我们的思念和感谢。我们也可以在心中默默地告诉那个人我们的心愿和祝福,这些都是可以让我们找到安慰和力量的方式。

在辅导室里,让我看到人生最大的遗憾不是失去也不是离别,而是拥有的时候没有好好珍惜,分开的时候没有好好道别。谢谢小雯让我看到,就算亲人突然离开是多么的痛,但只要勇敢面对与接受,依着自己的节奏去经历整个过程并适当地接受协助,是足够拥有能力带着悲伤与爱继续走下去。

“好好的在一起,是为了好好的不在一起;好好的不在一起,是为了好好的在一起。”是一位生命教育专家罗耀明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当能够好好在一起时,就不怕往后的分开;当好好的分开,就能期待下一次有更好的相聚。珍惜当下虽然是老套的一句话,却是我们一生必需学习的功课。

(故事中的名字和细节已做了修改,以保护当事人的隐私)

《我的生命笔记》推介礼

《我的生命笔记》推介礼

这是一本为「活在当下」而认真书写的生命提醒。写给此刻的自己,也留给此生最在乎的人。每一页笔记,是一次与初心的对话;每一道练习,是推动人生前行的一股温柔力量。手中握着的不只是一支笔,更是一个机会——坦然、诚实地记录此刻的心意,描绘未来的模样,书写一段属于自己的人生圆满。

了解更多
「富与AI」:科技与爱的踏脚石

「富与AI」:科技与爱的踏脚石

科技本身并不排斥任何年龄,真正设下门槛的,倒是我们对自己的设限。只要愿意,我们依然能用双手去触碰未来,用好奇心重新认识世界。正因如此,富贵集团顺应时代所推出「富与AI」的附加服务。若干人或许仅仅认为这是现代科技的产物,看似取代传统的告别仪式,可却能够回应现代人内心深处那份再爱一次的渴望。

了解更多
四道人生:道谢、道爱、道歉、道別

四道人生:道谢、道爱、道歉、道別

在关系里,我们常常以为来日方长,却忽略了有些话,一旦错过就再也没机会说出口。看似简单的道谢、道爱、道歉、道别,却是人这一生最难练习的功课。藏在日常的沉默中,躲在关系的缝隙里,但一直都在轻轻提醒我们:有些感情,值得更及时地表达。

了解更多
你问我爱你有多深:天人交战的考验

你问我爱你有多深:天人交战的考验

当情义与私欲交锋,我们又该如何抉择?种种考验,无一不是在剖开人性最真实的模样。唯有守护生命中不可替代的珍贵,才能在纷杂中不失方向,而爱,始终是那道最清晰的答案。

了解更多
AI虚拟分身告别式|「富与AI」弥补遗憾的缺口

AI虚拟分身告别式|「富与AI」弥补遗憾的缺口

然而,现实往往未能如愿。时间来不及、距离太遥远、病况突变,这些无法掌控的因素使我们错过了最后一次的拥抱,来不及听见微颤的再见……于是,未说出口的千言万语就像藏在心口的千刀万剐,一句不说,却句句作痛。每当想起,仿佛整个灵魂都被回忆凌迟,只能在漫漫长夜里反复咀嚼那些来不及说的爱与道别。
也正因为如此,富贵集团推出全马首创的AI告别式服务——「富与AI」,此服务目前率先于吉隆坡与雪兰莪地区推出,并作为传统殡仪配套的附加选择。

了解更多
科技让告别值得回忆——「富与AI」开启殡葬服务新纪元

科技让告别值得回忆——「富与AI」开启殡葬服务新纪元

AI重建影像可协助家属释怀,特别是重症离世或是癌患家属。病榻缠绵多年,逝者在人生最后的时光里,常常是在痛苦中挣扎求生。脸色苍白、神情疲惫,生命以最脆弱的姿态缓缓谢幕。对家属而言,留下的最后画面,往往是无力与心碎。如今「富与AI」重建逝者影像,回到健康、有精神的模样,他们再一次张口说话,不带痛楚、不带病容,只带着柔和的声音,缓缓说出想留给亲人的那句:“别担心,我很好。”

了解更多
生死别离后,我该拿什么爱你?——如何利益已亡故亲人

生死别离后,我该拿什么爱你?——如何利益已亡故亲人

妙开法师表示,佛教认为,对亡故者最好的做法就是为亡故者诵经及持咒语回向,借由佛力加持, 将能让亡者受食。“至于要念什么经文或持什么咒,只要诚心与专注念佛号,所有功德亡故者都能收到。最简单的回向佛号就是:阿弥陀佛。其实在佛的世界是相通的,有分别的是我们,所有只要诚心,任何佛号都可以的。”

了解更多
富贵集团慷慨捐赠百万善款予慈济 助力缅甸灾后重建

富贵集团慷慨捐赠百万善款予慈济 助力缅甸灾后重建

成立35年,富贵集团始终在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包括在2015年尼泊尔发生7.8级强震时共捐赠了超过1000万令吉善款作为赈灾以及灾后重建基金;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时捐赠总值800万令吉的医疗配备、物资、干粮和口罩等携手全民对抗疫情;今年初也捐赠50万令吉助力砂拉越水灾救援行动,提供所能之援。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