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晢法师表示,生与死就只是一口气的事,与其为了不知何时会死而担忧,不如把专注都放在生命期,有生必有死,好好的过每一天,好好安顿生活,完成一个不留遗憾的生命期……

面对无法预知的死亡,人们对于死神的出现或许有两种相反反应,恐惧与期待;恐惧,或许是因为自己没有做好准备,还有太多的事情未做,而期待是因为生命、生活太难了,不如就一死一了百了。
但无论是恐惧或期待死神的来临,我们总是忽略了最重要的事,就是好好爱人、好好爱自己,好好过日子,导致最后让自己带着遗憾与死神相会。
这是旅僧有晢法师在一个主题为“那些面对死神前常忽略的问题”的讲座会上,畅谈死亡这回事的总结。
有晢法师表示,有个传说就是人在濒死之前会看见自己的功德表,一生的经历就如走马灯一般闪过, 若真有其事,你觉得自己的人生走马灯会出现什么画面?而如果有重生的话,你又会希望自己的生命是怎么样的?

这一生想做的事都做了吗?
“我曾经看过一本书叫做《五大死前遗憾》,其中一个遗憾就是没有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在面对死神时,回顾自己的一生,我们忽略了什么?有没有好好爱过自己爱的人?”
他表示,很多人吊着一口气,都在等待与自己有最多债务却又最亲的人。或许你会觉得如果都不爱,死前就可以了无牵挂,但最终却会后悔自己没有好好爱过。
“提到这个课题,我就想到佛陀爸爸,他93岁卧病床上时,他让大臣叫儿子回来看他。而佛陀也感应到,因此就从灵鹫山赶回去。当佛陀来到父亲面前时,父亲叫佛陀摸摸他,犹如为他加持。”
“佛陀的父亲是一位好国王,一生都有持戒,有宗教信仰,在他临终之前,希望看见的人都在他身边,安抚他。再回想到自己,将来死的时候会是怎样?”
他表示,很多人都沉浸于自我内耗,没有好好爱自己,精神层面也没有照顾好。而佛陀的父亲就是可以被借镜的好例子,因为他得到价值肯定(功绩)、品德(持戒),临终前自己所爱的人和爱他的人都在身边。
宗教对于未知有安心作用
“回到自己的话,这一生你自己想做的事情都做了吗?有没有找到心灵归宿?临死之前你所爱的人与爱你的人有没有在身边?如果这些都有的话,那面对死神时我们就会比较安定。”
有晢法师表示,宗教的出现,都是因为要解决死亡的问题,给予对死亡未知的人指示一条安心的道路。
他提到,他的老师曾经给过他一项功课,把10件人生重要事情写出来,他开始以为这是很简单的功课,写了一堆之后,师父让他把不重要的划掉,最后就剩下3个,那就是:
-
- 找到我爱的人与爱我的人
- 教书是不是我最重要的目标?
- 最后一个忘记了
“老师要我看清楚自己的本质,所以出家后在台湾求学的10年里我一直在努力读书,没有想过以后的人生,想着一切随缘。尔后我又开始思考,自己想做什么?还有什么东西未完成?”
有晢法师表示,很多人当家庭遭遇困境或人生不顺遂时,就会埋怨父母为何要生我?而他也曾经回答过学生这个问题,说道:“没有一对父母上过父母先修班,孩子也一样没有上过模范生课。”
他认为,家庭的确会对一个人造成影响,但遇到问题时自己要勇敢做抉择,因为修行不外乎行为与知见,而知见的力量是更大,所以自己若要转变,就要重新设定自己的价值观,身体也跟着调整,唯有打破限制才能逃出既定的轮廓,觉察当下醒过来。
他表示,佛教强调自我观察,不论好坏都要清楚自己做什么,做一个醒着的人,清楚知道自己过着什么样的日子,不管好坏都要醒着过日子。
人生越少遗憾,对死亡的恐惧越少
他强调,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爱自己、善待自己,从别人爱我找到第一层面,而第二层面就是爱自己,从身心灵稳定自己,哪怕没有别人爱也要安稳自己。
“而佛法禅修就是训练心的安定,让我们在遇到事情时才不会觉得不如死了算数。”
有晢法师表示,当一个人觉得自己的人生还有很多事未完成,当他面对死神时就会感到恐惧;但如果一个人觉得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心愿,就不会对死亡感到那么惧怕,反之后悔才是更可怕的事。
他解释,当亲人往生后,主事者因为要处理后事,当下不会释放自己的情绪。当一切结束后,过后的后悔才更灾难性,后悔种种来不及对死者要做的事,所以当一个面对丧亲之痛的人看起来很隐忍,情况才是更令人担心。
他表示,生与死就只是一口气的事,与其为了不知何时会死而担忧,不如把专注都放在生命期,有生必有死,好好的过每一天,好好安顿生活,完成一个不留遗憾的生命期。
“当然每个人的专注点都不同,佛法常说珍惜无常,活在当下,这道理大家都懂,但要做到却很难。我们无法做到没有遗憾,但可以把遗憾减低,让自己的日子过得好好的,然而这些事偏偏却是我们面对死神前会忽略的事。”
“尤其是华人,从小被灌输要爱别人。佛教也一样教人慈悲,要有菩萨爱。但在爱别人之前,我们要尝试以爱别人的方式爱自己,常常检视自己才会爱自己,而只有当爱得到满足时,才不会有遗憾。”

富贵集团慷慨捐赠百万善款予慈济 助力缅甸灾后重建
成立35年,富贵集团始终在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包括在2015年尼泊尔发生7.8级强震时共捐赠了超过1000万令吉善款作为赈灾以及灾后重建基金;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时捐赠总值800万令吉的医疗配备、物资、干粮和口罩等携手全民对抗疫情;今年初也捐赠50万令吉助力砂拉越水灾救援行动,提供所能之援。
全马首创AI告别式 富贵集团开启殡葬新时代
科技时代来临,大众不应被动的去接受科技,而是主动去尝试、探索和善用科技取得突破。富贵集团也表示,科技的存在,不是为了改变或取代传统仪式,而是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以科技传承文化,以创新延续情感。
离苦得乐,找到真正的幸福
二○一六年于台北大直创办「Dr. Lobsang洛桑预防医学集团」,独创「ACT自体生长因子疗法」,精擅「免疫细胞疗法」、「干细胞疗法」、「血液净化」、「慢性病调养」与「睡眠调理」。经常受邀于海内外各地传授整合东西方医疗体系的养生知识。
生死别离后,我该拿什么爱你? ——如何利益已亡故亲人
逝去,不是爱的终点。如何在无常中延续深情,真正利益已故亲人?这场生命教育分享会,将带你探讨爱的延续方式,让思念化作温暖的行动,让离别成为另一种深远的陪伴。
清明追思
事实上,扫墓是追思,并非追悔。转个念头,扫墓是透过先人来认识自己的存在,而且珍惜当下的想法和清明祭祖的文化也毫无冲突。后人与祖宗素未谋面却是血脉相连,唯有祭祖之时,才深刻感知自己从何而来,往何处去。
为何新坟必须在清明前完成拜祭?
第一是民间信仰,华人自古有「人死为鬼」的概念,早于佛道教就存在。不少人认为「早清」是阎王爷给予新鬼的优待,让他们可提早享用孝子贤孙们的祭品,而不需要和老鬼争。所以先祖的后人们可以提早拜祭,不用等到清明节。第二个意义,更为理性又不失人性化……
砂州水灾救援行动迫在眉睫, 富贵集团捐献马币五十万支援
丹斯里邝汉光的慷慨捐献不仅是金钱上的支持,更是对灾区人民深切的关怀与鼓励。张庆信部长对丹斯里邝汉光的捐款表示感谢,并呼吁更多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灾后援助,为水灾灾民筹 款,“每一份捐款、每一份志愿者的汗水,都是灾区重生的希望。我们携手同心,一定能帮助受灾群众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富贵集团新春送暖 传递行善积福美德
2019年,丹斯里一家因缘际会结识叁娘善心老人院,并深受拿督叶玉梅无私精神的感染,秉承“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精神,多次探访并捐款支持其发展,包括拨款62万令吉用作老人院念佛堂的收尾基金、200万的癌症自然疗法建筑基金等等,疫情期间拨出50万令吉作为老人院的水电费,现在依然每个月拨款5万令吉用作该院的水电费。
认识四道人生
换言之,四道人生的词典里不单单是「谢谢你」、「再见了」、「对不起」、「我爱你」,可以是千言万语,又或是片言只语。当说者有意,听者有心,四道人生会是日常生活中最健康、最天然的保健品:弥补原先破碎的关系,升华本就亲密的感情。
全马首个墓园挥春赛 富贵集团千人挥春获《大马纪录大全》认证
(士毛月12日讯)富贵集团于周日在士毛月富贵山庄世外桃源举办第5届《2025乙巳年千人挥春比赛》以迎接乙巳蛇年到来,这项年度盛事还荣获“马来西亚纪录大全”认可为全马首个在墓园举办的挥春比赛。千人挥春比赛从2018年举办,是该集团的年度重点活动之一。期间因疫情的原因停办3年,今年现场逾2000名参赛者、师长、家长及民众共同出席见证这份喜悦。富贵山庄中马区首席执行长(营销及市场)拿汀李姐䭲致开幕词时说:“这是富贵集团继去年9月《星际探月、中秋幻旅》亲子中秋盛会,创下“全马最大型墓园中秋盛会“后,再创下的一项全新纪录。”“这不只是我们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