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嫲的长命百岁
/黄爱玲 – 富贵关怀文化礼仪管理部
星期日晚11点半,是该就寝准备隔天上班的时间,接到了姐姐的简讯:“阿嫲身体很弱,心跳只剩44,大家做好准备。”当下,第一个蹦出的想法不是“希望阿嫲可以熬过这关”,而是“阿嫲终于可以离开了吗?我希望她走”。
阿嫲已经90几岁,约10年前开始身体健康就每况愈下。跟很多老人一样,不过是跌了一跤,动了一次手术,余生就只能在轮椅上渡过了。慢慢地,阿嫲不再需要坐轮椅,不是因为情况好转,而是她连坐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只能终日躺卧在床上。每日坐起的时间只有在洗澡和喂食的时候。

“皮包骨”过去对我而言只是一个夸张的形容词,尤其青春期流行的“瘦就是美”时尚,总是用来形容那些身形让人嫉妒的女生。曾经,“我也好想皮包骨哦”。直到,在阿嫲身上见证到真正的皮包骨。不要说脂肪,但凡能在阿嫲的身上摸到一丝肉的触感,都能勉强感受到她的生命仍在持续,然而这都是奢侈的。
还有“鸡皮鹤发”。鸡皮都比阿嫲的皮肤好。每次摸她,都感受不到正常人该有的体温。皱纹,松垮,没有弹性已经不是问题,还容易受伤,经不起稍微的挤压和碰撞。只要不留神,阿嫲的皮肤就会因为睡姿或自己抓痒而出现大片淤血甚至破皮溃烂的情况。
失禁,却又常因为营养摄取不足导致便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因为缺水缺营养的虚弱而需要到医院打点滴……然后又回到家里,继续躺在床上,不断轮回。
我不确定阿嫲是否意识到自己的状态,因为她几年前就失智了。所以照顾她变得更难。她不知道不吃不喝对自己不好,不知道大力抓痒会弄伤自己;或许知道,只是没有多余的心力去顾及。她已经不认得人,任何人的靠近都会让她觉得没有安全感,不止会拒绝照顾,还会对照顾者打骂。

我回了姐姐的简讯,第一次鼓起勇气说了真心话。姐姐没有正面回应,也没有反驳。有这想法的应该不止我,只是我是家里唯一敢指出房间里有一头大象的人。
不止我家人,相信很多照顾者都有同样的经验和感受。真话不能随便说,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背上不孝的罪名。中华传统最强调孝道,百善孝为先。但到底“孝”是什么?这个“孝”背后与社会结构和运行的关系又是什么呢?
“久病床前无孝子” 是在感叹多数的子女很难长期坚持对久病父母的照顾,所以,它真正的意思是“无论任何情况,子女都应该(必须)承担照顾父母的责任”。这是一块沉重大石,压在很多子孙的身上。有多少人敢理直气壮地对外宣称,他/她不想当这样的孝子/孝女?
在现今的时代语境下,这句话至少有三个层面的问题是需要注意的:一、对照顾者的道德绑架;二、把照顾责任外判于个体,忽视集体社会责任;三、对安宁疗护的缺乏认识。
在普遍照顾者是亲人的情况下,社会对于“亲情”的过度美化和期许,很多时候都会形成一种道德绑架。前几年在香港读书时,那里连续发生了几宗照顾者不堪长期压力杀死照顾对象的例子,包括了夫杀妻、子弑母、或父杀子的情况,加深了我对照顾者需求的关注。社会允许病床前的孝子/女有拒绝照顾的权利吗?哪怕照顾了,社会可以体谅他们也会疲累、有情绪吗?当年讨论是否把阿嫲安置在养老院时,爸爸第一个反应是“让人家知道我把妈妈送老人院会怎么看我?”多少子女在这个问题的考量上会先重视旁人观感多于父母和自己的实际需求?

社会普遍的善心会用在无家人的孤儿或老人身上,只要得知对方有家庭就会很常先质问“为什么家人没有照顾?”反映了社会的意识形态已经习惯性把照顾责任单一归诸于个别家庭身上。但我们都有缴税的义务,需要在社会/工作岗位上付出,共同维持社会的秩序运行。哪怕是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没有在“工作”的家庭主妇,也因为培育和照顾子女而为社会延续生命和提供人力资源。既然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部分,都需要对社会负责,那为什么社会却不需要对个人的晚年或病患负责?凭什么照顾的责任只由亲人承担呢?现有的政府组织或民间机构,在这方面的资源少得可怜。久病床前本来就不该“只有”孝子。
而且,久病床前也不该只有“照顾者”这个选项。不久前,我给大学老师的母亲和室友的姑姑主持了丧礼。老师在追思文中透露,母亲身前曾表示不希望自己在久病卧床的情况下离世;室友说姑姑得知自己癌症末期后,很快就决定放弃只会延续她痛苦的无效治疗。若不是阿嫲已失去沟通能力,我这几年最想问她的是“你想这样继续下去吗?”相较于无限轮回的抢救和苟延残喘,或许阿嫲更需要的是安宁疗护——在各种专业人士组成的团队协助下缓解末期老人或病患的各种不适症状,尽可能让他们在无痛、舒适、尊严的情况下回归「自然死」(allow natural death)的过程。暂且不论我国在安宁疗护资源的严重欠缺,在社会普遍认知不足的情况下,子女们要提出这个想法都要面对很大社会压力。
星期一上班的路上,妈妈发来简讯,说阿嫲情况稳定下来了。我没有因此松了一口气,反而更沉重了。我不要阿嫲长命百岁,只希望她可以舒服且有尊严地离开。
富贵关怀礼仪与文化管理部
钻研中华文化对马来西亚社会的影响与发展,着重于社会殡葬文化的始源,从古文化借鉴及演变;从而滋养富贵殡葬服务的发展、耕耘、深耕及拓展。
作者简介
黄爱玲,富贵关怀礼仪与文化管理部
台湾国立东华大学中文系硕士,多年写作与研究经验。现为报章专栏作者,长年于港台网路平台发表文章。
外婆的脚尾钱
外婆的脚尾钱 /张以靖 | 注册心理辅导员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把生死看成是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所谓“生死事大”,所以身后事总有很多繁文缛节,加上不同的籍贯、宗教、地方风俗等等不同的文化,形成了流传至今都还在应用的传统丧礼。而一些习俗和文化也随着时代与环境的转变而慢慢转变或消失,但丧礼主要让亡者安息与安抚生者的目的却是越来越深受现代人注重与关心。 谈及不同籍贯与宗教的丧礼,让我想起了一段往事。...
宠物殡葬:给它最后一点温暖
宠物殡葬:给它最后一点温暖相信大家都有饲养宠物的经历吧?宠物不仅是主人的贴心小可爱,更是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好伙伴、好朋友。它们常常会在不经意间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欢乐和感动,当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或是心情郁闷的时候,看到牠们,就能把心中的压力和不满都抛诸脑后了。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宠物的寿命相对于人来说是比较短的,所以我们养宠物时免不了必须经历与它们离别的那一段痛切心扉的时刻。宠物陪伴在身边多年,早就被主人视作亲人般对待,所以和我们身边挚爱离世的感受一样,很多人在爱宠离世时,都很难马上从失去宠物的悲伤中缓过来,经常会变得异常伤感且敏感,甚至看...
金顶之美
富贵(富宝)山庄唐城系列五 金顶之美金顶寺 唐城精华所在 如果说有那么一个金碧辉煌、耀眼夺目、叹为观止的金色寺庙,大家最先会想到哪里?是中国?是日本?还是国内其他著名古寺?如果告诉你,这个盛景出现在富贵(富宝)山庄,你会难以置信?还是想前来一探究竟?...
外婆教會我們的事
外婆教會我們的事...
水乡之美
富贵(富宝)山庄唐城系列四 水乡之美园林水乡 圣莲湖畔 30尺宏伟阿弥陀佛庇佑众生 园林水乡依山林而建,面向唐城骨灰殿及金顶寺,绿荫恬静,所处地段属风水好地,以“自然融和“为主轴概念,采用翠绿、碧湖、石雕、清风的设计风格,拼凑出祥和宁静的氛围。圣莲湖畔矗立一座高30尺宏伟壮观阿弥陀佛圣像,神圣而庄严,仿若无量无边的光明照耀着唐城,处处体现出“佛祖庇佑众生”的意念。新中式园林水乡 享受静谧之美...
传承之美
富贵(富宝)山庄唐城系列三 传承之美大师神级作品 唐朝盛世再现 唐城是顶级建筑的极致表现。 赵瑞荣和赵礼伟,这一对赫赫有名的建筑界大师,是富贵(富宝)山庄唐城的幕后功臣。 他们今年首次参加意大利A'Design Award设计大奖,因独特设计风格获评审赞赏而荣获银奖...
你好吗?
你好吗? / 注册心理辅导员 张以靖 天亮了,缓缓起身,拉开窗帘,感觉阳光的温暖,今天又是新的一天。泡了一杯茶,坐在电脑面前,随手拿起手机,看看信息,在社交媒体发布的各种讯息与新闻,一早就轰入了还在准备启动的大脑。偶尔看到令人不解的新闻会感到无奈,看到令人心痛的报导会感到难过,看到令人振奋的消息会感到开心,一早的心情随着不同的事件起起落落。深呼吸一大口气,回到当下,准备进入工作模式,开启新的一天。 这是目前我在疫情下的工作日常,那你的呢?你好吗?...
殡葬司仪扮演的角色
殯葬司儀扮演的角色 /Frankie丘銘澤富貴關懷殯葬禮儀部奠禮主持三十年來,富貴集團秉持著傳承各籍貫和宗教的奠禮禮俗以及發揚中華文化孝道的原則,已經莊嚴並圓滿了數不盡的殯葬儀式。而富貴的殯葬司儀團隊,則必須履行公司的這個大原則,引導孝眷,以各自信奉的宗教配合其籍貫的禮俗,讓他們往生的至親得以安息。...
生命之美
富贵(富宝)山庄唐城系列二 生命之美贵在坚持 31年的传统突破、31年的信念坚持、31年的披荆斩棘,一路过关斩将,一路坚韧不拔,成就了今时今日的富贵集团。富贵集团以“尊重生命”为关怀起点,在保留文化传承之际,也将充满忌讳的殡葬业,转变成生命关怀的服务,为往生者建构最向往的人生后花园,以用心致匠心,为殡葬业赋予生命之美。...
唐城之美
富贵(富宝)山庄唐城系列一 唐城之美唐城由经验丰富的设计团队倾力打造,设计师以专业角度缜密思虑,层层把关构思、格局、细节,再融入环境、人文及文化背景,发挥唐城力与美的优势,赋予古建筑全新气息与生命力。唐城之美 霹雳之冠 唐朝是中国最鼎盛、最繁荣的朝代。唐朝建筑艺术源远流长,独有的古建筑诠释着各自的特色,它们或精致,或奢华,或优美,或朴实,每一种美都独具魅力和韵味。 富贵(富宝)山庄唐城,是“看得见”的大唐盛世,从屋顶、墙面、柱梁、台阶至大门,皆完美重现唐代的富足兴盛。...